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 5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65556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8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学 5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企业管理学 5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企业管理学 5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企业管理学 5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企业管理学 5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学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学 5(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经营决策企业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关键在决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如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人力、财力、物力怎样分配利用?投资方案如何选择?生产过程怎样 组织?产品通过什么方式和价格去销售?如何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 展?等等。对这些未来的经营事件做出决定,首先应确定目标,然后拟定多种备选方案,经 过权衡利弊得失,最后选出优化或满意的方案,用于指导经营活动。所以,经营决策就是为 了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从多种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出一个最优的方案。简单地说,就 是对未来经营事件的决定。企业经营决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营规模决策、融资决策、投资决策、营销决策

2、等。第一节 企业经营规模决策一、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经营方针和经营规模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问题。前者是解决一个企业应当生产什么;后 者是解决应当生产多少。经营规模是指一个经营单位或企业占有生产要素的数量及其形成的 生产能力。它可用两类指标来衡量。一是投入指标,即占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主要指劳 动力数量、土地面积、畜禽饲养头数、机械设备数量等,其综合指标是资金占用量。它是生 产能力形成的基础。二是产出指标,即各种产品的数量或劳务量,其综合指标是产值、净产 值、利润。它是生产能力的体现。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这是规模经济的核心问题,目的是揭示经营规模的适合度, 以获取最佳的规模经济效益,其分

3、析方法有:一是生产成本曲线法。在图 6-1 中,横坐标是产量,反映经营规模,纵坐标是单位产品成本,反映规模效益,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可以揭示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本成品产位单图 6-1 平均最成佳本规曲模线产量图中:SA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图 6-1 中, LAC 曲线呈马鞍形,反映单位产品成本随着规模扩大而逐渐降低,至最低 点(M)后,逐渐升高,故同M点相对应的规模是最佳规模。LAC曲线的成因是:扩大经 营规模有利于采用先进机器,实行专业化生产,合理组织劳动协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 低成本;但规模过大后,会使管理效益递减,不能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和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使成本逐渐

4、升高若是短期决策(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时)则SAC曲线最低点对应的规模为 最佳规模。SAC曲线的成因是:可变资源的边际收益由递增而递减;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 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但其下降率递减。二是交易成本曲线法。 上述分析方法侧重于生产成本。这种分析方法则依据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亦称组织成 本)和市场交易成本,两者交叉点 M 所对应的规模就是最佳规模。见图6-2所示。图6-2 交易成本曲线内部交易成本包括人员管理、劳动成果与劳动报酬的测定计量、管理失误的损失和其他 管理工作所发生的费用,它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上升;市场交易成本则随着规模扩大而下降, 故从降低总交易成本看,M点所对应的规模

5、是最佳规模。这一分析方法由美国R.H.科斯提出。他认为“企业的扩大必须达到这一点,即在企业 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企业 家来组织这笔交易的成本。”所以,“只有对引起内部组织成本和市场成本的变化作了调查, 才能说明企业规模为什么扩大或缩小”,才能对企业的“联合和一体化作精确的解释”。二、经营规模的制约因素1生产工具的性能与劳动协作范围。经营规模必须为有效利用生产工具和合理组织劳动协作创造条件,采用大型、高效的生 产工具或劳动分工细、协作面广时,经营规模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在同一生产过程中, 各项作业所用生产工具的性能有大小、高低之分,劳动

6、协作范围有广狭之别,确定经营规模 应以多数作业所用生产工具的性能和劳动协作范围为依据。2生产过程结合方式与生产专业化程度。生产过程由若干作业、工序组成,其结合方式主要受产业、技艺特点的制约,大致有两 种:一种是离散型,许多作业、工序可以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进行,可以由若干经营单位分 别承担,以实行作业或半成品生产专业化,使得生产同样多的半成品的经营规模缩小;另一 种是连续型,劳动对象难以或不能位移,许多作业、工序需要在同一空间连续地进行,往往 由一个经营单位承担,使得生产同样多的产品的经营规模扩大。3产品市场供求与市场竞争。某种产品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会促使该种产品的经营单位过大规模;反之,

7、则会 缩小经营规模。生产要素市场的状况,关系着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组合,从而引起经营规模的 胀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获得有利的生产与销售条件,会促使一些经营单位通过股份 联合或兼并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或发展为农工商一体化经营。4土地资源与资金供给。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载体,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土地 边际报酬呈递减趋势,故土地资源的占用量是制约经营规模的一个因素。土地资源丰富,宜垦荒地多,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人多地少的地方,则会妨碍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资金 是运行性经营要素,有了较多的资金,才能从市场购得较多的生产要素,故资金筹集方式和 供应量对于经营规模的制约是不言

8、而喻的。,5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管理是运筹性经营要素,借助管理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组合。经营者素质好、管 理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意味着有能力驾驭较多的生产要素,扩大经营规模。上述制约因素要通过规模经济的变化而起作用,因为规模经济是扩大经营规模的动力。三、经营规模的决策方法1运用保本分析法找出规模经济界限。 保本点分析法,是揭示产量、成本、利润之间的数量关系,找出保本产量的决策方法。其基本原理如下: 一是,划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凡某项费用的总额不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者,叫做 固定成本,如企业管理费、职工的基本工资、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等;凡某项费用的 总额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者,叫做

