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音字及其教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760812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多音字及其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多音字及其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多音字及其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多音字及其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多音字及其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多音字及其教学一般说来,一个汉字有形体、读音和意义三个方面的因素。光是知道字的形体,能不配错零件,知道字的意义,能不用错地方,这还不算全面地掌握了一个汉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指导学生正确掌握每个字的读音。一般说来,一个汉字有形体、读音和意义三个方面的因素。光是知道字的形体,能不配错零件,知道字的意义,能不用错地方,这还不算全面地掌握了一个汉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必须指导学生正确掌握每个字的读音。说起字的读音,在众多的汉字中,多音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据统计,新华字典(1971年)有734个多音字,占总字数的10%。现代汉语词典收字大约有11000个,其中的多音字大约有1000

2、个,多音字占总字数的10%弱。小学阶段,多音字占认字总量的13%左右。以教科版语文教材为例,12本书要求学生认识3290个生字,其中多音字(不含重复的)为442个,约占13.4%。第一学段比例最高,到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呈递减趋势。从整个小学来看,要求识3000左右常用字,在这3000字中,几乎大部分多音字都出现了,所以比例比较高。从另一个角度看,低年级识字多,出现的多音字也就多,高年级识字少,出现的多音字也就少,所以呈递减趋势。所谓多音字是指字形相同而字音不同的字,它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同义多音字。一个字有几个读音,但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是场合不同,条件不同,因而读法各异。如“血”字,在单

3、用时读xi,“流血”的“血”就读这个音。当它组成词语时就读xu,“血泊”中的“血”就读这个音。“血债要用血来还”,两个“血”字意思一样,但读音不同,前一个“血”字读xu,后一个“血”字读xi。有些同义多音字是由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而形成的,这就是所谓口音和读音的差别。如“那”字,作指示代词时书面语读n,因为它常和“一”结合,读音上相互影响,na和i结合变成了nei。于是口语里“那个”、“那样”、“那块”、“那些”中的“那”都读成ni。同样的道理,“这”、“哪”在口语里经常读作zhi、ni。所以,我们不能不分场合,不管文体,一律读成书面语,或一律读成口语音。一般地说,文艺作品(尤其是人物对话语)

4、多从口语读法;说理一类的文章,多从书面语读法。口语和书面语读音的差别,似乎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主要是一种习惯而已。还有的同义多音字,在个别词里和一般读法不同,因为是“个别”的,往往不被注意,因而常常被读错字音。如“绿”字,在“绿化”、“绿色”中读l,在“绿林”、“鸭绿江”中读l;“尿”字,在“尿素”、“糖尿病”中读nio,在“尿脬”中读su。第二类是多音多义字。一个字有几个不同的读音,代表着几个不同的意义,这样的字叫做多音多义字。如“着”有四个读音,表示四种不同的意义。这个字应该读什么音,必须看它在什么词或词组里。当它构成“着数”这个词时,应该读zho;构成“空着手”时,应该读zhe;构成“着急

5、”、“着火”一类词时,应该读zho;构成“穿着”、“着色”一类词时,应该读zhu。“我领大家数下面的数”中两个“数”字形相同,但意义不同,第一个是动词,读作sh,第二个是名词,读作sh。如果两个都读相同的音,别人就不懂是什么意思了。多音多义字的几个意义之间,有的有联系,有的没有联系。如“系”字,读x,是联系、关系的意思,读j,是打结、系接的意思;“读”这个字,读d,是念读、阅读的意思,读du,是指古时文章中念起来停顿的地方,所谓“句读”就是这个意思。这些多音字各自的几个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又如“省”这个字,表示节省的意思,读shn,表示醒悟、反省的意思,读xn。这两个意思之间就没有联系。有一些

6、多音字是区别不同词性的。如“处”字,读ch为动词性用法,例如处理、处分;读ch为名词性用法,例如用处、好处、长处、办事处。又如“畜”字,读ch为名词性用法,例如牲畜、家畜;读x为动词性用法,例如畜牧、畜养。一个多音多义字究竟应该怎样读,必须依靠上下文来判断。如果是合成词,那么,就词义即可判断它的读音,因为读音和词义直接联系着。如“子弹”、“揣度”、“驮子”,直接就可以判定读zdn、chuidu、duzi;而“弹性”、“尺度”、“驮载”一看就知道应读tnxn、chd、tuzi。此外就只有依靠工具书的帮助了。另外,有些多音多义字,除了平常的读法外,还有只在古文里或在特殊场合出现的读法,这些字音叫做

