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情并茂”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754496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情并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情并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情并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情并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情并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情并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情并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歌唱是用人嗓发出声音来表现人类感情的艺术。声乐艺术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它蕴涵 着丰富的情感,其最重要的就是深刻揭示和准确再现音乐的内涵。我们学习歌唱的目的就是 为了唱好歌曲,即通过歌唱,真实的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声情并茂是歌唱审美的最高境界, 它给予欣赏者一种听觉和心理上的满足,是歌唱艺术表现最佳效果的体现。歌唱中的声情并 茂,是歌唱的声音与歌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要达到和谐一致,不仅要有动听的声音还要 有动人心弦的情感。在歌唱艺术中,声音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声音的灵魂。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最完美的艺术 境界,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只有通过艰苦训练才能得以实现,用真情实感的艺术表现与高超 的声音

2、技术技巧相结合去演绎作品的艺术内涵,才能正确表达歌唱情感。在歌唱学习与训练 中,要正确处理声情关系,注意避免走进重声轻情、重声轻字、重情轻声、声情脱节等误区, 使歌唱提高艺术水准,真正达到声情并茂的理想境界。关键词:歌唱艺术声音情感声情并茂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声情并茂”一、声乐表演艺术中“声”与“情”之间相辅相成、辨证统一的关系声乐是一种人声表达感情的音乐形式。“声”与“情”在表演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情”促使 “声”的发挥,“声”表达“情”的内容。在歌唱艺术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当“声” 与“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即“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达到歌曲中的声情并茂,因此,“声”

3、 与“情”,这两者在声乐演唱艺术中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声音可以带来感情的变化,优美、动听的声音使人心情舒畅、愉悦;凄惨、悲凉的声音使人 恐怖、哀愁。同时感情对声音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感情能把简单、枯燥的声音变得有血有 肉,并赋予灵魂。试想一下,如果两者脱离只有声音没有感情,有人会认为只是一些乐音的 排列,就像没有线的项链,珍珠胡乱的摆在地上,撒成一片。而感情就是那根线,也只有把 珍珠用线穿起来,才是一条完整的项链。而只有感情没有声音呢,表演者泣不成声或捧腹大 笑,观众不知所云,更谈不上共鸣。所以,声音是感情的载体,感情是声音的被载体,情是 音乐的灵魂,情赋予音乐以生

4、命,感情与声音在表演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由于声乐作品是通过表演者发出的有技巧训练的声音和有感情的演唱来完成的,歌唱艺术是 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的一种形式。所以在声乐学习中声音技巧和情感表述是分不开的,它们 是歌唱艺术中两个基本要素,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辅相成,又辩证统一,是艺术与技术之间 的关系。要真正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需要有科学的训练方法、扎实的基本功、渊博的知 识、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获得成功。在歌唱技术表现中的发声状态、声音质量、咬字吐字和歌唱艺术表现中的意境想象、音色变 化、强弱对比、形体表情动作,它们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当我们演唱作品时往往会 出现这种情况,自己演唱得很

5、激动,很投入可是发声技术尚未掌握,演唱时气息不稳,声音 摇晃,自己唱得非常感动,可别人听得难受;或者演唱时声音十分漂亮,但由于没有对作品 的风格进行分析,从头到尾的演唱没有对比,没有高潮,没有任何音色的变化,个人沉浸在 声音的陶醉中,可别人已经腻味了。所以,进入高潮阶段的演唱应该懂得,歌唱不是自己娱 乐,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演唱感染别人。这就需要“情”与“声”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要达到较 好的统一。平时的练声以训练发声技巧,提高声音质量为主。而在进行歌曲的练唱中,可以 进行两方面的训练,先进行不带感情色彩的训练,主要是把歌曲中的技术难点单独进行训练, 比如某些乐句的气息控制,高音的打开喉咙发声等等

6、。然后再结合歌曲的风格,歌曲需要的 强弱对比、速度对比、旋律线条的走动等情绪表现因素,以表达歌曲情感的需要进行训练。 最终歌曲演唱的情感表达是在良好发声状态下的宣泄,是有所控制的,同时再配合以恰当的 形体表现,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歌曲的演唱更上一层楼。在歌唱表演艺术中,一方面,声与情是一对矛盾;情感就像一匹野马,不愿受任何限制,而 声音技巧则遵循一系列的发音原理和规则,是规范的。情感要冲破声音技巧的束缚去自由伸 展,声音技巧的规则又力图驾驭情感,不使其成为破坏规则的因素。另一方面,声音和情感 始终保持着互为基础、互为支持、相互依托、相辅相成但又不能相互取代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声乐学习与训

