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重点整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714846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工程重点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工程重点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工程重点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态工程重点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态工程重点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工程重点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工程重点整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工程重点1. 生态工程产生背景:人口激增自然资源严重破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食物供应严重不足2. 定义:(马世俊)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核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 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 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工程的目标就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 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3. 我国最早的生态工程为桑基鱼塘。特点:种桑与养蚕鱼猪相结合,生产上有紧密的 联系植物与动物互养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塘与基合理分布,水陆资源相结合4. 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的区别和定义:生态工程是利

2、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特点,是有利于人类和自然两者的设计;利用自然生态 系统无废弃物和物质循环等特点解决污染问题。环境工程是利用一系列科学原理去净化或防止环境污染,常常将污染物从一种介质(空气) 转移到另一种介质中区(水)5. 生态工程按照产业分类:农业生态工程;种植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畜牧与水产 养殖生态系统;污染生态工程:大气,水,土壤,噪声;农村庭院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工程。 按照区域划分:山地生态工程;水体生态工程;湿地生态工程;滩涂生态工程;草原生态 工程;盐碱地生态工程;沙漠生态工程;过渡带生态工程;环境脆弱带生态工程。6. 生态工程特征:追求的目标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3、协调统一多学科协同实 施不同的社会生产部门和系统的不同组成单元之间协调发展具有相联系的多元成分与 多重目的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循环与自主特征具有鲜明的伦理特征主要目的不是以 产品输出而获得经济效益,而是保护生态环境。7生态工程核心原理:整体性原理(还原论,整体论)协调与平衡原理(协调,平衡)8. 平衡(简答) 生态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各组分通过相生相克、补偿、反馈等相互作用,结构与功能达到协 调,而处于相对稳定态。生态平衡:指在一定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的一种协调状态,它是相对的平衡、动态的平衡、整体的平衡。生态平衡就整体而言可分为:结构平衡: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与环

4、境协调的比例; 功能平衡:生态系统内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保持合理的比例与速度; 收支平衡:一定时期内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9. 生态停滞与生态衰竭 生态停滞:输出量小于输入量,且超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时,产生废物或剩余物质。 生态衰竭:输出量大于输入量,如大肆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解决办法:增支节收或增收节支; 调整与协调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10. 自我设计和自我组织原理:系统不需外力自己形成具有充分组织性的有序结构,也即生 态系统通过反馈作用,依照最小耗能原理,建立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使之发展和进化的行 为。11. 物质循环特点

5、: 物质不灭,循环往复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 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2. 生态位原理(生态位定义: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与功能作用。即生物完成其正常生 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13. 物种共生原理(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互利、偏利、无作用、抗生、捕食、寄生、竞争) 例:啄木鸟-害虫、“水稻-池杉”结构、“防蚁保护柑”14. 限制因子原理 限制因子概念: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基本 物质的可利用量小于或接近所需要的临界最小量时,该基本物质便成为限制因子,如光照、 水分、温度等。

6、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生态因子。15. 生态工程的人工调节途径: 环境调控 生物调控 结构调控 输入与输出调控16. 生态工业园概念:依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是在区域层 面上实现产业生态学目标的一种形式。在生态工业园区内,一个工厂产生的废弃物或副产品 被用作另外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方法,最 终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污染排放的最小化。17. 生态工业园的特征: 一个生态园最基本的属性是各个企业之间的关联系和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具有明确主题 通过共生和耦合实现能量效率的最大化 通过回用、再生和循环对材料

7、进行可持续利用 往往围绕少数的“关键种”企业构建 拥有调控体系,允许一定灵活性而鼓励成员适应整体运行目标 使用经济手段来抑制废弃物和污染18. 规划建筑对策: 维护现有的原生生态系统 划分生态环境敏感地19. 建筑设计:从外部环境营造与布局、空间形态、建材构造三方面入手20. 氧化塘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氧化塘利用库塘等水生生态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进行污 水处理和利用的生物工程措施。利用水中的微生物和藻类、水生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好养或厌 氧生物处理。21. 氧化塘生物原理生物降解22. 氧化糖结构: 厌氧塘:在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染物时,在兼性塘和好氧塘前的预处理塘,有机负荷高,厌 氧占优势。 兼性糖

8、:重要作用。 好氧糖:藻-菌共生系统。23. 景观设计中: 污水沉淀池氧化塘湿地植物排放回用24. 污水氧化塘植物回用24优质杂排水回用:A.预处理B.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特点: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脱磷脱 氮效果好基建投资低运行费用低运行操作简单适宜处理间歇排放的生活污水,耐污 能力及水力负荷强,抗冲击性能好。)C.强化处理(如采用活性炭精滤、膜微滤、反渗透膜处理)25. 污水流经土壤定义:植物生态系统,经过物理(如固定、沉淀、吸附等)、化学(中和, 还原、氧化等)和生物(降解、合成等)过程,使水中的污染物减少,并达到预期的净化目 标,从而使得水资源能够再利用的生态工程。26. 污水土地处理污染生态

