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71479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时期讲义【考纲要求】: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商业的发展 3、宋明理学 4、文学成就1、三条主线定论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时期,典章制度发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宋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形成新的民族。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得到开发;隋唐时期,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商品经济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

2、向边疆地区扩展;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文化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文人画开始出现,绘画理论形成,唐诗繁荣;佛道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又呈现三教合一的趋势。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考情分析】:全国卷考题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唐宋时期的政治文明18卷,25;18卷,26;18卷,25;17卷,26;17卷,25;17卷,27;16卷,26;16卷,25;13卷,412.魏晋至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土地制度的变化1

3、8卷,26;18卷,41;17卷,26;17卷,26;16卷,26;15卷,26;15卷,26;14卷,26;13卷,253.魏晋至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和文化交流18卷,26;16卷,24;16卷,41;16卷,26;15卷,40;14卷,25、26;14卷,25;13卷,25【基础知识】:学生自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1、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三省制逐渐形成 2、经济 :农业:北魏开始实行均田制,江南经济发展 手工业 :出现灌钢法的炼钢技术 商业 :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草市形成3、文化 :思想: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冲击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科技 :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提

4、到“仙药” 艺术 :东晋王羲之“书圣”(擅长草书和行书)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1、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道州县;羁縻府州(管辖民族地区) 2、经济:农业:曲辕犁,隋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手工业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南青北白”两大系统;釉下彩绘 商业 :夜市繁荣,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市署管理财货交易和度量衡器;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五大商业大 都会 政策 :重农抑商:表现为汉代“一入市籍,不得为官”仍在延续 3、文化:思想:佛道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儒学复兴运动 科技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金刚经;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文学 :隋唐时期,诗歌

5、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等著名诗人艺术 :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王维文人画鼻祖 人物 :唐太宗:大唐盛世奠基人(出现“贞观之治”) 遗产 :布达拉宫(红宫、白宫、僧舍)、大昭寺、罗布林卡五、宋元时期(9601368年) 1、政治 :制度:宋代: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地方设路、州、县元代: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宣政院;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经济 :农业: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手工业 :煤作燃料有确切记载;制瓷业兴盛,唐宋五大名窑;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 商业 :城市商业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草市有较完善的饮食服务

6、设施;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兴盛 政策 :商人遭歧视的情形有所改变 3、文化:思想 :吸收佛道思想形成宋明“理学”(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心学开创者陆九渊) 科技 :印刷术的发展(北宋泥活字,元代木活字并出现转轮排字盘);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指南针用于航海;科技巨著有梦溪笔谈 文学 :宋词(婉约派和豪放派);元曲(代表作品感天动地窦娥冤) 艺术 :文人山水画,风俗画;元杂剧;宋四大家,元赵孟頫 【知识拓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1)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秦汉时期,南方经济明显落后于黄河流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规模较大、破坏性较大的动乱多发生在北方,而

7、且战乱局面持续时间很长,南方则相对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经济的突出特点。(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享有特权,佛教盛行,地主庄园经济、寺院庄园经济膨胀。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社会精壮劳动力的损失极大。庄园经济恶性膨胀,大量隐匿农户,封建国家与地主、寺院争夺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也就非常 剧烈。(3)商品经济水平较低。战乱、分裂的局面下,商品经济发展缓慢,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占主体地位。(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合为一体。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政治(1)

8、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 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政治保障: 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2)特点: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上: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职位(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

9、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3、隋唐经济制度的变革(1)土地制度的变化:隋朝和唐朝前期继续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保证了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生产的恢复。但唐后期,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以国家掌握大量荒地为前提的均田制崩溃,地主庄园经济迅速发展。(2)赋税制度的变化:在均田制基础上,隋唐政府也沿用了北魏的租调制,并发展为租庸调制(租即田租,调为户税,纳绢代役为庸),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有利于荒地的开垦,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随着唐后期均田制的破坏,唐政府开始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由征收谷物、布

10、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依据土地和资财划分户等,一年分两次征税。这不仅拓宽了征税的广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广大贫苦人民的税收负担;同时简化了税目和手续。这对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习题】:唐中宗时,两京诸市在正铺外更造偏铺以适应需要,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如长安胜业坊出现卖蒸饼的店家,宣平坊内有油坊等。这说明当时()A城市坊市分离格局已形成 B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C商业活动突破了空间限制 D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C城市坊市分离的格局形成于唐朝之前,且从材料中“坊内也不断出现店肆”可知,坊和市界限不是十分严格,故A

11、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重视对城市严格管理,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原来的界限严格的坊市制度出现变化,体现了商业活动打破了空间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政府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3、唐代商品经济繁荣的特点交通发达不仅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便利,而且从长安、登州、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唐代在广州等地还设有市舶使,掌管海外贸易、关税等;一些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邸店城市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不仅是唐朝的大商业都市,当时的长安还是世界性的大都市。坊市分离,具有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特点。唐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夜市市场比较发达特别是到了唐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不

12、再局限于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而偏远的农村小镇也大行商业,草市更盛,有的竟发展成为新兴城镇商人众多商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外商和胡商云集货币的统一和汇兑的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唐朝出现了新的统一的货币开元通宝;还出现了储蓄与支付钱币的柜坊,与柜坊同时出现的还有飞钱,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和汇兑 制度【习题】2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这说明当时()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B门阀政治制约皇权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解析:选B二王是东晋时期非常有名的门阀士族,“王导联合

13、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可见其对政权的影响大,皇权受到制约,故B项正确;A、C、D三项内容在材料中均未提及。5、唐宋衰落原因经济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宗族成员不断迁徙,这使得士族经济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政治上隋唐时期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拔的政治特权6、隋唐政治、军事制度创新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封建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

14、集权科举制抑制了门阀势力,使官吏选拔权集于皇帝手中,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有利于教育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军事制度府兵制即府兵平时耕种土地,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最大特点是“兵农合一”。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对其进行调整和健全,有利于巩固边防和加强中央集权募兵制即征兵制,是国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士兵的一种军事制度。唐玄宗建立,减轻了农民的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封建国家得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7、唐朝对外关系的主要特点和启示(1)特点呈现双向性唐朝既向外输出先进文化,又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如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传入天竺,天竺则送来郁金香、菩提树,玄奘、义净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交往的范围扩大从地区上看,不仅与

15、新罗、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加强了交往,而且与欧洲、非洲的国家和地区扩大了联系形式内容多样不仅有使节往来、民间留学,而且有技术交流、宗教往来和文化交流等水陆并重的交通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达今天的朝鲜,向西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对世界影响巨大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亚洲,尤其是东亚的许多国家,形成中华文化圈(2)启示:唐朝的对外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局面,主要取决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唐朝和睦的民族关系也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发展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唐朝统治者重视对外交往,对外国和外来文化采取开明的态度。因此,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外国的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