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内生性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3713998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供给内生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货币供给内生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货币供给内生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货币供给内生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货币供给内生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货币供给内生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供给内生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问题中央银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基础货币, 但从长远来看, 随着电子货币、金融衍生品 的发展,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肯定会越来越难。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 需求的上涨, 但是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小于对投资的刺激作用。我国货币供 应量的增加有比较强的投资效应, 而消费效应却比较弱。我国的货币供给内生性所折射出的 是我国现有的整个金融体系的构造性问题,掺杂着许多向市场转轨期的制度因素以及市场因 素,在涉及货币政策时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细致的考虑。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针 对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货币供给内生性 基础货币 中央银行一、引言货币供

2、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 是货币理论发展史上争论已久的问题。在现代经济学中, 主流 货币理论建立在货币供给外生的基础上 , 认为货币供给是一个完全决定于货币当局主观意 愿的外生变量,不受其他经济因素的制约。而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需求决定供给, 即货币供 给是由企业和家庭的信贷需求内生决定的 , 它受制于经济体系内的众多因素 ( 如产出、物 价、利率等) , 中央银行不能独立地决定货币供应量的大小, 只能被动地根据经济发展所需 的货币量投放货币。20 世纪 80 年代末, 随着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很多国家发 现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越来越困难,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日益突出, 成为货币金融理论

3、研究 和各国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关注的焦点之一。基于我国的特殊经济体制,本文将从我国独特的 地方来解读其内生性问题。二、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基本观点(一) 早期货币内生性理论1拉德克利夫委员会的观点。拉德克利夫委员会在 1959 年提出的关于货币体系运行的研 究报告中, 除了将货币定义为“流动性”之外,还指出流动性的最重要来源是大量的非银 行金融机构。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使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变得毫无意义。这些金 融机构具有比银行更低的准备率,一旦人们的资产选择发生变化,银行的存款负债就有可能 被转移到这些金融机构中,于是整个社会的现金准备尽管未变,信用却得到了扩张。决定整 个社会支出的是整个

4、流动性状况,而不仅仅是货币供给。只有对经济的一般流动性加以控制 才能获得一种有效的货币政策。虽然没有明确说出,拉德克利夫委员会所实际主张的是,货 币供应是内生的,因而它是不受货币当局控制的。2. 格利和肖(Gurley&shaw)认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在充当信用中介的过程中并没有 本质的区别,它们都创造某种形式的债权。货币系统和非货币中介机构的竞争取决于它们创 造的金融资产间的替代程度,而货币、非货币间接金融资产具有较强的替代性,这就使货币 供给不再仅仅取决于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据此,他们证明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而不是一 个外生变量。3. 托宾(Tobin. James)认为由于商业银行

5、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货币与其他资产之间的区别 日渐消失,货币越来越多地决定于经济过程的内部变动,即成为内生变量,从而使人为的对 货币供给的“外生”控制日渐失去有效性。随着金融机构的多样化与金融资产的多样化使货 币的供给函数变得复杂,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以及社会大众对资产结 构的选择,都对社会货币供给产生影响,因而并非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二)后凯恩斯主义内生货币供给理论1适应性内生供给理论:认为当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储备不够充足时,中央银行必 须适应性地供给,否则金融结构将不稳定,甚至危及整个经济。持这种观点的有温特劳布、 卡尔多、莫尔等。2结构性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中

6、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非借贷准备金增长, 这限制了银行对可得到的准备金数量的约束,此时,金融机构额外的储备通常是在金融机构 本身内产生的,通过创新的负债管理在联邦市场、欧洲美元市场和CDS市场上借入资金。 持这种观点的有罗西斯、派尔利(Palley)等。(三)我国学者的理论分析研究自 1984 年我国建立二级银行体制以来,我国学者对货币供给的性质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谢 平和俞乔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和总准备金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货币供给很大程度 上是由货币需求影响和决定的。万解秋和徐涛从货币乘数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和居民对经 济环境的变化做出的反应改变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乘数的控制能力

7、,从而使货币供给具有很强 的内生性。孙伯银通过一系列分析认为, 1997年以前,中国的货币供给是以政治内生性为主的, 而1997年之后则是以市场内生性为主的。三、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一)基础货币的内生性分析根据现代货币供应理论,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为: M = B* K ( M 表示货币供应量, B 表示基础货币, K 表示货币乘数), 即货币供给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 且具 有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一般来说, 货币当局能够完全控制基础货币, 但我国的基础货币投放 忽快忽慢, 很不稳定。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两条: 一是对商业银行等金 融机构的再贷款, 二是

8、外汇占款。1、再贷款与再贴现贷款。我国中央银行的再贷款额度等于货币发行量和存款准备金之和。 1995 年以前, 再贷款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占央行总资产的 60% 。当商业银行普遍 要求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或再贴现贷款时, 中央银行为了防止经济衰退, 不得不满足商业银 行的要求。这种“倒逼机制”使得我国货币供给初现内生性。其次,由于我国社会信用机制 不完善, 企业缺乏契约观念, 商业票据还没有普及, 没能形成一个发育成熟的票据贴现市场, 所以, 我国再贴现业务发展十分缓慢。因此, 央行再贴现贷款占基础货币投放总量的比重很 低, 使得基础货币的调控作用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2、外汇占款。外汇占

