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盘县民主镇中学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汇总总结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766661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盘县民主镇中学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汇总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州省盘县民主镇中学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汇总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州省盘县民主镇中学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汇总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贵州省盘县民主镇中学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汇总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贵州省盘县民主镇中学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汇总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盘县民主镇中学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汇总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盘县民主镇中学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汇总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知识汇总总结 一、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事理说明文),目的是给人以知识的一种文体。 二、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三、说明文的分类 1、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2、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 四、把

2、握说明对象和特征 1、 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 一篇说明文仅仅明确了说明对象是不够的,要进一步理解说明文的内容。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所在。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地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等。要把握 2、空间顺序 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 3

3、、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等,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六、 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有三种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七、领会“十大”说明方法 巧记方法:分列作下举,打摹作图引。 1、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

4、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作用:有条理地说清楚事物或事理。 2、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3、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 4、下定义:用简明扼要的话对被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做周全、周密地规定地说明。它用一种基本固定的判断句式。揭示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属性。 作

5、用: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能够科学、严密和简明地揭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使说明对象更加严密。 5、举例子:举出实物来说明事物。作用:形象地说明事物,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 6、打比方: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事物作形象的说明。 作用: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7、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作用: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8、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 9、画图表:运用直观的示意图和表格等形式,说明事物和事理的一种说明方法。作用:能够直观、形象地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理,给人以清晰的认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10、引资料:引用有

6、关资料、故事、名言、诗词、俗语等,来充实说明的内容或作为说明的依据。作用:能使文章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也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注: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 八、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

7、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准确,用最恰当的词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表达出来。 2、简明,简练明晰、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 3、周(严)密,说明的语言要做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 要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了解遣词造句是怎样说明事物的特点的。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可从以下三点入手: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 (2)、重视具有修饰性功能的词语表意的准确性。 (3)、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 九、说明文考题及答题技巧 1、考察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

8、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考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考察说明顺序。 常见题型:对某些段落或语句的顺序是否能调换。 4、辨别说明方法及作用。 不但要考查考生辨别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而且还要指出具体说明方法的作用。见上面说明方法部分。5、考察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的把握。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

9、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答:不可以。原词的意思或内容。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换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表态)删还是不删。定性分析。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答: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

10、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6、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答:说明了;介绍。(解题方法,先找中心句然后结合语段中对说明特征的概括,进行认真提炼。) 7、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1)、理解说明文结构:事物说明文一般用总分式的结构(包括总-分式、分-总式和总-分-总式)。(2)、事理说明文一般用递进式结构。(3)、阅读中“分”是如何组合的,是并列还是递进,若是并列关系,分清是总分关系,分总关系,还是总分总关系。若是递进关系要分析各层是按逻辑顺序中的哪一种逐层深入的。8、划分段落层次。 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内容的归纳,或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 9、从文章中进行拓展延伸,

11、阅读式的题型。考查观点的提炼,相同点或不同点的准确捕捉,以及链接材料带来的启示,感触等。10、给出与文中相同的链条,找出探究结果,找共同点。考查用文中的知识解释材料中的问题。 11、考查发散创新的能力。 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 注意:这种题考查的是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对生活的关

12、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但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1、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2、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3、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指导 一、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1、把握说明对象,分清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 2、为了说明事物特征或说明事理,需要采用恰当的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分类别

13、: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2)、下定义: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3)、作比较,用人们熟知的,与所要说明的事物作比较,从而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4)、举例子:可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5)、打比方:可达到形象地说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数字:可以准确地说明事物。 (7)、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地理解被说明的事物。 (8)、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9)、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10)、作诠释:能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特点或特性。 3、说明要有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

14、、说明文的阅读还要注意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5、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准确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矛盾。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 。考点要求1、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2、说明方法的判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引资料、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 3、说明顺序的辨析。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

15、、文章或段落中的层次。 5、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常见题型有如下两种(1)、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词好在哪里;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2)、分析、体会语言。说明文中文句的理解与品味主要有两种题型。请找出一句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的句子来分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答题时语言要规范。 “”词好在哪里?答:用了“”词,准确、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分析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的词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来答,不能,用“”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