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原理与技术复习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650699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沙原理与技术复习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治沙原理与技术复习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治沙原理与技术复习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治沙原理与技术复习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治沙原理与技术复习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沙原理与技术复习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沙原理与技术复习总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灌丛堆效应:消除风蚀、适度沙埋并有利于适应干旱生境,从而促进灌丛的生长、发育, 提高灌丛的保存率,是植物对流沙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2 封山育林育草(简称封育,含育灌、育草):是在植被遭到破坏的沙地上,建立某种防护 设施,严禁人畜破坏,为天然植物提供休养生息,滋生繁衍的条件,使植被逐渐恢复。3 自然保护区 :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 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 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4立地条件类型:是指那些具有相近似的宜林、宜牧性质,可选用相同的植物种(乔、灌、 草)和相似的造林种草技术

2、措施,有着相似的生产能力的许多环境因子的综合。 5人工植被的组成:是指构成植物群体的植物种成分及其所占比例 6植苗:是一种以苗木为材料进行栽植的方法7机械沙障:是采用柴、草、树枝、粘土、卵石、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 碍物,以此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结构,改变蚀积状况,达到防风阻沙,改变风的作 用力及地貌状况等目的,统称机械沙障,简称沙障或风障。是工程防沙治沙的主要措施。8风力治沙:是以风的动力为基础,人为地干扰、控制风沙的蚀积搬运,因势利导,变害为 利的一种治沙方法。9水力拉沙:是以水为动力,按照需要使沙子进行输移,消除沙害,以改造利用沙漠的一种 方法。其实质是利用水力定向控

3、制蚀积搬运,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10 化学固沙:是在流动沙丘(地)上喷洒化学粘结材料,在流沙表面形成覆盖层,或渗入 表层沙中,把松散的沙粒粘结起来形成固结层(硬壳),从而防止风力对沙粒的吹扬和搬运, 达到固定流沙,防治沙害的目的。11 化学治沙:是指在风沙环境下,利用化学材料及工艺,在易发生沙害的沙丘或沙质地表 建造一层具有一定结构和强度的能够防止风力吹扬,同时又可保持水分和改良沙地性质的固 结层,以达到控制和改善沙害环境,提高沙地生产力的目的12 植物治沙:是根据植物对流沙的不同适应与功能,研究在流沙上恢复和建立植被,以取 得最佳治理效果的科学。13植物定居:出现于流沙上的植物,从种子发芽、生

4、长到繁殖的全过程,14 演替:环境质的改变,又反作用于群落,引起群落植物种类、组成、结构等发生变化, 从而形成新的群落,新群落产生新环境,又继续发展、演替,导致群落一个又一个的取代序 列,15 前挡后拉:在沙丘前方的背风坡脚至丘间低地地段,设置乔、灌木树种,同时在沙丘迎 风坡下部配备固沙灌木,形成前挡后拉之势,再利用自然风力削平沙丘上部,使整个沙丘逐 渐平缓、固定。16 绿洲防护体系:指在绿洲与沙漠(戈壁)毗连处建立封沙育草带,绿洲边缘营造防沙林 带,绿洲内部营造防护林网,对绿洲内部零星分布的流沙,则营造固沙片林,以此形成一个 完整的防护体系,这是防风沙危害绿洲的重要措施。17大苗深植: 是针

5、对流动沙丘上的干旱和流沙的活动性两个主要限制因子而设计得到一种 固沙造林方法,适宜于地下水位较浅,根系有可能达到,以及风蚀处于弱度和中度范围的沙 地,植物种应选择生长迅速,丛生性强,萌发不定根能力强的植物。18 固沙植被: 一般固沙灌木,通常覆盖度达40%,植物分布比较均匀,即可有效地控制风 蚀。19. 防沙植被: 通常为乔木灌结合的结构紧密的防沙林带,因此,密度应稍大,以便能有效 地阻当流沙的入侵。20. 固沙燃料植被 单位面积上植被地上部分的现存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密度成正相 关,因此,植株密度应适当增大,以便在满足固沙要求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燃料。21. 固沙饲料植被 固沙和饲料都要求

6、发展植物的冠幅部分,因此,密度不易过大。22 全封:指在封育期间,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草和其他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繁育的 人为活动; 5-7 年,最长可达10 年。23 半封:指在林木主要生长季节实施封禁,其他季节,在严格保护目的树种幼苗、幼树的 前提下,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砍柴、割草、放牧等活动(夏秋季节可有计划的利用)。24 轮封:根据封育区的具体情况,将封育区划片分段,轮流实行全封或半封(划区轮封轮 牧)。25沙障孔隙度:沙障孔隙面积与沙障总面积之比。是衡量沙障透风性能的指标 26沙障间距即相邻两条沙障之间的距离 27演替序列在特定地区,群落由一个到另一个的整个取代顺序 .28 植物治