7、练的过程,就是在解决这对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中,不断在平衡一不平衡 平衡的循环往复中螺旋式前进,逐步达到声音技巧与情感表现的完美统一、声情并茂的理 想境界。二、“声情并茂”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必要性(一)对“声情并茂”的理解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要始终强调歌唱发声的技术是为歌唱的内容服务的,尽管科学的歌唱声 音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包含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和追求,体现了人声美的艺术价值。作 为歌唱艺术,歌唱的内容,表现的情感、情绪、情景等才是歌唱的实质,所以我们要注重“以 情带声”“声情并茂”。但是许多人对“以情带声”和“声情并茂”的理解比较笼统简单,流于表 面。我们先探讨一下它的含义,我认为可以分

8、为两个层次。首先声音是歌唱的基础,无论声音是否美妙,声音总是歌唱的先决条件;“情”只有建立在声 音基础之上,才可能表达出歌曲内容。情感依附于歌唱声音的基础,通过优美的声音表现丰 富的情感。有情无声,虽然缺少了主要内容,但我们尚能听到声音,感受一些人声的艺术美。 有情无声,或者是有情少声,我们拿什么表达情感呢?听众又能听到什么呢?皮之不存,毛 将焉附?其次,我们应该把这个“情”理解为情感表达的要求和声乐审美意识对声音质量的指令性要 求。当我们在演唱某首歌曲时,歌曲的思想内容、情感深度的幅度要用相符合的声音来体现, 这种声音的要求同时又必须符合声乐审美的标准,这个审美标准是演唱者的综合素质的体 现

9、。比如我们不能用明亮华丽的声音来演唱悲歌;不能用沉重的声音来演唱颂歌。要表现高 兴欢乐的情绪,声音就必须有光彩,流畅生动,声音位置要比较高些,气息量要少些,过多 的气息会影响灵敏度和明快的声音色彩;表现愤怒、仇恨、严厉的情绪时,声音可以调节的 相对粗糙而坚硬,爆发性强些等等。这个意义上的“情”就不是单纯指歌曲的内容,而是更广 义的对“美”的情感的表现要求,这就说明技术必须服务于内容精神。当然最理想的歌唱是“声情并茂”。只有声音没有真实情感的表现是机械的、缺乏生命力的, 也是没有艺术感染力的,违背了声乐艺术的本意。反之,即使有很深很丰富的情感,没有优 美的声音依托,根本就谈不上声乐艺术。因此,在

10、我们的声乐表演中,要重视对声情并茂” 的认识。任何只注意“声”或“情”的教学都是不完整的。(二)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的审美标准情感是表演艺术的审美基础,美妙的歌声能使人心旷神怡。我国自古就是礼乐之邦”,儒学 大师孔子就曾发出过“尽美矣,又尽善矣“三月不知肉味”的感叹,以形容音乐的美好,而春 秋时期韩国女韩娥在齐国的歌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更是形容歌唱动人的经典故 事。歌唱艺术是用优美的声音来表达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歌唱艺术作为音乐的一个种类, 它除了具有旋律、节奏等音乐语言所泛指的音乐特征之外,还有其特殊性,就是歌唱性的语 言。可以说,歌唱艺术中的声音训练最终要以表现语言所表述的情感为

11、目的,只有这样,才 可能获得具有真正艺术价值的声乐效果。声和情是歌唱艺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艺术的歌唱首先要求声音准确到位。因为出色的声音 技巧与完美的情感艺术表现相辅相成、互不可缺。声音是歌唱的基础,情感是歌唱的灵魂。 只有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才能使作品蕴含的情感得到充分表达,才能使歌唱艺 术达到完美的境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声情并茂”才能够激发起听众强烈的共鸣, 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而且“声情并茂”不仅仅是歌唱艺术的重要审美标准,还是欣赏者 听觉审美标准的最高审美要求。总之,声音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声音的灵魂。歌唱者只有 不断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术技巧,修炼出艺术化

