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危机管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748641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企业危机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议企业危机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议企业危机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议企业危机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议企业危机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企业危机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企业危机管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浅议企业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企业在探讨危机发生规律、总结处理危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管理范畴,是企业对危机处理的深化和对危机的超前反映。危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在危机出现前的预测与管理、危机中的应急处理以及危机的善后工作。危机管理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企业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然后制定出针对性措施,防患于未然,将危机爆发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限度,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旦危机爆发,能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将危机化解,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 一、企业危机的类型企业危机按性质分类包括: (1)形象危机。由于错误的经营思想、不正当的经营方式、忽

2、视产品质量、忽视经营道德、延误交货期、服务态度恶劣、企业领导或职工的不妥当或错误的言行,都会造成企业形象危机。形象危机是本质危机,企业遭受的损失、特别是无形资产的损失巨大,不动“大手术”是难以过关的。 (2)经营决策危机。这是企业决策者在生产经营方面的战略、策略的失误及管理不善造成的危机。如巨人集团涉足房地产项目,建造巨人大厦,并一再增加层数,便隐含着经营决策危机。经营决策危机往往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利益损失,但外部影响较小,只要处理得当,一般可顺利度过危机期。 (3)信誉危机。商品经济就是信誉经济,在市场经济中,信誉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履行合同及其对消费者的承诺应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准则,失去公

3、众的信任和支持就意味着彻底的失败。信誉危机是指企业的信誉下降,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而造成的危机。 (4)媒介危机。由于媒介对企业的错误报道,引发的企业危机称为媒介危机。虽然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客观事物和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报道人员观察问题的立场角度有所不同,媒介的报道有时会出现失误。 (5)突发性危机。是指人们无法预测和人力不可抗拒的强制力量,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战争、重大工伤事故、经济危机、交通事故等造成巨大损失的危机。这类危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业务的开展。 不同性质的危机,处理方法有所差异。在处理危机前,企业首先应认清到底发生了

4、什么性质的危机。对于形象危机,需要企业花大力气,从源头抓起,加强员工教育,领导以身作则,制定完整的规章和制度规范员工和领导的行为;对于经营决策危机,需要企业加强决策管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决策体系,企业领导要注意吸收广大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新上马的项目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为了预防和减少信誉危机,企业不要作不愿履行或无法履行的承诺;对于媒介危机,企业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面对不公正的报道,要冷静克制,应善于体谅媒介的错误,及时澄清真相,请求予以更正,尤其不可与媒介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当企业与媒介发生冲突的时候,公众倾向于相信媒介而不是企业;对于突发性危机,对企业的形象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

5、,关键是当事件发生后,企业要迅速组织内部公众共同度过“非常时期”,并与外界公众及时沟通,求得帮助、支持和理解,迅速排除危机。 二、危机的预防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具有偶然性,可能在某一天因某件事或某个产品引发。但是,危机局面的产生却有一个从“准备期”到“爆发期”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危机的发生都有预兆性的信号,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企业管理人员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对可能面临的危机进行预测,及时做好预警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使危机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尽可能减少。因此,预防危机是危机管理的起点。 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载1、树

6、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企业的全体员工,上到高层管理者,下到一般的员工,都应“居安思危”,将危机的预防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要教育员工认清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和每个人的行为都与企业形象密切相关,危机的预防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员的危机意识能提高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有效地防止危机产生。即使产生了危机,也会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早在1985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76台带有轻微质量问题的电冰箱当众砸毁,使员工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此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海尔式产品质量和服务,譬如“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信誉”,“真诚到永远”等等。海尔的生存理念:“永远

7、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更是给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成为海尔集团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预防危机要从企业创办之日起就着手进行,伴随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长期坚持不懈。那种出现危机才想到危机管理,把危机管理当作一种临时性措施和权宜之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要时刻把与公众沟通放在首位,与社会各界经常联系,保持良好关系,企业内部双向沟通顺畅,消除危机隐患。 2、建立预防危机的信息监测系统 现代企业是一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的开放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体,其兴衰存亡取决于在市场之中的地位和形象。预防危机必须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随时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和处理,把

8、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危机,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信息的收集与监测:随时收集公众对产品的反馈信息,一旦出现某一方面的问题立即跟踪调查加以解决;掌握政策决策信息,如有关法规、条令的颁布,研究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了解企业产品和服务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信息,包括质量、价格、服务、建议改进等,分析了解公众对本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服务的评价,从中发现公众对企业的态度及变化趋势;研究竞争对手的现状、实力、潜力及策略发展趋势,经常进行优劣对比,做到知已知彼;搜集和分析本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自我诊断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 3、成立危机管理小组 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是发达国家的成

9、功经验,是顺利处理危机、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组织保障。委员会成员一般是兼职的,由企业的领导人、公关部、安全、生产、后勤、人事、销售等部门人员组成。其职责有:全面、清晰地对各种危机情况进行预测;为处理危机制定有关策略和计划;监督有关方针和步骤的正确实施;在危机实际发生时,对全面工作做指导和咨询。 4、制定危机管理计划 企业应根据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危机制定一整套危机管理计划,明确怎样防止危机爆发,一旦危机爆发应如何立即做出针对性反应等。事先拟定的危机管理计划应包括:任命危机控制和检查专案小组;确定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为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对企业声誉的破坏,建立有效传播的渠道;在制定危机应急计划时,可倾听

