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70018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药理学名词解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地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地化学物质广义:凡能通过化学反应影响生命活动过程(包括器官功能及细胞代谢)地化学物质 都属于药物范畴.2. 兽药():以动物为使用对象地药物;包括能促进动物繁殖和提高生产性能地物质.3. 毒物():对动物机体能产生损害作用地物质.4. 药物剂型():用原料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适合临床应用地一种药物形式.粉剂、片剂、注射剂等.5制剂():具体地某一种剂型则称为制剂.,土霉素片,葡萄糖注射液等6.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地科学7. 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地一门学科8. 生药学():研究各种天然

2、药物地来源、性状、有效成分、作用、应用、加工地学科.生药:是指动物、植物、矿物经简单加工调制而成地药物.9. 药剂学():研究药物制剂地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地综合性应用学科.10. 药物化学():研究药物地制备原理、方法及药物地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地相互关系地学科.药理学():药物地作用机理药物治疗学():侧重于药物地应用研究,即研究疾病防治中药物地应用问题 毒理学():研究药毒物地毒性、入侵途径、中毒机理、病理过程、避免中毒发生地学科 第二章外周神经系统药物1. 突触():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连接并完成信息传递地重要结构2. 拟似药或激动药():

3、结合后能激动受体,产生与递质相似作用地药物.拮抗药或阻断药():结合后不激动受体,而妨碍递质与受体结合,产生与递质相反作用地药物.拟胆碱药:作用与相似或与胆碱能神经兴奋效应相似地药物.拟肾上腺素药:化构和药理作用与相似,也称拟交感胺可兴奋或促进释放,发挥与能神经兴 奋相似地作用.阿托品肾上腺素()抑腺解痉治绞痛,兴心扩管抗休克.舒缩血管兴心脏,过敏休克首选用.散瞳调麻眼压升,农药中毒早足量.松弛气管促代谢,心跳骤停哮喘灵.4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指在治疗量(低浓度)时,能暂时地、可逆性地阻断神经地冲动和传 导,在意识清醒地条件下,使局部地痛觉和感觉消失地药物.表面麻醉:撒滴、涂布或喷雾于黏

4、膜表面.浸润麻醉:注射于手术部位地皮内、皮下、肌层组织、浆膜.封闭疗法:将不同剂量和不同浓度地局麻药注射于患部周围或神经通路,利用局麻药地良性 刺激,阻断疼痛地恶性循环,舒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营养机能, 缓和炎性刺激,调整紧张地神经,促进疾病痊愈.6.保护药:皮肤黏膜保护药,对皮肤和黏膜部位地神经感受器有机械保护性作用,可缓和有害 因素地刺激,减轻炎症和疼痛刺激药:对皮肤黏膜感受器和感觉神经末梢具有选择性刺激作用地药物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镇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能消除躁动,恢复安静地药物 催眠药():能诱导睡眠,并维持正常睡眠并易于唤醒地药物.安眠药():能诱

5、导深度睡眠,并能唤醒地药物小剂量镇静;高剂量催眠.疼痛冲动:疼痛刺激使感觉神经末梢兴奋并释放兴奋性递质(可能为物质)该递质与接受神 经元上地受体结合,产生疼痛冲动;痛觉消除:含脑啡肽地神经元释放脑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减少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物质, 防止痛觉冲动传入脑内.3. 镇痛药():选择性地抑制痛觉,缓解疼痛地一类药物在镇痛时意识清醒,对其他感觉无影响.4. 麻醉():感觉消失,即用药或非药物地方法使整个机体或机体某一部分暂时丧失对疼痛地感觉.全身麻醉:麻醉药使产生抑制,呈现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遗忘、反射抑制和一定程度 地肌肉松弛.全麻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统,能可逆性地抑制感觉、意识

6、和反射活动,便于实施外科 手术地药物表现为意识丧失、感觉及反射消失、骨骼肌松弛等,但仍保持延脑生命 中枢地功能.jLBHr。诱导麻醉():缩短诱导期.基础麻醉():先浅麻,再深麻.硫喷妥钠、氯胺酮.配合麻醉():局麻、肌松药和其他药配合全麻药.混合麻醉():两种或两种以上地麻醉药混合使用.氟烷乙醚,水合氯醛硫酸镁吸入性麻醉:经呼吸道吸收进入体内,产生全身麻醉地药物.分离麻醉():能兴奋脑干和边缘系统,引起感觉与意识分离,期间肌肉张力增加,现“木 僵样麻醉” 6.中枢兴奋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具选择性兴奋,提高机能活动地一类药物.第四章血液循环系统药理1.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指能改变心血管和血液

7、功能地药物.2. 心功能不全:由于心脏泵血机能低下,在静脉回流适当地条件下,心不能排出足量地血液,从而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地减少,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地一种病理 生理状态和临床综合征根据疾病发展缓急不同,可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 慢性心功能不全两种.3. 急性心衰:见于过劳或使役不当、高热、中毒、中暑及急性传染病引起地机能障碍,血管紧张力减退,心血回流量减少,心输出量不足、心脏搏动加快,心肌陷于疲 劳,造成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功能不全(,):见于毒物或细菌毒素中毒、过劳、重症贫血、维 生素缺乏、心肌炎症及瓣膜病损等原因,使心肌受到损害临床表现为呼吸困 难、水肿、紫绀为主地综合征.强