12、的声音,同时用心灵感受并表现出声乐 作品的内在情感,才真正做到了艺术性的歌唱。(三)以情带生,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是使声乐艺术具有审美价值的通衢歌唱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最自然、最直接的一种方式,是人们用以表现现实生活、抒发思想 情感、寄托理想希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我国古代音乐专著乐记记载,“凡人之起, 由人心生也”。可见,歌唱艺术的魅力取决于歌唱的情感表现。歌唱艺术的核心是情,歌唱 艺术的本质是抒情,正如捷克歌唱家费尔迪南曼什坦所言:“情感是歌唱的灵魂。”因此, 以情感人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是充满激情与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以情带生,以声传情,是使 声乐艺术具有审美价值的通衢,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

13、整体,缺一不可。所以演唱者既要注 意对声音技术技巧的运用,又要讲究音乐语言及情感表达,才能在其歌声里将声与情这两个 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演唱才能声情并茂感人肺腑,扣人心弦,才能将艺术作品所要表达 的思想情感充分完美地表达出来。此外,歌唱者还在美妙的声音中赋予自己内心深处对艺术 作品的感悟,并通过流淌的旋律传达给听众,使听众得到心灵的共鸣,美的陶冶,艺术的享 受。所以说“声”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和载体,“情”是音乐表达的内核,是歌唱艺术存 在的最终目的,歌唱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以心灵去感受,表现出声乐作 品的思想感情,才能二度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例如:根据民歌改编的创作歌曲孟

14、姜女中哭倒长城八百里,只见白骨满青山”一句,这 是歌曲的高潮之处,也是歌曲的最后一句。歌曲在表现这种悲愤情感时,声音的力度要强, 声音要大。在带有哭腔的声腔中,要根据,哭腔”节奏来行腔。在最高音“满青山”处,虽然节 奏有所拉宽,但拉宽的幅度要根据情绪的需要张弛有度。根据歌情表现采用的上述表现方法, 因为符合歌情的表现需要,歌曲悲愤的情感就能准确而真实地表现出来。同样是这一句,如 果不顾歌情的表现需要一味地将声音力度加强,音量增大,歌声很有可能为此而失去控制, 发出毫无艺术价值的声音。而把带有哭腔的声腔处理成生活中的哭声,就会完全失去哭腔带 来的艺术效果。高音处的节奏自由拉宽,则会破坏悲愤的情感

15、表现。没有艺术价值的哭声、 过强过大的音量和声音力度、失去张弛有度的节奏,这些与歌情不相符的表现方式,只会使歌曲失去真实可信,更谈不上自然。(四)“声情并茂”是歌唱艺术表现的理想境界歌唱艺术的美及其艺术价值,在于声音与感情的完美融合,声情并茂,达韵传情。歌唱家、 声乐教育家俞宜萱先生说:“好的歌唱,声音悦耳优美,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技法 运用自如”,“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产生沁人肺腑的艺术 效果。”捷克歌唱家亨利费尔迪南曼什坦说:“只有当声音和表情同时完美时,歌唱才能被 称为艺术。”我国古代乐府传声一一曲情上记载:“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

16、 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独异,如果“唱者不得其情”,“即声音绝妙,而与曲 词相悖,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歌唱中“声”与“情”的关系,旧像人用两条腿 走路,如果其中一条腿出现问题,那么走起路来就会失去平衡。这里,“声”的含义是:在正 确的歌唱方法、娴熟的技术技巧、准确的咬字吐词、训练有素的音乐感受的基础上,所集中 体现的声音的音色、共鸣、腔韵及其控制;“情”的含义包括:在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崇高 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生活体验、正确的审美意识基础上,通过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准确的 表现情感。“声”依“情”动,“情”借“声”发,只有声情俱佳,声情交融,声情相依,才能达到 歌唱艺术表现的理想境声情并茂。“声情并茂”是声、情俱佳的完美统一,是歌唱的最高典范,是歌唱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歌唱 艺术美的最高标准。它使声情达到完美和谐,创造了歌唱艺术的形式美。它使声情得到升华, 创造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美。“声情并茂”将歌唱提升到了一个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