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流程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732132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7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前急救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院前急救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院前急救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院前急救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院前急救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前急救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前急救流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前急救五项技术操作流程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评估周围环境安全(上下左右)。(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 确认意识丧失。(三)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头侧 膝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五)建立人工循环:在患者一侧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秒;同时观察有无呼吸。患者无脉搏,无呼吸,开放气道(助手完成)、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2. 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3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至少有一次

2、定位)(六)开放气道(助手完成)使患者头后仰至下颌骨延线与地面垂直。面压与呼吸Ice均可),并可看到胸部起伏。E双2011/07/28(八)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没有呼吸、脉搏。 指示助手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置,安放除颤电极板。(九)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十)正确安放电极板: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 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十一)观察心电波型,仍为室颤、需紧急电除颤;选择能量200焦耳。双手扌拇扌指 日HTFF;人亡斤 士

3、 4知卄心(十五)电击。苏2分钟后I1成功(十二)充电,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观察自己、观察助手、观察周围人。 十三)除颤仪显示充电完成,观察心电波型,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口述“除颤”血,在扎止 力均匀、适 !己录。 XwF上臂上1/3段 脉血液流动为度衬垫,扎止血带压 和时间要有明显的2011/0(十六)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cm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创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创伤救护的

4、四项基本技术。(一)创伤常见原因:交通伤 坠落伤 机械伤 锐器伤 跌伤 火器伤。主要类型:闭合性 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发伤复合伤。(二)现场救护目的:1抢救延长伤员生命。2减少出血,防止休克。3保护伤口。4固定 骨折。5 防止并发症。6 快速转 运。 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 原则 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三)止血的方法有:1包扎止血2加压包扎止血3指压止血4加垫屈肢止血5填塞止 血6止血带止血。如能使用其他的止血法能止血的,就不用止血带止血。(四)止血操作的注意事项:1首先要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5、,决定采取哪种止血方法。 2大血管损伤时常需几种方法联合使用。3无论使用哪种止血带都要记录时间,注意定时 放松,放松止血带要缓慢,防止血压波动或再出血。4布料止血带因无弹性,要特别防止 肢体损伤,不可一味增加压力。5.指压止血后先将患肢抬高2分钟,指导伤员用健肢指压止(五)包扎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包扎的目的在于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固定敷料夹板,挟 托受伤的肢体,减轻伤员痛苦,防止刺伤血管、神经等严重并发症,加压包扎还有压迫止血 的作用。包扎要求动作轻快、准、牢,包扎前要弄清包扎的目的,以便选择适当的包扎方法, 并先对伤口作初步的处理。包扎的松紧要适度,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会移动脱落,包扎(六)骨折的急救要点:1、止血2. 加垫3. 不乱动骨折的部位4、固定、捆绑的松紧要适度,过松容易滑脱,失去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骨折固定的材料:1、夹板(没有夹板时可用健侧肢体、树枝、竹片、厚纸板、报纸卷等代替。2、敷料(用于垫衬的如棉花、布块、衣服等;用于包扎捆绑夹板的可用三角巾,绷带、腰 带、头巾、绳子等,但不能用铁丝、电线。)3、脊柱固定(颈托脊柱板等)4只要怀疑有脊柱损伤,就按脊柱损伤情况处理,不能让脊柱弯曲!!5.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原则:1).正面接近,2).稳定体位3).手法固定4).检查伤情,5).器械固定,6).协调搬运。2)1)初步判断伤情背部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