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幼儿的性格形成.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66883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与幼儿的性格形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与幼儿的性格形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与幼儿的性格形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与幼儿的性格形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与幼儿的性格形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与幼儿的性格形成.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与幼儿的性格形成提及孩子成才问题,人们会立即想到学校的重大作用。孰不知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自呱呱坠地到会说会跑,无不与父母息息相关。家长是培养孩子健康的成长、形成良好个性的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基地,是孩子接受影响和教育最早的地方。幼儿时期,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说话方式、走路姿势;当孩子长大一些,则受父母的思想、行为、处事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父母应赋予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仅只是物质上的,重要的是一个使孩子赖以健康成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

2、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儿童阶段,孩子的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差,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各种影响,他们往往都不知取舍地去接受。因而父母的思想、作风、平日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心理学中讲到:所谓个性就是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了幼儿的需要、兴趣、理想及世界观。所以,幼儿的个性从小要有一个好的根基,关键在于父母的影响。这期间的幼儿会通过父母的教养态度,在

3、亲密与疏离,赞许与责备中逐渐形成个性。其中这里包含了说不尽的教养态度。这种态度能使幼儿选择和保持某种行为,从而排除或者改变成另一种行为倾向。可以说父母的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会在这种作用中领悟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并从中形成和发展起独特的个性。在工作中我接触了不少的家长,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我了解到了不同家庭各自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其中有许多成功的教养事例是值得我们去尝试和参考的。比如:君君是个待人亲切,善解人意,乐于与同伴交往的孩子,班里的小朋友都愿意和她一起玩。她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经验中总结到:1、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2、尊重孩子的人格;3、对待每个孩子都要做得

4、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即使平时工作再忙再累,她的父母都会抽时间与君君说说话,聊聊天,了解君君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孩子所犯的过错不是打骂、责备,而是跟她讲清道理,辨明是非;在日常中特别注重公平、平等的教育,对于君君和她姐姐,父母都一视同仁,从不偏袒任何一方,并教育她们要相互学习,相互关爱。君君就是在这种教养方式中逐渐形成了快乐、善良、关爱他人的个性。再比如:致钧喜欢观察和探究周围的新鲜事物,爱动手动脑制作手工、玩具,每天来幼儿园都开开心心的。他的父母在家庭教育经验中也总结到:1、要多陪伴引导;2、多扶持兴趣爱好;3、多鼓励赞扬。致钧就是在父母的关爱和引导下渐渐形成了独立,好学和积极向上的个

5、性特征。作为老师,我很是欣慰,因为这些来自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底蕴和内涵的家长与我们结合起来构成了教育的合力,为推动家园共育起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也有一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误区或者有的家长是不重视家庭教育的。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孩子行为问题的产生。长此下去,孩子会形成不良、消极的性格特征,使孩子身心无法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下面来谈谈两种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个性形成的影响: 一、命令式的专制教育专制的教育方式是把孩子当作附庸,压制其独立性、创造性,对孩子的行为过多的干预,经常采取强制手段让孩子听命于父母,漠视孩子的兴趣和意见,不允许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有发言权,要求子女随时都要遵守父母的规

6、定,稍有违背就会遭到训斥或惩罚,有时甚至是过于粗暴的惩罚。这种管教方法给幼儿的影响是很不好的。因为它的管教特点是无视幼儿的合理要求,不能正确对待幼儿的情感和意愿。无论做什么事情,父母都要按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在专制教育下,孩子的生活缺少自由和关爱,容易形成胆怯退缩、易怒、遇事缺乏自主性、没有耐心和攻击他人等不良行为的个性特征。琅琅喜欢制作手工,平时收集了许多的废旧材料。妈妈不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经常指责孩子没出息,不像某某家的孩子聪明。还强行把琅琅积攒的废旧材料当垃圾扔掉。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同时还降低了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从此,琅琅学会了用“发脾气”解决问题,这就更增加了

7、父母对他的不满。每当琅琅做了错事,家长就不问青红皂白,先揍一顿,孩子挨了揍却不知错在哪里。这样的教育,结果是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为了逃脱惩罚,他常常以说谎自卫,这种“自卫”被家长识破后又会遭受更大的皮肉之苦。从此恶性循环,使他变得既怯懦又不诚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缺乏信心。在这样的环境教育下,孩子的性情是多么的不安定,内心是多么的苦闷。他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满足与发展,幼小的心灵得不到应有的抚慰与爱护。如果这种教育方式在他心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那么他的个性形成就会产生严重不良的影响。在解决琅琅的问题上,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建议家长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孩子;经常与孩子进行思想与

8、价值观的交流与沟通,尊重、听取孩子的意见,及时纠正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失误。 二、娇惯式的宽容溺爱 家长百般宠爱,过分娇惯,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任性、放肆,霸道,不讲道理的个性。小欣的家庭条件比较宽裕,家里请了一位保姆,每天她都要保姆抱着上幼儿园,让她自己走路就哇哇大哭;对于她的任何要求,父母也总是如她所愿。使得她在幼儿园经常抢玩具,发脾气和伤害他人。因此班里的小朋友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渐渐地她开始感到孤独和不愉快。这种孤独和不愉快又常常迁怒于她的父母。家长为此感到极为苦恼。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家长无条件的容忍和溺爱会造成孩子好吃懒做、自私自利、蛮横胡闹等不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娇惯式的管教特点便

9、是无原则的宽容。由此得出,如果对孩子过分的姑息,那么就会使孩子形成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往往意志薄弱,缺乏同情心,他们在集体环境中或是难以合群,或是难与周围人协调。长此下去,这种不好的个性特征能长期阻碍孩子的发展。针对小欣的个性表现,老师和家长共同对教育观、儿童观和发展观进行了探讨,帮助家长解决疑难问题,使家长逐渐认识到不当的教养态度和方法给孩子带来的危害。从此,家长更新了观念,改变了态度。在对待小欣的问题上,采取了诸多方法。如:转移注意法(当小欣任性、发脾气时,用其它有趣的事物吸引她)、不予理睬法(在她放肆、胡闹的时候冷处理)、适当让步法(小欣由于某种要求未能满足而大发脾气时,家长不要采取强

10、硬态度,可暂时满足部分要求,随后要讲清道理)、守规训练法(建立稳定的生活秩序,让小欣在集体游戏中学会守规和约束自己)。经过教师和家长的不懈努力,小欣开始转变了,进步了。家长由此感慨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改变了观念,就改变了态度。改变了态度,就改变了方法。改变了方法,就改变了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当根据时代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发展他们的潜能。这样的家庭就会始终充满亲切、友爱、平等、欢乐的气氛,孩子就会在轻松、温暖的环境中受到影响和教育,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浅谈家庭教育对儿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马莉媛 科学时代2010年第1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