9、款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传导机理可以表述为:外汇占款增加一基础货 币投放增加一货币供应量增加。近年来,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巨额外资流入 我国,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而我国实施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因“管制有余而浮动不 足”, 实质上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为了保持汇率稳定, 中央银行 必须大量购入外汇, 以满足货币需求, 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发放, 呈现出“货币发 行美元化”的怪现象。这就从外汇渠道使人民币发行具有一定的刚性, 这势必增强基础货币 发行的内生性, 削弱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主动性。综上所述, 中国基础货币的供给具 有一定的内生性。中央银行

10、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基础货币, 但从长远来看, 随着电子 货币、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肯定会越来越难。(二)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分析货币乘数的稳定性也是央行成功控制货币供给的必要条件之一。在中央银行能够决定基础货 币量的前提条件下, 如果货币乘数稳定,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准确控制货币供应 量; 反之亦然。货币乘数可以表示为:_ M _ C+ D111 二帀二 cTfiTTK其中,C为流通中的现金,D为银行存款,R1和R2分别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D, 即得到:_:/D+ I _(+ 1m = (:/D* 比 /D+ 论/D _ 外

11、十 n + 其中,c代表现金漏损率,r1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2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由此可见 货币 乘数取决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因素的影响。因为中央银 行决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所以, 货币乘数的稳定性主要受由商业银行行为决定的超额存款 准备金率和由非银行企业和公众决定的现金漏损率的影响。1、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 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般来说, 市场利率越高, 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越小, 银行能够获得流动性的渠道越多, 成本越低, 所愿持有的超额

12、准备金就越少。反之亦然。市场利率差的高低、出现流动性的可 能性以及资金的获得成本等这些复杂因素, 往往是中央银行难以控制的, 这就必然削弱了中 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力度。2、现金漏损率。现金漏损率也称提现率, 是指客户从银行提取或多或少的现金, 从而使一部 分现金流出银行系统, 出现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现金漏损率。出 现现金漏损会减小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现金漏损率高低与现金需求量的大小有关, 现 金需求量主要是受公众的流动性偏好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我国, 现金漏损率是由 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从20世纪 90 年代初期开始, 我国现金漏损率一直

13、较 高, 但近十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公众的不确定预期、银行利率持续降低和金融 创新等原因造成的。这些都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的, 也造成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三)货币流通速度的内生性分析自1993年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从货币流通速度V = GDP/M2来看,直接原 因就是货币存量的增长速度快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首先,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住房 体制、医疗体制以及教育体制改革尚未完成, 再加上2008 年以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冲 击, 使原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 人们对未来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预期陡然增 加。出于预防性动机, 人们往往倾向于减少当前的货币支出,持

14、有更多的货币资产, 造成货币 流通速度下降。其次, 近年来, 我国实行一直宽松的货币政策, 导致银行利率极低, 降低了货 币的持有成本, 增强了居民的持币待购心理, 也会造成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三是由于我国 的货币化进程尚未结束, 大量货币被不断扩张的经济体所吸收, 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货币 供给的扩张效应。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货币供给在具有一定的内生性性质,同时也表明了央行在这上面丧失了一定的主动性。下面将从更具体的原因进行分析。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原因(一)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虽然多年来一直强调人民银行的权威性和超脱性 , 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一直没有完全达到 预期效果。

15、主要的因素是财政的预算冲击和商业银行等普通金融机构的倒逼机制, 另外由于 我国特定的人事管理制度, 使各级政府对人民银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二)商业银行的倒逼机制在我国成立政策性银行以前, 商业银行不仅承担着商业性贷款, 而且同时还承担着政策性贷 款的任务, 容易形成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在成立政策性银行以后, 政策性贷款业务从商业 银行中剥离出来, 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倒逼的作用。但由于资金短缺, 政策性银行为了实 现自身的正常运行不得不继续向中央银行和各个商业银行寻求资金来源 , 这事实上仍然给 商业银行留下了倒的机会, 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三)外汇储备占款影响基础货币外汇储备

16、的增加, 导致基础货币以外汇占款的形势被动性的增加, 从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了 重要影响。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 央行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是非自主性的。同时, 由于比较注 重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央行必须吸纳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外汇供求差额, 以维持供求平 衡。央行在外汇公开市场买入外汇的同时, 相应投放了基础货币, 因此会对货币供给产生扩 张效应。从本质上说, 这部分货币投放是与产品出口或国际资本流入联系在一起的,是经济对 外部门的扩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中的反应, 其变动具有内生性, 由此导致的货币供给也具有 内生性。五、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我国的货币供给具有明显的内生性。一方面有来自汇率制度安排上的原因, 即强制结售汇制与固定汇率制下基础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以及政策性贷款带来的内生性,表 现为在从商业银行分离出政策贷款任务以后,央行依然必须满足政策性银行的贷款需求;另 一方面也有来自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