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合生教授: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767087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合生教授: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任合生教授: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任合生教授: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任合生教授: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任合生教授: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任合生教授: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合生教授: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人文性”的知识层面以三篇教案的分析为例任合生摘要知识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高中语文人文性的主要内容之一。狭隘地理解人文性导致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案或教学设计中把知识性排除在人文性之外,变相地把正确的道德情感等同于人文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他们忽视在体现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特征方面课文本身传递的知识性内容的重要作用。关键词 人文性 知识性 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同时,标准还指出: 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界普遍认为,前两个维度是工具性的一面,

2、而后一个维度则是人文性的一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语文的工具性即是求真,而人文性则是求善、求美。这种观点中的人文显然是“狭义的人文”,即把人文视为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视为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而狭义的人文性实际上就是先进思想或先进的价值观的代名词。然而,笔者认为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仅仅理解为求善、求美是有局限性的,它有可能(实际上已然如此)使中学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上成工具加思想教育课,还可能使我们在面对诸如说明文之类的课文中的人文性问题时无所适从。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人文性或许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广义的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包括礼乐教化、各种文化现象、人世间事、习

3、俗与人情等四个层面。其中既包括思想道德、情感态度,也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基于这个基本观点,笔者认为,人文性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面:知识层面,思想道德层面、人格和情感层面,审美层面。对人文性的后三个层面,高中语文教学界在理论上形成了较高程度的共识,在教学实践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共识。相对而言,人文性的知识层面在一定程度上被轻视或误读。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这个角度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问题。知识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之一。语文学科的知识性既体现在语言、文字方面,也体现在文化方面。高中语文教材,是传递文化的有力载体,关注人类文化

4、的历史和现状,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其应有之义。高中语文教材汇聚着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其中既有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如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也有通讯报道、演说词、科普小品等课文。它如同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到政治、历史、社会风俗、科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美学等诸多领域。比如过秦论(人教版必修三)蕴含着中国封建社会精辟的政治知识,廉颇蔺相如列传(人教版必修四)传递了战国时代生动而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人是能够思想的芦苇(人教版必修四)是一篇人学知识的佳作,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人教版必修四)传播了深刻而又实践意义的心理学知识,谈美(人教版必修四)是普及美学知识范本,一名物理学家的

5、教育历程(人教版必修三)涉及了颇有教益的教育知识,宇宙的边疆(人教版必修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普及了深奥的宇宙知识,动物游戏之谜(人教版必修三)向读者普及了有趣的生物知识、中国建筑的特征(人教版必修五)是中国传统建筑知识的启蒙读物。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必修二)则是一篇展示人情世故和处事方式的读本。高中语文丰富多彩的内容,内在地决定了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阅读、讲解、分析、讨论、作业等手段使学生获得大量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获得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乃至社会知识。学生在汲取知识营养的过程中,视野逐渐开阔,理性精神逐渐得到提升;想象力不断得到提高;创造力日益增强;对生活的认识逐渐

6、加深;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中,健康的心理和情感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逐步建立起来。因此,无论从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出发,还是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出发,高中语文课的人文性都必须包括知识性目标。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则应该从高中语文的整体性出发来理解和贯彻,而不应该无视课文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机械化的把它设定为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然而,我们发现,许多高中语文老师的教案显示,忽视课文内容的知识性、生硬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强加于某篇课文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以下是我们搜集的几篇比较典型的教学设计或教案:例1动物游戏之谜教学设计一、知识教育目标 1理清课文结

7、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注意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课文结构及说明顺序。 2培养筛选信息,提取要点及概括叙述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2领悟文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2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二、能力培养目标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

8、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四、美育渗透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例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2了解本文通过一个人物的行踪、见闻,按时间顺序描写环境和介绍人物的方法。 3学习通过人物的出场、肖像、语言、举止、心理的描写塑造人物的性格,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课文,仔细咀嚼、品味、揣摩语言,欣赏小说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含蓄之美,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品读揭示人物性格的语言,得到一种感性认识。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典型的例句,