7、古读音或特殊读音。如毛泽东的词念奴娇昆仑里有“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留东国”的句子,这里的“遗”就不能读成y,而要读成wi,是赠送的意思。又如“女”读作r,是你的意思;“亡”读作w,是没有的意思;“月氏”读作yuzh,是我国古代一个民族的名称;“叶”读作xi,是合韵的意思。一个字是不是多音字,一个多音字有几个读音,计算时要区分现代汉语的读音和古代汉语的读音。例如“敦”字,在词源(1979年)里有八个读音,而新华字典只有dn和du两个读音。这是因为词源是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收了比较多的古代读音,而新华字典是供读写现代白话文用的工具书,以现代读音为主,适当兼顾古代读音。现代汉语里的多音字,最少的

8、有两个读音,如“伺”字。第一个读音为c,伺候;第二个读音为s,窥伺、伺机行事。最多的有五个读音,如“和”字。第一个读音为h,和平、和睦、和风细雨;第二个读音为h,随声附和、和诗一首;第三个读音为hu,和面、和泥;第四个读音为hu,衣服已经洗了三和了;第五个读音为h,麻将和了。在辞书里面,多音字的每个读音叫音项。一个多音字的几个音项使用的频率不同,有高有低,据此可以分出音级来。多音字的音级分为三级:常读、次常读和罕读。音级的确定可以按照音项出现的频率,也可以根据阅读经验做出估计。一个阅读经验比较丰富的人,看到一个多音字,不管上下文就能读出来的音是常读,如“仇”的常读是chu,“单”的常读是dn;

9、看到字形还要看看上下文才能读出来的音是次常读,如“间断”、“间隔”、“间接”的“间”读jin,“将领”、“将官”、“大将”的“将”读jin;只在特殊用法里出现的音是罕读,如“南无”读nm,“伍员”的“员”读yn。有的多音字的几个音都很常用就都是常读,如“长”的读音chn和zhn,“行”的读音xn和hn。教学多音字,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注意据词定音。依据字义作为分辨字音的手段,结合词语去确定它的读音,让学生把音和义联系起来,借助词语进行识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长短”的“长”字,读chn;“长得很大”的“长”字,读zhn;“她唱得很好听”的“得”字,读de;“要吃

10、米面得种地”的“得”字,读di;“我们不能空着手回来”的“着”字,读zhe;“爷爷钓着一条大鱼”的“着”字,读zho;“爸爸妈妈都来了”的“都”字,读du;“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的“都”字,读d;如此等等。每个多音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一样,如“要吃米面得种地”的“得”字,有“要”的意思;“爷爷钓着一条大鱼”的“着”字,有“到”的意思。因此,教师在教这种多音字时,要引导学生据词定音,“音随义转”,要把字音读清楚,把字义讲清楚,还要把每一个多音字的不同读法和不同意义做一下比较,让学生认真区别,牢牢把握住。2.要注意循序渐进。教多音字不能一下子把一个字的几种读音都教给学生,以免教多了混淆起来。如教教科

11、版语文第一册“拼音与识字6”“还有一只小淘气”的“只”时,只教zh的音,等教“快乐读书屋五”山爷爷和孩子的对话“只要你登上山顶,就比我还高”时,再教zh的音,并与“还有一只小淘气”、“像一只小刺猬”、“两只小鸟叽叽喳”、“三条大鱼四只鸭”、“一只蜻蜓飞来了”的“只”进行音、义比较。经过前后对照,学生就会加深印象,不但能较牢固地掌握多音字的读法,而且能逐步摸索出多音字在读音上的一些规律。3.注意不要过早地教罕见多音字。罕见多音字多见于姓氏、人名、地名、水名和文言等,如“万俟mq”(复姓)、“伍员wyn”(春秋时人)、“六安ln”(地名,在安徽)、“涡河guh”(水名,在河南)、“恶w能治天下?”

12、这个“恶”当“何”讲。那么,这样的罕见多音字什么时候教呢?在一般的情况下,什么时候遇见什么时候教,不能躐进,不能一股脑和盘托出,否则,欲速不达,会增加学生负担。4.注意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造成多音字误读的原因很多。有的由于不理解字义而造成误读,有的由于不了解字的词性区别,因而见字照念,有的虽然字义不变,但不了解由于场合不同而有不同的读音,有的则由于不了解字的某些特殊读音而将字读错。既然汉字有多音读法这一特点,而且多音字又有这么多的不同情况,就应当让学生从这几方面多加注意,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如“任”、“那”二字作姓氏用时不读rn、n,那么碰到“仇”、“单”作姓氏时,也应查查字典,这样就会知道它们不读chu、dn,而读qi、shn了。5.指导学生寻找规律。除了多留神,多查字典外,大多数多音字还可以寻找一定规律的。如“畜”这个字经常遇到有ch和x两种读法,如果我们把读ch的家畜、牲畜、畜力、幼畜等词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名词性;如果再把读x的畜养、畜牧、畜产等词放在一起,又会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动词性。同样,“担”、“斗”、“曲”、“种”等字的读音规律都可以通过这种办法来寻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