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中学10-1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69281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10-1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10-1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10-1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10-1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10-1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10-1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白鹭洲中学10-1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鹭洲中学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B.速度很大时,加速度可以为零C.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方向一定与合力方向相同2如图甲所示,某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机记录 了他行走过程中连续9个位置的图片,仔细观察图片,指出在图乙中能接近真实反映该同学运动的vt图象的是甲乙ABCDvvvv3、如图所示,滑轮的质量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 端下面挂一个重物,BO与竖直方向夹角=4

2、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在角变小时,弹力变小 B、在角变大时,弹力变小C、不论角变大或变小,弹力都变大 D、不论角变大或变小,弹力都不变4、下列对力和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ABaABbF5.如图a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

3、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所示.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并且选定这个过程中木块A的起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图象中可以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是( )xOFxOFxOFxOFA B C D6、物体A的质量为l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 0. 2从t = 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0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 = 1N的作用,则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下图中的哪一个?(取向右为正方向,g=10m/s2)( )。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

4、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1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2(m+M)gC当F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8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作用于C物体,使A、B、C以共同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且三者相对静止,那么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不受摩擦力作用 BB不受摩擦力作用 CA受摩擦力的合力为零 D以A、B、C为整体,整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9、如图所示,竖直杆OB顶端有

5、光滑轻质滑轮,轻质杆OA自重不计,可绕O点自由转动,A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B处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住,OAOB。当绳缓慢放下,使AOB由00逐渐增大到1800的过程中(不包括00和18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上的拉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B杆上的压力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C绳上的拉力越来越大,但不超过2G D杆上的压力大小始终等于G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物体与钢板的动摩擦因数为,由于光滑导槽AB的控制,该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沿导槽方向拉动物体使其以速度v沿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 )A、等于mgB、

6、大于mgC、小于mgD、不能确定 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实验和填空(本题共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1(8分)如图,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10kg的滑块,滑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 =0.3,弹簧劲度系数k=500N/m。一根细线连于滑块上,当细线与水平成300角。拉力F=100N时滑块静止,此时弹簧伸长15cm.(1)求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和方向_(2)若将细线剪断,求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小_和方向_(g=10m/s2)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自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

7、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距离如图(乙)所示,单位是cm。ABCEDFG2.807.2013.1520.7529.9040.65(乙)(甲)MmFaO(丙)aFO(丁)(1)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C=_;小车的加速度=_。(2)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时,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了F图像(如图丙),请说明该同学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3)该同学在另一次实验中,得到了如图(丁)的F图像,说明他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4)该同学在分析了原因后,决定改进实验原理。在实验中,他每次改变拉力F时,就将小车中的砝码取出,加到托盘中,把托盘和托盘中的砝码的总重力视为合外

8、力F,对应的加速度从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测量后,绘出F图像,你人为这种方法能避免图(丁)的问题吗?_。请写出与m、M的关系式(已平衡摩擦力):_。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如图(a)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 的物体.ACB30;图(b)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 求细绳AC段的张力TAC与细绳EG的张力TEG之比?A

9、BF 14(10分)如图所示,物体A、B迭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体A的质量为2kg,物体B的质量为3kg,A与B间,B与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绳的一端系住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墙的夹角为53,欲将B匀速地向右拉出,求:(1)需加水平拉力F的大小,(2)此时A对B的摩擦力。370530ACB15(10分)轻绳的两端A、B固定在天花板上,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20N现用挂钩将一重物挂在绳子上,结果挂钩停在C点,如图所示,两端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求:(1)此重物的最大重力不应超过多少? sin370=0.6;cos370=0.8(2)若将挂钩换成一个光滑的小滑轮,重物的最大重力

10、可达多大? /ms-1129360ab2468t/s16(12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为m=0.8kg,在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表示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不受拉力作用的-t图象,求:物块b所受拉力F的大小;8s末a、b间的距离。若在8s末将作用在其中一个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换到另外一物体上,则何时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高三物理试卷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8分)1、B 2B 3D 4BCD 5A 6A 7AD 8BC 9CD 10C二、实验题:本题共 2小题,共 20分11、 (1)f=11.6N,方向向左(2)a=4.5m/s2方向向左

11、12、(1)vC=0.52m/s;=1.6m/s2;(2)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倾角太小; (3)未始终满足Mm; (4)能,。计算题:13 图中绳AC段的拉力TACM1g ;图中由于TEGsin30=M2g得TEG2M2g ,解得TAC/ TEGM1/2M214、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mAgTNAfA图12列出方程:NA+Tsin53- mAg = 0, fA-Tcos53= 0 , fA = NA , 解得:T = ,NA= ,fA = fANANBmBgFfB图13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知,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3所示, 列出方程

12、:NB NA mAg = 0, NB=F fA fB = 0,fB = NB 解得:NB = ,fB =,F = 15由图可知,物体平衡时AC上的张力比BC上大,所以当AC上的张力为最大值120N时,BC上的张力小于120N,由三角形法则重物的最大重力为:(2)在图甲中,由几何关系设AB=s,则绳长l=0.6s+0.8s=1.4s;若将挂钩换成滑轮,则两根绳子的张力大小相相等,对C点受力分析,BAC图乙TTG如图乙所示,由几何关系cos=由三角形法则重物的最大重力为:则: 16解:设a、b两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1、a2,由-t图可得: 对a、b两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1 , Ff=ma2 (以上写全对得4分)由式可得:F=1.8N (2分)设a、b两物块8s内的位移分别为s1、s2,由图象得: 所以 s2s160m (2分)再经16/3s它们相距最远, (2分 最远距离为92m。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