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水资源计算与管理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3718960 上传时间:2023-0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章 水资源计算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2章 水资源计算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2章 水资源计算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2章 水资源计算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2章 水资源计算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2章 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章 水资源计算与管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资源计算与管理 教学材料 第一章 绪论一、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创造者;水是气候环境的调节器; 水是地球表面的“雕塑家”;水是农业的命脉;水是工业血液;水是 能源与交通的重要载体;概括: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的核心,可持续发展的中心, 水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二、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自然界中的水总是以一定的水体形 态存在的,如江河、湖泊、海洋、地下水、冰川、土壤水等水体, 这些水体则是水文学的研究对象。三、水文现象的主要特点 (1)循环性水不断通过蒸发、 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等环节进行周而复始循环;(2)周期性 分别以多年、年、月、日等为单位的周期;(3)随机性指水文 现象在时间上和空间上

2、都有随机性;(4)相似性地理及气候条 件相似的河流其水文现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5)特殊性不同 的下垫面条件产生不同的水文变化特点。循环性是基础,周期性和随机性是时程变化特征,相似性和特 殊性是地区变化特征。四、水文学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从物理成因出发,研究水文 现象的形成过程并建立水文特征值和有关因素间的数学物理模型, 作为水文计算的依据并用于未来的水文情势预报。特点:对数据的 依赖性很强);数理统计法(以概率论为基础,根据实测资料,运 用数理统计原理,求得水文现象特征值的统计规律,建立水文现象 与其影响因素间的经验关系。 特点:简单易行,但精度不高。在目前的研究中占主导地位);地 理综合法

3、(根据水文现象的地区特性,利用大量的实测资料,找出 其地区特性与分布规律,以经验公式、水文参数或水文特征特征值 的等值线图形式表示。特点:可为资料短缺地区提供相关水文信息, 但精度不高)五、水资源的分类 按形成条件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按用水部门的用水情况消耗性水资源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按工程措施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水资源六、水资源的特性 循环性水循环,水体的相互转化性;储量的有限性生态保 护;用途的广泛性工业、农业、生活等;不可替代彳一生命 之源;利害两重性一一涝旱;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一一南北、冬夏、 年份差异;可再生性通过循环再生;公共性大家的。 第二章 水循环及径流的形成 第一节 地球上的水

4、体一、水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1、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以气态弥漫于空间,以液态和 固态遍布于地表、埋藏于地下。2、水是地理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溶剂,能参与生物 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的主要成分。3、水文现象的变化能促使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和循环 水在相变 过程中促使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循环,把地球上的各要素紧密连成 一个整体。4、水对地表形态起重要的塑造作用由于水的外力作用,造就 了丰富多彩的地貌形态。5、水是巨大的廉价的能源,可供发电;同时也是丰富的资源 我国工业和人口的分布大多是依水分布的。二、地球上的水资源1、水资源的概念1)广义水资源指水圈里所有的水体。 广义的水圈:地球上所有的水

5、体。 狭义的水圈: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六大水体。2)狭义水资源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即河流、淡水 湖泊和浅层地下水。2、我国水资源特点(1)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季多冬季 少。季节变化(时间分布) 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情况: A 秦岭以南雨水补给区,取决于降水季节分布。 B 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部分地区,为雨水和 冰雪融水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C 西北内陆地区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及青藏高原部分 河流,以冰雪融化补给为主,径流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2)水量的年内、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3)总量多人均少

6、。(4)水资源浪费严重自然原因(时空分布不均)和人为原因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浪费严重)。(5)污染日益严重工业、交通、生活用水导致污染。(6)地下水相对丰富,但要合理开发,贯彻持续利用的思想,防 止过度开采。(7)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严重第二节 水循环与水平衡1、水循环的概念1)定义水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体,在太阳辐射、地 心引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入渗及径流等 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变、能量交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2)环节蒸发、输送、降水、径流 等四个环节3)类型大循环、小循环和人为水循环2、水分循环的原因1)内因水的“相态”变化,水汽是唯一在常温常压下能够发生

7、 相变的气体。2)外因太阳辐射(蒸发),大气环流(水汽输送),地球引力 (降水)和地表性质(径流)。即水具有相变特性,气相和液相水均有流动性。 水循环的基础 地球引力的重力作用,太阳辐射的热力效应。水循环的源动力 水汽流动具有方向性,上升、飘移、降水、下渗、径流。 往复循环成为可能3、水循环机理(1)水循环服从质量守衡定律。整个循环过程保持着连续性 , 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从实质上讲 ,水循环是物质与能 量的传输、储存和转化过程,而且存在于每一个环节。(2)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水的三态转 化为水循环提供了前提条件;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水循环的路途、规模和强度。(

8、3)水循环涉及到整个水圈,并深入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4)全球水循环是闭合系统,但局部水循环是开放系统。(5)地球上的水在交替循环过程中,总是溶解并携带某些物质一 起运动。4、水分循环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促使地球上各水体相互联系,使水成为统一的整体水圈。2)使各圈层中的水体得到不断更新,使水成为可再生资源 人类可获得永不枯竭的水源和能源,污染的水可以得到更新净化。3)促使其他物质的运动,改变自然地理环境面貌,形成各种各样 的地表景观。4)水分循环本身不仅是巨大的物质流,而且也是巨大的能量流, 对全球能量的传递、输送起重要作用。5)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水循环通过对地表太阳辐射能的重新 再分配

