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乌 托 邦.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765874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与乌 托 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与乌 托 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与乌 托 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与乌 托 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与乌 托 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与乌 托 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与乌 托 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 国 与 乌 托 邦 很早已经听说了“乌托邦”,“乌托邦取自希腊文“没有”和“地方”,构成一个新词,意为乌有之乡,代表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乌托邦”一词最为世人所熟知还是源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莫尔的代表作乌托邦一书,在书中“乌托邦”是正义与平等、自由、友爱、幸福、民主的代名词。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构建一种美好的平等富裕的社会生活的殷切期望,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对我的学习以及我对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解产生了深刻的启迪。 莫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鼻祖,英国杰出的人道主义学者、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其主要著作是乌托邦和查理三世史。莫尔生活的时代正是西欧封建社会向资

2、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代,农奴制的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更快,社会问题也更加突出。在这种社会变革面前,人们期望能够出现一种美好的平等富裕的社会生活,于是,以莫尔的乌托邦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而基斯-鲁卡斯认为,人道主义是和实证主义、乌托邦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共同构成所谓的“人道主义实证主义乌托邦”信仰体系,成为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托马斯.莫尔出身富裕家庭,喜好哲学(或是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莫尔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即使是罪犯也表现出宽容,他并没有像别的律师法官一味指责罪犯的道德品行,绝大多数人是迫于生计才挺尔走险

3、,从社会制度来看待犯罪问题。莫尔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根源,而使英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贫困问题主要有频繁的战争、大量不劳而获者的存在、圈地运动使大批人口失去土地从而失去生活来源三方面的原因。基于此莫尔提出了他认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给以谋生之道,使任何人不至于冒始而盗窃继而被处死的危险、通过法律恢复被圈占的土地,使得失去土地的人口重新回到土地上从事耕作、空值囤积居奇、少养活好吃懒做者。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提出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为这位出身贵族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披上了一层高尚的光环,而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离婚及其暴政而宁死不屈最

4、终被下狱外死,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生命的品格令世人敬重,而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措施也为西方国家发展近代社会福利提供了思想基础。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通过拉斐尔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我很欣赏拉斐尔的人格,他学识渊博周游世界阅历丰富,完全能够像莫尔和其他人所劝说的通过向国王献策谋取高位享受荣华富贵,自从拉斐尔游历乌托邦后就觉得它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国家制度,他深知这一制度很难获得其他各国国王的赞同实行,拉斐尔选择即使实行不了也不降低理想以迎合国王,他为了自由甘于平淡。乌托邦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盛产黄金珠宝,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实行精英政治哲学家治国;岛上人人都得参

5、加劳动官员可以免除这一义务,但很多官员都会放弃这一特权,因为劳动对他们就是一种娱乐,每人每天只要工作六个小时就足以丰衣足食,而别的国家之所以整天工作还吃不饱穿不暧是因为要养活很多不干活的人如贵族富豪及其仆役,还有为他们提供娱乐的人。 乌托邦是共产主义国家,没有货币甚至连交易都没有,需要东西直接到仓库去拿,人们鄙视金银只有奴隶罪犯才穿金戴银(他们的镣铐是金子做的),珠宝是小孩的玩具,大人要是戴珠宝就会遭到耻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却保护别国商人的私有财产,因为他们知道金钱对他们没有意义而对别国商人却意味着一切,这和苏联的共产主义的天壤之别。乌托邦人工作之余很喜欢学习,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整理自己的

6、花园。乌托邦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从严审核教材,绝不允许败坏道德,扭曲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容出现在教材上像荷马的史诗宣扬神的欺诈就在禁止之列,所以他们比较单纯比较容易满足,不像今天媒体到处充斥欺诈暴力堕落的内容。乌托邦人反对战争特别是为扩张领土而战,但为了自由正义他们不怕战争,一旦开战他们会用金钱怂恿别国参战或用重金悬赏敌国国王将领的人头,再不行就花钱请雇佣军,因为比起本国人的性命金钱是毫无意义的。在这个国度里,充满了正义与平等、自由、友爱、幸福、民主,我想乌托邦不仅仅是莫尔的理想国,同样也是我们现在无数人梦中的国度。托马斯.莫尔构建了乌托邦这个理想的国度,可就连他自己也不认为这个世界上有乌托邦这样的

