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连贯、得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76224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明、连贯、得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简明、连贯、得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简明、连贯、得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简明、连贯、得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简明、连贯、得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明、连贯、得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明、连贯、得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2备考之简明、连贯、得体课标语文2。J 01安徽卷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分)宛 风:_李老师:噢,宛风啊.宛风:_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宛 风:_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点到我办公室吧。宛 风:_李老师:好的,再见。课标语文20.J 201安徽卷【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本题所补写的句子除了要与李老师的回答能够“合拍”之外,还要做到语言得体,懂礼节,有礼貌。【答案】 示例: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

2、拜访您,您看行吗?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老师再见。课标语文5J 2011北京卷在文中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_,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_,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B.课标语文5.J 01北京卷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本题考查点设置比较单一,从话题一致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就可得出答案。前面的一句话谈论的中心话题是“纳西古城”,因此应该以“古城”开头;前面有主语“我们”,为了保持话题一致,紧承的一句应该与“我们”保持连贯,所以应该为“远

3、远地就能望见”,后面的一句话,陈述的话题是“上面镌刻着”,所以所表述的中心话题就应该是什么上面,所以应该为“拱形城门”。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还要注意前面意义与后面意义保持一致性,要注意内容的衔接和呼应,同时还要注意特定的情景氛围。一般来说,说话或行文总有特定的语境,而特定语境中往往还有特定的氛围。还要特别关注那些能够显示句间关系的标志性词语.语文4011全国卷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

4、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BC。 D.语文4.J201全国卷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排列句序题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经典性题目,这种试题实际上是“微型写作”,是写作考查的“短平快”。本段文字主要论述昨天、今天、明天,观点是“经营好今天是关键”-这是每个学生都能看出的。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先从今天说起;紧接着论述“不要太多地怀念

5、过去”,因为昨天已经过去,已经难以决定其好坏,走向明天才是人生的大方向,而要走向辉煌的明天,就必须经营好今天;最后再论述不能“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实际上强调的依然是“经营好今天”,文路至此,自然接住了结尾一句话,突出了中心。再看看文段的“文理即语言运用的内在规律,主要体现为虚词、关联词语的“焊接作用”。“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这一句中既然有“接力处”,下句自然就要顺着这一比喻来论述,那么紧接的句子就应该是“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从逻辑事理来看,接力之后自然是“向前”,怎么会“向后”呢?解析至此,答案自明矣!【点拨】 “排列句序”实际上就是写作,只不过是“微型写作”而已。首先要

6、弄清文段的性质(即文体),然后在文体大语境的指导下,再注意“事理”“文理”,还要注意文段相应的修辞、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做到这些,这类题目的解答就变得比较简单了。语文.J201全国卷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有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亲自去图书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计其数,也不乏幼稚之处。张开嘴后自己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要我说出来,看我想得对不对。答:_ _

7、_语文1821全国卷 【解析】 这道题侧重考查现代汉语虚词的正确使用,采用主观题型.处根据“文理”(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只能填入一个字的词,所给答案“逢”也可,但不如虚词“凡”,既满足了一个字的要求,又能与后面的“必”对仗.处应该是“顺承关系”,依照“文理”(语言节奏),可以用“必定“就”等。 处承前而来,是对这些年来所问问题的一个总结,故用代词比较好,所给答案“其中”就很好,也可以用“有的”;但从所问问题的质量来考虑,也可以使用表达肯定语气的副词“当然”.处开始明显是另一个层次,且与后文的“有时”相呼应,此处答案自然就没有什么灵活性了,只能是合乎“文理”(行文、说话为大家所通用的“固定句式

8、)的“有时有时”,所以只能用“有时”. 处是处于转折复句之后,且与上句有递进关系,因此可以选用“还”“仍”“还是“仍然”等,考虑到音节,用一个字的词比较好,所以给出参考答案“还”“仍”“则”。【答案】 凡 必定 其中 有时 则(每答一处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点拨】 “语言运用题”的形式多样,除了卷的“语病辨析与修改”客观题型之外,还有相当于“微型写作的主观题型,此题就是主观题型的一种。主观题的语病辨析与修改,实际上是“消极修辞”,包括锤炼词语、选用句式、调整语序和润色文字等。这道题目只涉及虚词的正确运用,难度比较小。解题的技巧在于准确把握文段的主旨、层次

9、和逻辑关系。课标语文17.GJ01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0分)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用什么字呢?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律”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1)请用一

10、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3分)(1)【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原文是一个带有明显总分结构特征的段落,考生只要将文中具有总说性质的语句,如“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等筛选出来,加以一定的压缩概括,就能得出答案。【答案】 示例:对别国国名的翻译,中文能表达美好的情感,而外文不能。(2)请简要阐述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150字左右)(7分)()【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题干要求回答的是“对上述材料的看法”,而不是对翻译家观点的看法。因此,考生作答时,最好从“如何翻译外国国名”的角度发表看法,这样理由

11、会相对好回答.回答本题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观点的明确合理,这是下文展开论述的基础;二是理由的充分性和逻辑性,虽然题目并没有规定理由的数目,但习惯上认为,至少应有两条理由。理由的逻辑性主要指理由与观点的契合度,以及理由本身的合乎情理。考生答题时,只要注意上述要求,文字通顺,就能得高分.【答案】 示例一: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一、这表现了中国人的善良:中国人使用具有美好含义的译名,表达对外国人民的祝福;二、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兼容思想:中国人带着自信心去欣赏并接受他国的优秀文化;三、这体现了中国人的平等思想:在选用具有美好含义的字来翻译国名时,中国人民对大国和小国、强国和弱国,

12、都一视同仁。示例二:国名的中文翻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在翻译他国国名时,中国人从同音字中选用具有褒义的字,而避免使用带有贬义的字.通过国名翻译这一独特方式,我们不仅传达了对他国的善意与尊重,也向世界宣示了表意的中国文字古老而常新的独特魅力。这说明,国名的中文译名既体现了中文的优势,也体现了翻译的巧妙.课标语文4。201广东卷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

13、定的条件。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A B. D.课标语文4。J201广东卷A【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可以从分析选项入手,四个选项开头的是或,比较后发现,句是个总领句,应该放在句首,这样可排除C和D项,后是接还是,从正面分析,从反面分析,按照逻辑顺序,应先从正面分析,所以应放在前面,排除B,答案应选。【解题基本思路】 连贯就是在语言的表达中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这类题目主要是考查学生使用语言时话题是否一致、

14、语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是否合理、是否讲究呼应或句式是否统一。课标语文23.J 20广东卷 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将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需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课标语文23.21广东卷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既然是串联词,就应该把前后的节日连起来.应该先回顾上一个节日,概括一下元宵节的情况,然后,再过渡到下面的节日。【答案】 (示例一)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团圆甜美的元宵,还是圆如明月的月饼,都无法化解游子的羁旅愁绪。重温了李明介绍的“元宵节”,下面再由韩梅引领我们去回味那寄予了无限思念之情的“中秋节”。(示例二)亲爱的同学们,中华传统节日意蕴丰富。李明介绍的“元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