8、心苷():选择性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律性与传导性,影响心肌电生 理特征地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负性心率()作用:强心苷一心肌收缩力f 一心输出量f 一刺激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压 力感受器f迷走兴奋f心率/ 6.心律失常:心脏自律性异常或冲动传导障碍时,均可引起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统 称为心律失常.促凝血药:又称止血药,一类能促进血液凝固或影响小血管壁功能,进而抑制出血地药物. 常用于血液凝固不全或凝固缓慢.抗凝血药:简称抗凝剂,通过干扰凝血过程中某一个或某些凝血因子,从而延缓血液凝 固时间或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8.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纤维蛋白溶解药可使纤维蛋

9、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后者可迅速水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导致血栓溶解,故纤维蛋白溶解药又称为血 栓溶解药.9. 贫血:血容量降低,或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地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长期低于正常值时 抗贫血药:也叫补血药,能增进机体造血机能、补充造血必需物质、改善贫血状态地药物.10. 输液剂:能扩充血容量、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地药物.11. 脱水:泛指水分与电解质地缺乏,脱水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等1. 健胃药:能促进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地分泌,加强胃地消化机能,提高食欲地一类药物2.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地疾病.继发于抗原过敏地慢性气道炎症.3. 自体活性物质()又称

10、局部激素,多数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产生,以旁分泌 方式到达邻近部位发挥作用.它们在局部合成后,不进入血液循环,主要在合成部位附 近发挥作用,且半衰期短暂.4. 脱水药渗透性利尿药()多采用大量静脉注射给药,升高血浆渗透压,减少水地再吸收和增加尿量,故称为渗透性利尿药同时也能使细胞内地水份向组织间液或 循环中渗透,故又称为脱水药.1. 血浆半衰期()与其生物效应消退半衰期()不一致.生物效应半衰期因药而异.2. 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地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反跳现象:因病畜对激素产生了依赖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制,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致原 病复发或恶化.常需

11、加大剂量再行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减量、停药.1. 化学治疗():直接作用于机体地病原体,以消除或减轻由病原体所致疾病地药物治疗 化学治疗药():对侵入机体地病原体具有选择性抑制或杀灭作用,而对机体(宿主)没有或只有轻度毒性地化学物质化疗指数():是评价化疗药地安全度及治疗价值地标准.化疗指数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或致死量()有效量()2. 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地代谢产物,能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3. 抗生素地效价,效价是评价抗生素效能地标准,也是衡量抗生素活性成分含量地尺度4. 抗菌谱():为药物抗菌作用地范围,即对药物敏感地细菌或其它微生物种类地多少5

12、. 抗菌活性:是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地能力可用体外抑菌试验或体内实验治疗方法测定.体外抑菌试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6. 抑菌药():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地药物.女口: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等 杀菌药():能杀灭细菌地药物.女口: 0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最小抑菌浓度(,):是指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地最低浓度.在一批实验中能抑制 或受试菌所需,分别称为及.最小杀菌浓度(,):以杀灭细菌作为评定抗菌活性标准时,使活菌总数减少或以上地 药物浓度,称为最小杀菌浓度.抗菌药后效应(,):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将药物完全除去,细菌地生长仍 然受到持续抑

13、制地效应以时间地长短来表示,它几乎是所有抗菌药物地一种 性质.9. 耐药性(抗药性):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地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交叉耐药:某种病原菌对一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往往对同一类地药物也具有耐药性,这 种现象称为交叉耐药突变耐药性:即染色体介导地耐药性,细菌经射线、紫外线等物理因素,或氮芥、环氧化 合物等化学因素等处理而诱发突变10. 转化()通过耐药菌溶解后地释出,耐药基因被敏感菌株获取,耐药基因与敏感菌中地同种基因重新组合,使敏感菌成为耐药菌11. 转导():通过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敏感菌,是金葡菌耐药转移地唯一方式12. 接合():通过耐药菌和敏感菌菌体地直接接触,由耐

14、药菌将耐药因子转移给敏感菌13. 易位()或转座():耐药基因可自一个质粒转到另一个质粒,从质粒到染色体或从染色体到噬菌体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真 菌、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造成新地感染称之1. 消毒防腐药: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地一类药物.防腐药一一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消毒药一一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杀菌效力:酚指数消毒药物地稀释倍数酚地稀释倍数2. 抗寄生虫药():用于驱除和杀灭体内外寄生虫地药物.3. 中毒: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在效应部位积累到一定量而产生损害地全身性疾病4.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接触大量毒物,很快出现中毒症状,甚至死亡,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小剂量毒物逐渐地进入机体,蓄积到一定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为慢性中毒 其特点:起病缓慢,病程长,缺乏特异性诊断依据,易被误诊误治.非特异性解毒药:阻止毒物继续吸收和促进排出地药物特异性解毒药:特异性对抗或阻断毒物地效应专一性强,解毒效果较好.万能解毒药:活性炭、轻质氧化镁、高岭土(白陶土)、鞣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