7、国家,但他宁愿相信乌托邦就存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我也坚信如此,正如我们相信天堂,这有关信仰无关常识。就像共产主义思想产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能够在中国扎根生长一样,许多西方学者同样认为乌托邦思想产生存在于西方而不存在东方国家但中国依然是个例外。也许中国漫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早就孕育着福利思想的种子,也孕育着乌托邦思想的种子。关于理想社会状态的思想构成中国古代早期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早期理想社会思想中关于社会和谐、尊老爱幼、互助守信、自立自强的思想,对中国后来的社会福利政策及传统具有重要影响。孔子所提出的大同社会思想是对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福利思想以及社会福利目标的高度概括。早在战国时期我国

8、古代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孔子就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大同社会思想,孔子将大同社会描述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孔子的大同社会就像乌托邦一样是个充满正义与平等、自由、友爱、幸福、的理想社会。孔子指出大同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但终究迫于社会现实被小康社会所取代,就像莫尔构建了连自己也不相信其存在的乌托邦这样的理想国度。但大同社会与乌托邦一样由于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都有其与作者理想社会不名实相副的地方,孔子虽提出大同社会却并不反对周礼和奴隶的存在,在乌托邦这个国家,

9、据莫尔说解决乌托邦人民生活中最重和最肮脏的劳动问题的是奴隶,这不能不说是与乌托邦这个理想社会的相悖,与大同社会的相悖。 城市规划是乌托邦和谐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城市规划时对城市人口有严格的限制。城市人口不得过分集中,郊区除外每座城市只规定六千个住户,每户的成年人少则十名 ,最多十六名,如超过限额则将多余的人口移居到人口稀少的城市。无独有偶,我国古代道家的杰出思想家老子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思想,老子提出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可以想象老子理想社会的规模和人口。也许在莫尔,在老子的潜意识里都意识到理想社会只存在在意识里,也许只有人口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他们心中的理想社会才

10、能能够实现吧!当然老子的理想社会与乌托邦并不完全一样,“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老子的理想社会是一种无欲、知足、宁静、柔缓的自然状态的社会。乌托邦的作者莫尔虽能设想一个产品丰富到用之不竭,人人都可以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但却不能想象生产力能够迅速增长,莫尔所津津乐道的是以家庭为基本经济单位的手工业生产。总之乌托邦大体上还是自然经济的特点,莫尔的理想社会是建筑在手工业家庭作坊方面。 社会福利思想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国以民为本,中国历来重视民生,中国民生思想源远流长。庄子所提出的“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一养,民之理也。”的思想是一种关注民生、关

11、注社会福利的理想社会。莫尔同情劳苦大众,反对私有制,为解决百姓贫困提出一系列主张,即给以谋生之道,使任何人不至于冒始而盗窃继而被处死的危险、通过法律恢复被圈占的土地,使得失去土地的人口重新回到土地上从事耕作、空值囤积居奇、少养活好吃懒做者,其主张均体现了“民生”之道。 在古代中国,大同社会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而在实践中,从官方到民间都有扶贫济弱的措施和行动,并且代代相传和延续,使得我们国家成为具有悠久人道主义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的国家。中国古代早期仓储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重农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事先预防思想的重要内容。管子.治国说:“民事农则田垦,民垦则

12、粟多,粟多则国富。”其后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关重农思想始终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实际上就是通过重视经济发展而为民生提供重要的基础。虽然不如事先预防思想那样具有更加积极地意义,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主要包括“赈济思想、移民调粟思想、减徭薄赋思想、节约思想”。其中赈济思想是中国古代早起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赈物、赈款、工赈”三大赈济方法,这三种方法也成为中国古代赈济措施的重要内容。而移民调粟思想是中国古代早起灾害救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养老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孔子、孟子、老子

13、都对养老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孟子甚至将尊老爱幼作为君之道。社会救济思想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并传承延伸,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思想重要集中在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者的救助方面。管子.入国更是系统的论述了国家应如何对老弱病残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救助,其中写道:“入国四旬,五行九慧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赈困,九曰接种。”陶渊明曾在桃花源记一文中描述了一个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美丽的乐土“桃花源”,我们常常称之为世外桃源,因为那是我们理想中的社会,现实中尚未出现如此美好和谐的地方。也许桃花源就是中国的乌托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