9、,使不同纬度热量的收支不平衡矛盾得到缓解;水循环的强 弱及其途径直接影响到各地的天气现象,甚至决定地区气候的基本 特征。5、水体更替周期(1)概念一一是指水体在参与水循环过程中全部水量被交替更新 一次所需的时间。(2)计算公式T = W/A W式中:T为更替周期(年、月、日)W为水体总量(m3) ; A W为水体年 平均参与水循环的活动量m3)。(3)水体更替周期特点A 全球不同水体的更替周期都不相同。B 水体更替周期是反映水循环强弱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水体水资源可 利用的基本参数。C 更替周期长,反映水体参与自然循环比较冷淡;更替周期短,反映水 体参与自然循环比较活跃。二、水量平衡 水量平衡

10、概念是指任意选定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间段内,其收 入的水量与支出水量之差等于该时间段内区域(或水体)内蓄水量的变化 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从总体上来说收支是平衡的。第三节 降水1 概念 降水是液态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从云中下降至地面的现象。雨、雪、霰、 雹等都是降水现象。2、降水成因和分类 降水的必要条件:大气中含有足够的水分和凝结核 充分条件: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气温降低) 分类一一根据气流上升冷却的原因不同分:气旋雨(锋面雨;)对流雨;地 形雨;台风雨。3 、降水要素降水量: 一定时段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 降水历时: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 降水面积:降水所笼罩的面积。降

11、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4、点降水特性分析(1)降水量过程线:一段时间内(日、月、年)的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 过程。一般以直方图表示。它是分析流域产汇流的基本资料。(2)降水量累积曲线: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自降水开始到各时刻降水量的 累计值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自记雨量计中的曲线即为降水累计曲线。(3)强度一历时曲线:根据一场降水资料,统计其不同时段内最大平均雨 强,然后以雨强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而成。同一场降雨中雨强与 历时成反比。(4)等雨量线:地区内降水量相等各点的连线综合反映了一定时段内降 水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规律。5、面降水的计算(1)算术平均法一一以研究区域内各雨量站同时期的

12、降水量相加除以站 数。X + X + . + XiX = 12n = t1nn式中:X计算区域平均降水量(mm);Xi第i个采样点的雨量值(mm);n采样点的个数优缺点:方法简单但地形起伏不能太大,并且雨量筒分布要比较均匀,且密 度较大。( 2)泰森多边形法(垂直平分法)条件:1)当流域内的雨量和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时;2)假定流域各点的降水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的雨量代表。 原理:在图上将相邻雨量站用直线连接而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对各连线 作垂直平分线,连接这些垂线的交点,得若干个多边形,每个多边形内有 一个雨量站,以该多边形面积作为该雨量站所控制的面积。优缺点:该方法可适用于雨量筒分布不

13、均匀的地方,但各雨量筒控制的面 积始终不变,在不同降雨过程中都视为定值因而会导致一定的误差。x f + x f + . + x fX = _12 2n nf + f + + f12n式中:X区域平均降水量(mm)X1,X2,Xn各采样点降水量(mm)F流域面积(m2)fl, f2,fn采样点相应划分面积km2)(3)等雨量线法: 条件一一流域或区域面积较大,地形起伏,对降水量影响显著,且有足够 的雨量站;方法一一先需绘制等雨量线,然后用求积仪或其他方法推求各雨量线的面 积,乘以两等雨量线间的平均雨量,最后累加。优缺点:充分考虑了降雨的空间分布,计算精度较高,但对雨量筒的数量 及代表性有较高要求

14、。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形变化显著但雨量站足够的地 区。6、面降水特性分析(降水特性综合曲线)( 1 ) 平均雨深面积曲线反映同一场降雨过程中,雨深与面积间对应关系的曲线,面积越大, 平均雨深越小。曲线绘制方法是:从暴雨中心开始,分别量取不同等雨量 线所包围的面积及此面积内的平均雨深,点绘而成。(2)面平均雨深面积历时曲线 反映同一场降雨过程中,不同降雨历时,其面平均雨深随面积的变化 规律。曲线绘制方法是:分别选取不同时段(12、 24、 72 小时)的等雨量 线图,求出各时段平均雨深面积曲线,绘于同一张图上,即可得到。7、降雨的观测降雨的观测有雨量筒、自记雨量计和数字型DATALOGGER三类。

15、但在 国内目前多采用雨量筒和自记雨量计,数字型Datalogger仅用于某些专门 的研究工作,尚未得到普遍推广应用。自记雨量计有虹吸和斜斗式2 类, 但不能用来测雪。测雪用称重式自记雨量计。第四节 蒸 发1 概念水由液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2 分类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土壤蒸发和植物散发)3 水面蒸发1)概念: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的蒸发。(1)实际蒸发量(有效蒸发量):为蒸发面跃出的水分子数与返回的水中 的水分子数之差。(2)蒸发潜热:单位质量水体从液态变为气态所吸收的热量。2)影响因素水汽压差(正比);风速(正比);太阳辐射(正比);温度(正比);水质(反比);蒸发表面积(蒸发面形状)(反比)。4 土壤蒸发(1) 概念土壤中所含水分以水汽的形式跃入大气的现象。从本质讲是土壤失去水分的干化过程。( 2) 土壤干化过程划分A 定常蒸发率阶段土壤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