9、工程特点:整理优化循环再生区域分异27. 居民小区内可收集雨水的下垫面分类:建筑屋面、小区内的道路和广场等硬化地面、绿 地。-28. 屋顶花园结构层(7层):护根层、植物层、过滤层、蓄排水 层、隔根层、防水层、屋顶结构层。 护根层:一般由直径为612mm的碎木块、木片、树皮等有机物构成,保水性能好,利于 保持种植层的湿度。 种植层:材料目前多采用烧结土,孔隙率高利于排水,保证了土壤里的空气与外界流通, 起到净化、过滤雨水的作用。 过滤层:课用于土工布、细沙等,防止土壤不流失、过滤土壤颗粒和防止堵塞蓄排水层空 隙的作用。 蓄排水层:目前多采用蓄排水盘结合其上的烧结土基质层和其下的保湿层满足蓄排水

10、的要 求。 隔根层:目的是保护屋顶的结构不受植物根系的破坏,也可在屋面防水措施中采用具有隔 根功能的防水材料。29. 路面雨水收集技术:可以采用雨水管、雨水暗(明)渠等方式。利用道路两侧的低势绿 地或有植被的自然排水浅沟,是一种很有效的路面雨水收集截污系统。30. 小区地面:指非建筑屋面以外的,包括小区道路、广场、绿地等地面。31. 雨水花园:指在低洼区域种有灌木、花草乃至树木等植物的工程设施,它主要通过土壤 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净化雨水,同时通过将雨水暂时滞留而后慢慢渗入土壤来减少径流量,也 左边从上到下:最大蓄水高度、蓄水池设计平均水深、雨水花园深度。 中间从上到下:植物、穿孔管。 右边从上到

11、下:蓄水层、树皮覆盖层、种植土层、人工填料层、砂层、砾石层。 雨水花园的构造主要由5部分组成。其中在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可以铺设一层砂层或土工 织物。根据雨水花园与周边建筑物的距离和环境条件可以采用防渗或不防渗两种做法。当有 回用要求或要排入水体时还可以在砾石层中埋置集水穿孔管。33. 雨水花园常用设计方法:蓄水层有效容积法基于达西定律的渗滤法34. 城市森林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城市的噪音控制工程、废弃物控 制工程、人类居住环境调控。35. 城市工业污染防治生态工程 核心是以污染物防止战略取代末端治理为主的“清洁生产”战略 内容:采用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少废或无废)、清洁产品 具

12、体途径: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二次能源原料一一工业生产一一产品使用一一废品一一二次原料资源的闭环系统36. 城市林业与园林的区别:城市林业包括园林绿化,但又不同于园林绿化,它比园林更加 广泛。37城市林业作用和功能:调节温度防风固沙吸收C02滞尘作用削弱噪音美化 居住区环境38. 城市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排水体制的改变水循环系统的改变绿地的减少39. 城市道路生态化设计中从设计层面考虑: 道路线位应尽量避免穿越生态敏感区 为动物的迁移设置通道 对原有水系等应尽量给予保留,对河浜不进行简单的填埋 应符合绿色交通要求 增加道路绿化面积 改进道路绿化带的排水设计方式 改进现有硬质路面 使用有利于生

13、态的材料 改善道路水质40. 湿地的生态功能: 调节水资源功能 调节气候,改变大气组分的功能 抵御自然灾害功能:a.调节径流,控制洪水b.防止盐水入侵c.防风固堤 增加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 提供天然产品:直接产品、间接产品 社会功能41. 人工湿地定义:是人工设计的,模拟自然湿地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由水、处于水饱和 状态的基质、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和动物等组成,并通过其中一系列生物、物理、化学过程 实现污水净化。42人工湿地系统的组成成分:具有透水性的基质好氧和厌氧微生物适应在经常处于 水饱和状态的基质中生长的水生植物43.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较一般水景景观设计的优越性: 人工湿地具有

14、湿地生态系统属性,是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工营建的湿 地牛态系统,整体上能够发挥自我维持、修复和完善。 人工湿地具有湿地处理水系统属性,利用其净化水机理和工艺流程,能够实现对水体的自 然净化,从而实现再利用过程,并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人工湿地具有自然湿地中的最适宜的植物群落,除利用其根系进行无水吸收外,在表流湿 地中营建的植物群落应模拟自然湿地植物群落。 人工湿地应结合周围绿地建立牛态廊道,为鸟类等动物提供栖息、迁移、扩散的场所。44. 林业生态工程定义: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 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45. 景观生态工程的内容:区域总体规划时空结构设计食物链结构设计特殊生态工程设计46. 生态规划的原则:整体优化原则趋适开拓原则协调共生原则区域分析原则生 态平衡原则高效和谐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