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完整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3689494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完整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潮 教学实录与评析(完整版) 一、教学设计表明(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比方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们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要读得让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些句子。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论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还比方学习新词,

2、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设计中我们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都愿意领读,那为何不能让他们当老师,教师来作学生呢这种角色的转换,所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学生被动跟读的常规做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应该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课堂上查字典的练习,听课文写词语的练习,朗读背诵课文的练习,包括最后的说一段话练习,都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二)、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

3、解了钱塘江潮是怎么回事,则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比拟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比方课文语言的积累,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根底上,比拟轻松地到达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对课文中的新词,我们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先集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生进行理解。在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意思说出词语,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教学词语不仅节约时间,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词

4、语的积累。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因此教师教学词义时就要有这种意识,尽可能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堂课中“人声鼎沸和“闷雷滚动两个词语的教学设计就力求体现出让学生会“运用的思想。教师先在课堂中创设出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这样教学词语,无疑为学生以后运用这些词语搭了一级台阶。不仅解决了意思理解的问题,更为学生以后的独立运用作好了准备。从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学过的词语、句子用一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时机,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开展极有意义。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合课文内

5、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局部词语、句子的练习。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个练习设计是比拟成功的。(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第一课时。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第一课时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正确机会。因此如何优化第一课时的教学,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

6、言优美,词语丰盛,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中我们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顿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是这样安顿课时的: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局部语句。第二课时:先用一小局部时间来读懂理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局部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事实表明,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最大收获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二、教

7、学实录与评析(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23课:观潮。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生:(齐答)钱塘江大潮。师: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你们可爱的家乡云南有好几千里。如果说云南的石林举世闻名,则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板书:天下奇观)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学生查字典)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师:则“奇观的意思呢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

8、的景象。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师:答复正确。“观潮和“天下奇观都有一个“观字,但意思却不相同。教师及时抓住这个“观字,让学生查字典,不仅理解了“观的意思,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先理解“观字,再理解“奇观,最后理解“天下奇观,由字到词,一层进一层,显得很扎实。(二)、检查预习,反应交流师: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学生自读课文)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有没有见到过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师:别遗憾,我呀,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生:想。师: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学生看钱塘江潮录像,不时发出惊叹声。)(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师:刚刚录像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生:课文3、4自然段。师: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生:(自由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