9、理解选文中一些词语古今词义的不同,如便宜、态度、形容、可怜等。 3本文人物各不相同的出场,反映出人物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学生通过讨论强化认识,掌握作者构思的独具匠心。品读课文精彩选段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调动多种形式与手法写人生百态的妙处。 4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小说名著,有其丰厚的、深刻的意蕴,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研究讨论,各抒己见,通过教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5探究活动,运用对比法比较人物不同的出场,不同的“哭”与“笑”,以及不同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口头语言组织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

10、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 2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 上文列举的三份教案(或教学设计)虽然涉及的体裁、题材各有不同,但把课文内容的知识性排除在教学目标之外、无视课文自身的特点生硬或牵强地设定思想教育目标却是共同的。例1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的主体内容是向社会大众普及动物游戏的知识。在课文中,作者不但说明了动物游戏的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单独游戏、战斗游戏、操纵事物的游戏及其特征,而且介绍了学界有关动物游戏目的的三种假设:“游戏是生活的演习”,游戏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行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进而告诉人们动物游戏尚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人们

11、做更加深入的研究。讲授和学习这篇以普及动物游戏这一科学知识为主的课文,掌握动物游戏的三种最基本的类型和学界有关动物游戏目的的三种假设无疑应该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另一个教学目标当然是学习、掌握科普说明文的特点和方法。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例1设定的德育渗透目标显然因脱离课文实际而显得牵强附会。如果偏要说这篇课文对学生的思想影响,那也只能在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方面深入挖掘。可是,例1教学设计仅仅把定“理清课文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说明文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 ”设定为知识教育目标,这明显只强调了工具性,忽略了人文性。

12、例2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说明文,它以概括和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风格为主要内容。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一)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二)概括和说明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即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色彩,大胆使用朱红和彩绘成为中国建筑鲜明的特色;(三)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四)强调了解自己民

13、族的建筑风格的重要意义,即只有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这篇课文的主体内容告诉我们,普及中国建筑的特征和风格方面的基础知识应该是体现这篇课文教学的“人文性”的核心内容,其次则是中国建筑的文化传承和提高中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而后两个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之上。不熟悉中国建筑的特征和风格,文化传承和提高审美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教案或教学设计中,语文老师必须把掌握中国建筑的特征和风格的基础知识明确列为教学目标,只有这样,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人文性”才能够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这一课的主要收获才不会狭隘地局限于课文的结构和说明文的写

14、作方法;语文教师才不会不切实际地要求“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更不会空洞地要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对学生来说,学习这篇课文后,有的人或许从此爱上了我国传统的建筑艺术,立志成为它的传承人;有的人或许虽然喜爱它,但却更喜爱现代风格的建筑艺术;更多的人或许仅仅普及了一次中国传统建筑的知识。用“人文性”的目标来衡量,我们认为,学习这一课的目的都达到了。例3林黛玉进贾府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第五回。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初到贾府的林黛玉一天的活动,描写贾府的富贵和排场,呈现封建贵族大家庭繁缛的礼仪和生活习俗,交代贾家内部亲疏贵贱的人物关系,初步刻画林黛玉、

15、王熙凤、贾宝玉、贾母等人物的思想性格。红楼梦博大精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它既有非常丰富的知识性,也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深刻的思想性。林黛玉进贾府仅仅是它的冰山一角。讲解这篇课文固然不能脱离整部小说的内容,但是,忠实于课文的文本本身提供的信息却是研读课文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承担这篇课文教学任务的语文老师应该明确:我们不是讲红楼梦,而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红楼梦的一个片段林黛玉进贾府。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讲解红楼梦时必须重点讲授的问题诸如红楼梦的主题、宝黛爱情、社会批判、政治、封建大家族的兴衰、叛逆、因果报应等等硬塞到课文的讲解中。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例3教案中确定的三维目标存在明显的偏差。在这份教案中,知识目标仅为“简介中国小说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又被“拓展”为“培养细心阅读的习惯,从小说等文学艺术形式中发现生活的真谛,求真求美,摒弃虚假的生活”“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百态”。这显然脱离了课文的实际,忽略了课文本身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人文信息。笔者认为,林黛玉进贾府的人文性既体现在贾府的环境描写中,也蕴含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里的人际关系、人情世故和处事方式中。例如开头写贾府的“兽头大门”,门前的“两个大石狮子”,正门匾上的“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无一不在显示着贾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