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月”的意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3778514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月”的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文“月”的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文“月”的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文“月”的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文“月”的意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文“月”的意象月,是自然界的一道绚丽风景。古往今来,多愁善感的诗人, 不仅用月传递着大千世界的趣味,也用月传递着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 月亮或偶然或必然的变化与诗人亦喜亦悲的感情相辉映,于是,心境 各异的诗人随心所欲地把月亮雕镂,并装饰了自己的诗章。唐代大诗人李白同“月”是最有缘的。皎洁的月亮在李白的心中 是理想的化身,是光明的寄托,是可以相期相伴的友人。初别蜀地, 仗剑漫游,诗人眼中江月的景象也分外瑰丽美妙:“月下飞天镜,云 生结海楼。”但现实却让怀才不遇的诗人一腔苦闷,于酣饮之际,他 以“上天揽月”这一飞动健举的形象,高吟出慷慨志趣:“俱怀逸兴 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月亮在诗人那里有情

2、有意,月下独酌时, 他引明月为知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闻朋友被贬,他托明 月寄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放歌月起舞, 诗人徘徊月沧桑。相看两不厌,月亮与太白。最雄浑苍茫的“月”当属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妇,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 和幻念,跨越时空,千里相共。边塞诗的创作离不开“明月”与“(边) 关”的塑造。但只有盛唐时期的诗人,才赋予了边塞诗更为博大阔远、 浑融丰腴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王昌龄一着笔, 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 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便已渲染出孤寂、

3、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 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这幅 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赋予万里边关悠久的历史感。月 作为一种意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月在此,成了 跨越时空的见证人。最伤感的“月”非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 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莫属。三春花开,中秋月圆,这些 本来都是人间美景,可在李煜这位亡国词人的眼里,这些美景就全然 不同。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诗人身居囚 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只能在 “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将美景与悲情融为一体,用明月倾泻 出蕴

4、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凝成千古绝唱。最寂寞的“月”是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那零落的啼叫,该是月亮的呻吟,霜一般地纷纷飘落,所有这些都触 发着诗人远游的孤独、思乡的愁绪。落榜的失意,使他不能入睡,几 许清泪濡湿了他的满怀愁绪,只可惜秋凉水瘦,纵然能载动水中之月, 却载不动诗人的伤心欲绝。一弯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 诗人越发感到凄凉难耐;突然,悠然的钟声划破了午夜的宁静,他被 点点的渔火震撼了,提笔疾书枫桥夜泊。一个落魄的天才,就这 样在秋夜里成就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一阕感伤!而最洒脱的“月”莫过于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中秋之夜,大醉之中,他望着 那团圆的明月,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样,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 虽然他和弟弟子由远隔千里,但只要亲人长久健在,也可以通过普照 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起来,并遥祝天下饱受 离别之苦的亲人、友人、恋人可以身心无恙,共赏月光,真可谓:惟 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 字就是一座丰碑!自然界中的月,在诗人的笔下浅吟低唱,构成了绚丽多彩的“月 亮文化”。诗人不绝于耳的吟哦把月之夜唱成千年不渝的思念,万年 不变的团圆,温暖着一个个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的心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