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782933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3章末综合测评2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章末综合测评(二)区域可持续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读黄河三角洲钓口地区19862004年海岸线变化图,影响图示地区海岸线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12720054】A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B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C河流流量大减D人为破坏大堤【解析】海岸线明显后退,说明泥沙淤积数量减少。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所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影响该地海岸线变迁。【答案】B一张卫星照片清晰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千米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了湖泊群,专家表示这是青海湖生态恶化的突出表现。据此完成23题。2与青海湖面

2、积变小,基本无关的因素是()A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B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C由土地垦殖,导致围湖造田和引水灌溉D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3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的是()实施湿地保护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工程ABCD【解析】第2题,近年来,气候剧变、人类活动频繁、环湖区草场退化等造成青海湖生态破坏,湿地减少。但围湖造田和引水灌溉并不是本地区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第3题,针对青海湖生态恶化的原因,可以判断这些措施都可以保护其生态,有效治理湖泊萎缩。【答案】2.C3.D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

3、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45题。4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是()A不能满足用电需求的增长B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改善大气环境质量D不易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5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A发展微电子工业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C发展畜牧业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解析】第4题,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可以基本满足珠江三角洲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但还不能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水电梯级开发后河流中泥沙减少,容易使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的现象。第5题,流域综合开发

4、的内容很广泛,但目前红水河流域技术力量还比较薄弱,不适合发展微电子工业;发展畜牧业明显错误;另外,甜菜属于温带作物,不适合在南方种植。【答案】4.C5.B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回答67题。6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A三江平原B塔里木盆地C雅鲁藏布江谷地D江南丘陵7该生产模式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ABCD【解析】第6题,江南丘陵年均温较高,有利于

5、蚯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有利于沼气发酵,多样的地形也有利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第7题,该生产模式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等;保护生态环境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生产模式虽然能增加就业机会,但能否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和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方可判断。【答案】6.D7.B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50年代后,该区工业开始衰退,经过鲁尔区一系列的整治,经济重新走向繁荣,现已成为一个社会经济结构协调、环境优美的地区。回答89题。8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煤铁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充沛市场广阔

6、交通运输便利ABCD9鲁尔区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有()【导学号:12720055】增加煤炭、钢铁企业数量钢铁工业布局向东部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科技,美化环境ABCD【解析】第8题,鲁尔区是在煤炭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区,但该区内铁矿资源和水能资源并不丰富。第9题,鲁尔区整治过程中合并了许多煤炭、钢铁企业,使其数量减少;钢铁工业往西靠近海港布局。【答案】8.B9.D在广州举行的“珠三角地理经济结构变化研讨会”上,不少区域经济学专家认为,珠三角经济地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年累积的高速工业化、城市化正在推动该区域进入“超级城市体”时代。据此完成1011题。10多年累积的高速工业化对珠江三

7、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播ABCD11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注意的问题有()占用大量耕地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镇和工业密度过低ABCD【解析】高速工业化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涌入,包括很多农村人口,同时改变了农村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环境问题也相继出现,因此,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答案】10.D11.D二、综合题(共56分)1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

8、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1)结合下图,描述石羊河的径流特点,并分析该径流特点的形成原因。(8分)(2)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6分)(3)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6分)(4)结合下图,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6分)石羊河流域用水结构图【解析】第(1)题,根据柱状图很容易总结出石羊河的径流特点。 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冰雪融水为石羊河的主要补给形式,而冰雪融水数量的多少受气温高低的制约。第(2)题,河流水量的减少要从自然和

9、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考虑:自然原因与气候变暖有关,人为原因与流域内用水量增加有关。第(3)题,由于河水被过度利用,河流断流,湖泊干涸,自然植被数量减少;下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盐碱化加重。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石羊河流域的最主要用水方式为农田灌溉,要解决该流域的水资源问题就要减少农田灌溉的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答案】(1)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最小。石羊河地处西北地区,降水较少,其主要补给形式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很小,因而径流量小。(2)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冰川萎缩,冰雪融水

10、量减少。人为原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流域内用水量快速增加。(3)湖泊萎缩、干涸,天然植被枯萎、死亡,土地沙漠化、盐渍化进程加快;(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矿化度上升。(4)压缩高耗水农作物播种面积,实行退耕还草工程,大面积推行滴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节水、高效农业。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30分)材料一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的发展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该地区位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接壤处,煤炭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全国性能源基地。从国家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充分利用该区优越的地理区位(该区与周边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有铁路干线相连,具有优越的全方

11、位辐射条件)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尽快建设大型能源基地,在神府、东胜、准格尔旗三大煤区形成近亿吨的规模,是关系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决策。材料二由于该区具有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劣等弱点,大型能源基地建设将会带来一系列新的矛盾,主要是基地建设与水资源的矛盾,基地建设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等。(1)下列关于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A气候温和湿润B位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接壤地区C地形平坦、完整、开阔D自然条件优越(2)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资源是_资源,本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工业。(4分)(3)由材

12、料分析,该区域建设我国大型能源基地的优越区位条件是什么?(6分)(4)该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哪些?(8分) (5)简述该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10分)【解析】晋陕蒙乌金三角地区位于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省区接壤处,气候干旱,地形条件恶劣,自然条件差,生态脆弱,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资源深加工和环境保护。【答案】(1)B(2)煤炭能源(3)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质量较好,容易开采;与周边经济发达或较发达地区有铁路干线相连,交通便利;本区位置适中,具有优越的全方位辐射条件。(4)气候干燥,水资源短缺;地形条件恶劣,缺乏良好的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5)重点发展采煤工业、并以外销为目的,要加速铁路建设,完善已建成的铁路线,提高运输能力。有控制地高速发展,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一个最优发展规模和速度。不宜多发展二次加工工业。由于本区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劣,区内二次加工工业应尽可能少建。重点地区优先发展。由于采煤工业是耗水工业,它的布局还要考虑水资源的分布,目前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应选择在靠近黄河的地方。限制发展乡镇煤矿。要限制小煤窑的发展,确保国家重点工程的正常生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注意保护环境,在采煤工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还要重视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复垦、植被再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