9、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费、燃料费、计件工资等。二是,计算单位产品贡献毛收益。 单位产品贡献毛收益额=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三是,求保本点产量。其计算公式如下: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贡献毛收益在上式中,设产量为Q,固定成本总额为F,单位产品售价为P,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 V。当产品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总成本时,下式可以成立:图6-3QP = F + QV0 图6-32 保本点4产量图68 作业量(万标亩)当达到保本产量时,总收入等于总成本,企业不盈不亏;小于保本产量时,总收入小于 总成本,企业发生亏损;大于保本产量时,总收入大于总成本,企业获得利润。2运用贡献毛收益法调整生产项目及其规模。单位产品

10、贡献毛收益是单位产品售价减去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贡献毛收益总额 是指产品的销售额减去变动成本总额后的余额。在短期经营决策中,由于固定成本总额不变, 不同方案对比时,可以不考虑固定成本,故只依据贡献毛收益的大小作为评选方案的标准 所谓贡献毛收益分析法,就是依据贡献毛收益来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决策方法。(1)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的决策。现有厂房、机械设备和固定工人所形成的生产能力,除完成原有产品的生产任务外,往 往会有剩余,为了充分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就要开发新产品的生产。案例 6-1 假设某粮食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在完成当年粮食加工任务后尚剩余900机器 工时,将这部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增加

11、饲料加工项目时,需要投资 800元用于购买一台饲料 加工机,预计可用10 年,年加工饲料450 吨,每加工一吨饲料的劳务收入1.8 元,变动成 本 0.4 元;如果用于油料加工项目时,则需要追加投资 2400 元用于购买一台榨油设备,预 计可用8 年,年加工食油160 吨,每加工一吨食油的劳务收入12元,变动成本7 元,试问 该厂应开发哪种加工服务项目?解 该厂是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的加工服务项目,不论开发哪种加工服务项目, 原先的固定成本不变,故在决策分析时,只考虑新增加的专属设备的成本。现根据已知数据 编制决策分析表(如表 6-1)。表 6-1 新开发加工服务项目决策分析表项目1 年剩余

12、生产能力2年加工能力3 .收费单价4单位变动成本5.单位贡献毛收益(34)6年贡献毛收益总额(2X5)7. 专属固定成本8. 年实际贡献毛收益总额(6 7)饲料加工食油加工900机器工时900机器工时960吨180吨18元/吨120元/吨10元90元8元30元7680 元5400 元380元960元7300 元4440 元从表 6-1 看出,食油加工的单位贡献毛收益高于饲料加工,但由于饲料加工量大于食油 加工量,故饲料加工的年实际贡献毛收益总额大于食油加工,因而在作业量有保证的前提下, 该厂应开发饲料加工项目。( 2)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当一个企业同期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若其中某种产品发

13、生亏损,是否应停产?如它能 提供贡献毛收益,不应停产;反之则应停产。因为固定成本总额是不变动的,只要亏损产品 能提供贡献毛收益,说明它可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从而使其它产品的固定成本减少,利润 增加;若停产,则会使其它产品的固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案例6-2 假设某企业同期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贡献毛收益的情况如表6-2所示。表 6-2 各种产品贡献毛收益计算表 元单位:百公斤、产品名称1、产(销量)2、销售单价甲产品乙产品丙产品合计300250400一203218一3、销售收入(1X2)600080007200212004、单位变动成本123010一5、变动成本总额(1X4)360075004

14、000151006、单位贝献毛收益 (24)828一7、贝献毛收益总额2400500320061008、固定成本总额800800100026009、净利(或净亏)(7 8)1600 30022003500从表 6-2 看出乙是亏损产品,但它的单位贡献毛收益是2 元,说明每单位产品的收入在 补偿其变动成本后,尚可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故不应停产。如果将乙产品停产时,虽然避 免了乙产品的亏损 300 元,但它原负担的固定成本 900 元,则要由甲、丙两种产品负担,从 而使这两种产品的利润减少800 元,其结果是使该企业的总利润减少500(800300)元, 即由 3500元变为 3000 元。详见表

15、6-3。表 6-3 乙产品停产后的盈利情况 元单位:产品名称甲产品乙产品合计销售收入6000720013200变动成本总额360040007600贝献毛收益总额240032005600固定成本总额110015002600净利润130017003000同表6-2相比未发生变动同表6-2相比减少500元(3)价格抵于成本的追加定货是否接受的决策。当一个企业在完成原来订货的生产任务后,尚有剩余生产能力,应否接受价格低于成本 的追加订货?只要追加订货的价格高于单位变动成本(即能获得贡献毛收益)就可接受。因 为这时固定成本总额不便,总产量增加,单位固定成本减少,从而利润就会增加。案例6-3 假设某运输社会社当年固定成本总额4000元,单位(吨公里)变动成本0.1 元,运输单价(每吨公里收费额)0.2 元。年初已接受运输任务8 万吨公里。其收入、成 本、利润的预测值如表 6-4。表 6-4 完成 80000吨公里运输量的收入、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