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08年自考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774305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08年自考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湖北08年自考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湖北08年自考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湖北08年自考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湖北08年自考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08年自考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08年自考普通昆虫学考试大纲(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普通昆虫学课程代码:5127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普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农药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专门阐明有关昆虫生命活动各种规律,并研究加以利用与防治的科学。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昆虫的一般形态结构、变异特点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昆虫生物学特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昆虫各器官的构造及其生理代谢过程和生理机制;掌握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昆虫分类系统及其各目之间的亲缘关系,正确识别各目和与农作物关系密切的十大目及其主要科的形态特征,为防治害虫、利用益虫及为昆虫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

2、的关系本课程是本专业中的主干课程之一,学习本课程的先期课程有植物学、生物化学,其后续课程有农业昆虫学、植物害虫检疫学、植物化学保护、城市昆虫学、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等。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 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昆虫纲的特征、起源及其与人类以及其他节肢动物的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节肢动物门的分类;昆虫纲的基本特征;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重点)识记:节肢动物;昆虫。理解:昆虫的起源与进化;昆虫昌盛的原因;昆虫发生的特点。应用:昆虫对人类的影响;普通昆虫学包含的学科及其研究的内容。(二)中国昆虫学发展简史;昆虫学的分支学科。(次重点)识记:农业昆虫学;文化昆虫学

3、;技术昆虫学。理解:昆虫的为害表现;昆虫对人类的有益贡献。(三)昆虫纲在动物界的地位;昆虫与其他节肢动物的区别。(一般)理解:昆虫的近亲远邻动物。第一章 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昆虫体躯的构造,昆虫体躯的分节方式,附肢的构造及其与胸足的同源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体躯的分节方式;昆虫的附肢同源关系。(重点)识记:初生分节;后生分节。理解:昆虫附肢的同源关系。应用:昆虫体躯构造进化性的表现。(二)体节;附肢的基本构造。(次重点)识记:体节;附肢。理解:附肢与附器的区别。(三)昆虫的体型、体向和体段。(一般)理解:昆虫各体段的功能。第二章 昆虫的头部一

4、、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昆虫头壳的构造特点,掌握昆虫几种主要口器的基本构造和变异特点、为害症状及其与药剂防治的关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的口器。(重点)识记:喙。理解:咀嚼式口器附肢的同源关系;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构造的异同点。应用:学习昆虫口器类型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昆虫的触角和复眼。(次重点)理解: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及其变异的主要类型;日出型、夜出型复眼构造及成像原理。应用:了解昆虫触角类型和功能在实践上的意义。(三)昆虫头部的分节;昆虫头壳的构造;昆虫的头式。(一般)识记:沟;缝。理解:组成昆虫头部的分节学说;头壳的分区。应用:了解昆虫头式变化的意义。第三章

5、 昆虫的胸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昆虫胸部、翅、足的基本构造和变异特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翅的起源;翅脉和脉序。(重点)识记:翅脉;脉相。理解:昆虫翅的起源;翅的发育两种不同形式。应用:绝大多数昆虫的脉序与假想脉序相比发生的变化及其表达。(二)昆虫胸部背板;胸足的构造及类型。(次重点)识记:具翅胸节;基节窝。理解:昆虫胸足的形状和构造发生变化的原因。应用:采蜜、地下、水生昆虫的足适应各自生活方式的构造特点。(三)翅的变异;翅的连锁。(一般)识记:鳞翅;缨翅;平衡棒。理解:昆虫翅连锁的意义和类型。第四章 昆虫的腹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昆虫腹部的附肢和附器

6、,掌握雌雄外生殖器的构造和变化。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腹部的构造;昆虫的外生殖器。(重点)识记:生殖肢;生殖节;臀节;肛上板。理解:昆虫的腹部与胸部在构造上的异同点。应用:雌性昆虫产卵器的构造、形状因功能而异的适应现象。(二)昆虫纲昆虫腹部附肢。(次重点)识记:趾钩;臀足。理解:昆虫纲全变态昆虫腹部附肢的类型。(三)原尾纲、弹尾纲昆虫腹部附肢。(一般)理解:原尾纲、弹尾纲昆虫腹部附肢的名称及着生位置。第五章 昆虫的生殖方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类群昆虫的不同生殖方式。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重点)识记:两性生殖;孤雌生殖。理解:孤雌生殖的

