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760495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论互联网的发展与隐私权保护办学学院 四川大学 校外学习中心 专 业 法学 年 级 0909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1年 6月 5 日论互联网的发展与隐私权保护摘 要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使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技术为侵害隐私权提供了技术可能,使侵权频率更高,后果更为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从隐私权涵义入手,阐述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新特点,网络隐私侵权及其法律适用,建议我国网监部门提高网络隐私权保护意识,通过网上监管,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并对网上相关立法进行

2、积极研究和探讨。【关键词】互联网 隐私权 对策 保护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privacyStudent: YanYushan Supervisor:LiuChangAbstractsComputer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xpansion of peoples living space, so that individual privacy in cyberspace by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Network technology prov

3、ides the technology to infringe on privacy may make infringement more frequently and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 hindering e-commerce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Starting from the privacy implications of this paper to explain the new features in cyberspace privacy, online pri

4、vacy infring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of law, the proposed network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of China to improve awareness of Internet privacy protection, monitor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to protect citizen privacy, and Internet-related legislation to actively study and discussion.Keywords: Internet P

5、rivacy Strategy Protection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然而,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网络环境地域性的淡化、用户接触面的无限扩大,信息无限的复制和传播,使得互联网上个人隐私权随时面临着被侵犯的危险,个人数据被多方主体非法收集、储存、使用和传播的现象层出不穷,个人隐私被泄露和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 2007年12月29时,31岁的白领女子姜岩从北京的24层的家中跳楼身亡。 http:/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现状与措施姜岩自杀之前

6、曾写下两个多月的死亡日记,将自杀的原因归结为丈夫的出轨,08年1月初,姜岩的死亡日记被网友转载到各大论坛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网友们纷纷谴责姜岩的丈夫王先生和“第三者”,并迅速搜查出王先生和“第三者”的工作单位、电话、MSN等资料。有激愤的网友开始采取“电话骚扰”、“登门涂字”等做法,王先生的生活受到极大干扰,也迅速被原工作单位辞退,第三者也因为压力被迫辞职、二人甚至长时间找不到新的工作。2008年3月,王先生将三家网站告上法庭,首次将“网络暴力”和“网络隐私”推向司法领域,催生出中国网络隐私保护第一案。还有08年的艳照门事件、06年的“铜须门事件”等等, 参看论文网在线 http:/ 一、隐

7、私权与网络隐私权(一)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一般认为,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自身秘密为商业秘密,相关法律对此也予以保护。隐私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权利:第一、公民在法律范围内有独立行为而不受他人干涉,公民享有安宁平静生活的权利,不受非法干扰。例如,私人住宅不受非法侵入,私人空间不受非法窥探、摄影、刊登报道,私人生活不受非法跟踪、干涉、监视、报道。第二、公民对自己的身体秘密和个人事实有控制的权利,主要有:身体隐秘部位不受非法窥视、暴露、摄影、刊登。对有关个人的信息、资料以及个人经历的收

8、集、储存、传播及利用享有决定权。对错误和不实的个人信息有要求更正的权利。第三、公民享有利用或许可他人利用自己隐私的权利。例如,公民可以利用或许可他人利用自己生活经历创作传记小说,利用或许可他人利用自己的形体容貌进行绘画、摄影等。第四、当公民的隐私权受到非法侵害时,通过请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损害赔偿等手段,以阻止权利受到进一步侵害,并使权利恢复其被侵害前的状态。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群众出版社.1997 (二)网络隐私权 网络空间的隐私权主要是指“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

9、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网络隐私权是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中的体现,与传统隐私权相比,它伴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新的难题,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比传统隐私权保护更为困难。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张秀兰.网络隐私权保护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第一、任何个人和单位在收集他人的个人数据之前,必须向资料的拥有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告知,包括将有哪些资料会被收集、收集到的资料准备派何用场、资料收集人的辨识以及数据资料拥有人的相关权利等等。 第二、数据资料的主体享有是否进行信息披露的决定权,有权阻止任何未经许可的资料收集和使用行为。 第三、资料的收集使用者必须保

10、证所收集的信息准确无误,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四、数据主体有权要求资料的收集使用者提供有关联系信息,有权浏览自己被收集的信息资料并要求使用者提供副本。 第五、数据主体有权对被收集的个人资料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修改,并有权以其他方式利用自己的这部分信息资料。 第六、未经数据主体许可,资料收集者不得“擅自通过因特网站上自己或他人的主页,将特定的他人隐私公之于众,或擅自通过向第三人、第四人、众多其他人发送E-mail的方式张扬特定他人的隐私”。 二、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 (一)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是维护用户网络隐私权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非法收集、持有个人资料的行为:不通过合

11、法的程序收集、持有的个人资料,构成侵权。如个人的身份情况,网络用户在申请上网开户、免费邮箱以及申请服务商提供网站、购物、医疗、交友等服务事项,服务商往往要求用户登录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单位等身份信息,服务商有义务保守这些合法获得的用户个人隐私,未经授权不得泄露;个人的信用和财产状况,包括信用卡、电子消费卡、上网卡、上网帐号和密码、交易帐号和密码等均属于网络隐私。非法使用个人资料的行为:服务商或网站不经网络用户的同意或者超出承诺的范围,公开或利用自己掌握的网络用户个人资料牟利,或者错误发布用户的个人资料,给网络用户造成困扰或损害用户的合法利益。 因此,在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消费

12、发展”的倡议下,从完善立法的角度对用户的网络隐私权予以确认,并制定、完善网络空间法律制度,对用户的网络隐私权予以有力、有效的保护则显得尤为迫切。 (二)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是维护诚实信用和加强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每一个网民都是平等的,他们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政治参与条件等限制。在这样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的环境里,在缺乏系统的监督约束的条件下,很容易产生一些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言论和行为。网络黑客一般有两个原则:不恶意的破坏数据和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显示自己高超的计算机知识。因此,应该对于他们进行教育改变他们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网络

13、造福。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对于隐私权的保护更应该注重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作为诚实信用和道德至上的国家立法,应当加快此方面的立法进程,惩治网络隐私侵权行为,保护用户网络隐私合法权益。三、网络空间隐私侵权的表现形式 (一)对个人通讯内容的侵害 网络出现后,电子邮件凭其廉价快捷的优势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通讯手段。每天网上穿梭的电子邮件难以计数,这些邮件的内容可能事关商务、公务或私人生活。一些人还以为使用电子邮件可免除书信被他人开拆之尴尬,但实际上电子邮件尚不如一张明信片。邮件在网上传递过程中,可能会被他人偷看,甚至面临被篡改、毁损的厄运。1996年4月北京一名牌大学学生就截获国外某大学寄给其同学的录取通知电子邮件,并冒用该同学的名义回复拒绝录取。美国人力资源协会1996年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有电子邮件设施的机构中有36%的由于业务需要或安全原因有办法检索雇员的电子邮件记录,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