10、外部专家的意见;把有关计划落实成文字;对有关计划进行不断演习;为确保处理危机有一群专业人员,平时应对人员进行特殊训练等。 5、做好危机传播方案 公关专家帕金森认为,危机中传播失误所造成的真空,会很快被颠倒黑白、胡说八道的流言所占据,“无可奉告”的答复尤其会产生此类问题。过时的消息会引起人们猜疑,并导致不正确的报道,使公众怀疑企业对某些信息采取了掩盖手段。因此,有效的传播管理是有效危机管理的基础。危机传播方案包括:时刻准备在危机发生时,将公众利益置于首位;掌握对外报道的主动权,以组织单位第一消息发布源;确定信息传播所需要的媒介;确定信息传播所需针对的其他重要的外部公众;准备好组织的背景材料,并不

11、断根据最新情况予以充实;建立新闻办公室,作为新闻发布会和媒介索取最新材料的场所;在危机期间为新闻记者准备好通讯所需设备;确保危机期间组织的电话总机人员能知道谁可能会打来电话,应接通至何部门;确保组织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人员来应付媒介及其他外部公众打来的电话;准备一份应急新闻稿,留出空白,以便危机发生时可直接充实并发出等。 6、建立处理危机的联络网 根据企业可能发生的危机,与处理危机的有关单位建立联系,形成网络,以便危机出现后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和合作。这些单位包括:新闻媒介、医院、消防、公安部门、邻近驻军、相关科研机构、保险公司、兄弟单位等。事先让他们了解可能出现的危机以及可能寻求的帮助。 三、危机

12、的处理危机处理是危机管理的根本任务之一,是指危机事件发生后,在危机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应急措施,化解矛盾,协调公众关系,做好善后工作,重塑企业声誉和形象的危机管理过程。 (一)危机处理的原则 一般来说,危机事件时间急,出乎意料,影响面大,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危机处理过程中要掌握以下原则: 、主动性原则 在处理危机时,不论是何种性质的危机,不管危机的责任在何方,企业都应主动承担责任,妥善处理危机。即使受害者在事故发生中有一定责任,企业也不应首先追究其责任,否则会各执已见,加深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情况尚未查明,而公众反映强烈时,企业可采取高姿态,宣布如果责任在己,一定负责赔偿,以尽快消

13、除影响。 、诚意性原则 企业发生事故给公众和社会造成损失是十分不幸的事情,危机处理人员在同公众接触中,要有诚意,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表示同情和安慰,避免出现为企业辩解的言词,防止公众产生不信任感。由于事故给社会带来损失和影响,企业应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发表“谢罪”公告,表示愿意承担责任,知错改错。在听取意见时,让公众倾吐不满,宣泄情绪。在与公众接触中,应当表示自己很能理解公众的心情,尤其是公众生气、发怒时,更应当为公众着想。这种与公众心理的沟通,可以化敌对为合作,从而从只顾自己转向共同探索有利双方的措施和办法。 在危机事件中,公众除了利益抗争外,还存在强烈的心理仇恨。因此,在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危

14、机处理人员不仅要解决直接的、表面上的利益问题,而且要根据公众的心理活动特点,采用恰当的情谊联络策略,解决深层次的心理、情感关系问题,体现企业解决问题的诚意,有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比如在著名的“泰莱诺尔”中毒事件中,虽然受污染的药只源于一批药,总共不超过75个,为向社会负责,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公司以亿多美元的代价从市场上撤回了3100万瓶胶囊,显示了其处理危机的诚意。 、真实性原则 在危机事件中,尤其是事件的初发阶段,社会上的舆论往往是一面倒的,各种公众都抨击企业,指责企业,而且越是反对企业的信息,越是容易传播,公众越是容易接受。这时,企业要主动与新闻媒介联系,尽快与公众沟通,说明事实真相。出于

15、职业的需要,对于发生的事情,新闻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危机处理人员应真诚对待媒介,不能利用记者不熟悉某一专业的弱点弄虚作假。为新闻界设置障碍是愚蠢的,因为记者可以在最大范围内揭露疑点,从而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对企业及事件处理极为不利。坚持真实性能促使双方的沟通和理解,消除疑虑与不安。而且有些危机事件是由于公众误解而造成的,解决这种危机的手段就是向公众提供真实的信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宣传,流言、误解自然就会消失。 4、快速反应原则 危机具有突发性特点,而且会很快传播到社会上去引起新闻媒介和公众的关注。尽管发生危机的企业面临极大的压力,但仍须迅速研究对策,作出反应,使公众了解危机真相和企业采取的各项措施,争取公众的同情,减少危机的损失。高效率和日夜工作是做到快速反应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危机发生后,公众对信息的要求是迫切的,他们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企业若能在处理过程中迅速发布信息,及时满足公众“先睹为快”的心理,强化各项解决危机措施的力量,就能防止危机的扩大化,加快重塑企业形象的进程。 5、公众利益至上原则 公众之所以反抗企业,给企业“制造”出危机事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公众感到在利益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他们要运用新闻、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利益是公众关心的焦点所在,在危机事件中,危机处理人员如果能以公众利益代言人的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