7、几种类型。应用:昆虫孤雌生殖的生物学意义。(二)多胚生殖和胎生。(次重点)识记:多胚生殖;卵胎生。理解:多胚生殖发生于昆虫中的种类及其原因;昆虫的卵胎生与高等动物的胎生的异同点。(三)幼体生殖。(一般)识记:幼体生殖。理解:幼体生殖的意义。第六章 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昆虫卵的构造特点,掌握昆虫胚胎发育全过程。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的胚胎发育。(重点)识记:卵期;胚胎发育;原足期;多足期;寡足期;胚动。理解:卵生昆虫胚胎发育的几个阶段。应用:了解昆虫胚胎发育过程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二)卵的类型和产卵方式。(次重点)理解:常见昆虫卵的形状;了解昆虫卵的

8、形状和产卵方式的实践意义。(三)昆虫卵的构造。(一般)理解:昆虫卵的基本构造。第七章 昆虫的胚后发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昆虫胚后发育各时期;掌握昆虫变态及其类型。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重点)识记:变态。理解:昆虫变态五大类型的各自特点。应用:昆虫纲中全变态的昆虫种类占80%以上的主要原因。(二)昆虫的幼虫期。(次重点)识记:幼虫期;蜕皮;龄期;生长蜕皮;变态蜕皮;生态蜕皮。理解:全变态昆虫的幼虫形态的4种类型。(三)昆虫的蛹期。(一般)识记:化蛹;预蛹;蛹期。理解:全变态昆虫的蛹三种类型的外形特征。应用:昆虫具有蛹期的生物学意义。第八章 昆虫生物学

9、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成虫的雌雄二型及多型现象。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雌雄二型和多型现象。(重点)识记:性二型现象;多型现象。理解:造成昆虫性二型和多型现象的主要原因。应用:了解和掌握昆虫性二型和多型现象的重要意义。(二)性成熟和生殖力。(次重点)识记:补充营养;产卵前期;产卵期。理解:具有补充营养习性昆虫的益、害性。(三)羽化。(一般)识记:羽化;成虫期。理解:全变态类昆虫的羽化过程。第九章 昆虫的生活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昆虫的世代、休眠和滞育。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的生活史。(重点)识记:生活史;年生活史。理解:年生活史的世代交替现象。应

10、用:研究害虫年生活史的重要意义。(二)休眠和滞育。(次重点)识记:休眠;滞育。理解:引起和解除滞育的条件。(三)昆虫的世代。(一般)识记:世代;世代历期。理解:多数昆虫的寿命比其生命周期长的原因。第十章 昆虫的基本行为模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昆虫行为的方式、种类和昆虫生物钟。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的定向行为。(重点)识记:昆虫定向;趋光性;趋化性。理解:昆虫定向行为的生物学意义。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对害虫开展灯光诱杀、食饵诱杀的理论依据。(二)昆虫的行为周期性与昆虫钟。(次重点)识记:外生性节律;内生性节律;昆虫钟。理解:不同种类昆虫行为周期性活动的时间节律性

11、。应用:昆虫钟对昆虫的定向和定位活动所起着的重要作用。(三)昆虫的学习行为。(一般)理解:昆虫学习行为的意义和具有的特征。第十一章 昆虫的食性与觅食行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昆虫的觅食行为,掌握昆虫的食性。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的食性。(重点)识记:单食性;寡食性;多食性;杂食性。理解:昆虫食性相对稳定性的原因。应用:了解昆虫的食性对指导昆虫人工饲料研制的意义。(二)昆虫的觅食行为。(次重点)理解:决定昆虫觅食的最主要因素及步骤。第十二章 昆虫的群集和转移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昆虫的群集性,掌握昆虫的转移习性。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的转移。(

12、重点)识记:迁飞;扩散;迁移;携播。理解:昆虫转移行为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二)昆虫的群集。(次重点)识记:会集;聚集;临时性群集;永久性群集。理解:昆虫群集的控制因素。第十三章 昆虫的生殖行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昆虫的两性聚集、求偶与交尾和产卵行为。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昆虫的求偶与交尾。(重点)识记:求偶;交尾。理解:昆虫选型交配与非选型交配的区别;非选型交配的遗传作用。(二)昆虫的产卵行为。(次重点)理解:昆虫多种多样的产卵方式的原因及其意义。(三)昆虫的两性聚集。(一般)理解:昆虫婚飞行为的作用;昆虫完成生殖行为的过程。第十四章 昆虫的信息交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和掌握昆虫通讯交流的方式。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化学通讯。(重点)识记:化学通讯。理解:昆虫的化学通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二)视觉通讯。(次重点)理解:昆虫的视觉主要通讯方式及其表现特点。(三)其他通讯交流方式。(一般)理解:昆虫的听觉通讯、触角通讯及种间通讯的各自作用。第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