7、沙的地带性规律限制着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和结构的地带性称为植物治沙的地 带性规律。填空题1治沙原理与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干旱、半干旱、亚湿润干旱地区的沙漠、沙地、戈 15壁和沙漠化土地2干旱地区(含半干旱)是我国三大自然区之一(三大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原区):3 2009年底,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2.37X104km2,占国土面积的27.33%,干旱地区: 115.86X104km2 半干旱地区:97.16X104 km2 亚湿润干旱区:49.35X104 km24世界各国的治沙工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600多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海岸沙地 造林阶段、植物治沙阶段

8、、综合治沙阶段。5 .在中国的治沙历史上,各地区先后提出了一系列防沙治沙的思路和模式。新疆提出的“窄 林带、小网格”的防护林结构,成为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理论根据;辽宁的章台开展沙地樟子 松栽植实验。6从1995年开始,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每年确定相关宣传主题。7国家实施了草原保护,八大工程”,包括封育围栏、划区轮牧、人工种草、飞播牧草、改良 草场、建设草原节水灌溉配套设施、建设草原类自然保护区、治虫灭鼠等;8六大重点林业工程,即: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长防林等防护林体系建 设、京津风沙源防沙、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等;9 2002年防沙治沙法颁

9、布实施。10干旱和沙的活动性是影响植物最普遍、最深刻的两个限制因素,11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方式:避旱、御旱、耐旱12流沙的活动性主要是通过风蚀和沙埋对植物起作用的。沙的活动主要表现在风蚀、沙埋、 沙打、沙割等形式。13植物对风蚀、沙埋的适应:速生型适应稳定型适应、选择型适应、多种繁殖型适应14影响植物定居的环境因素有:流沙的活动性、干旱、贫瘠、盐碱、病虫兽害等,其中流 沙的活动性和干旱是两个主要限制因素。15封育类型:全封、半封、轮封16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分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17人工植被种类的划分:固沙植被、固沙燃料植被、防沙植被、防沙燃料植被18划分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方法:按主导环境因子的

10、分级组合;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 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19根据气候条件,我国分为五个森林植物条件类型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荒 漠草原区、荒漠地区20、覆盖度小于5%的沙地为流动沙地(丘);5%-15%的沙地为半流动或弱植被沙地(丘): 15%-40%为半固定沙地(丘):大于40%为固定沙地(丘)。21流动沙丘(地)要特别注意其流动性,沙丘高度和沙丘部位是划分,类型的重要依据,二者 结合起来把沙丘风蚀沙埋程度划为4级:强度风蚀、中度风蚀、弱度风蚀、沙埋区22按沙地肥力状况可分为3个等级:贫瘠沙地、较贫瘠沙地、较肥沃沙地23按盐渍化程度(1米厚土层内的含盐量百分数)分成4级:非盐渍化

11、及弱盐渍化沙地、中盐 渍化沙地、重盐渍化沙地、盐土24植物种选择的方法:资料分析法、调查法、定位实验法25适应干旱的配置类型:壕沟法配置、分区造林法配置、花坛丛林法配置、沙湾造林配置 两行一带配置26适应流沙活动性的配置类型:线性密植配置、簇式栽植配置、前挡后拉、密集式造林、 块状密植27流沙上的人工植被,主要是通过植苗、扦插、直播三种具体种植方法建立起来的。28植苗按栽植时苗木种类不同又可分为一般苗栽植、容器苗栽植和大苗深植三种。29大苗深植是针对流动沙丘上的干旱和流沙的活动性两个主要限制因子而设计得到一种固 沙造林方法30高杆造林通常用于有适度沙埋的背风坡下部至丘间地31飞播的特点:速度快

12、、工效高、成本低32种子处理一般采用浸种、催芽、拌种及大粒化处理等方法33直立式沙障按高矮不同:高立沙障、低立式沙障、隐蔽式沙障34沙障的设置应与主风方向垂直,通常在沙丘迎风坡设置。35沙障的配置形式:行列式配置、格状式配置、燕翅状配置36沙障高度大,障间距应大,反之亦然。沙面坡度大,障间距应小,反之,沙面坡度小, 障间距应大。风力弱处间距可大,风力强时间距就要缩小。一般在坡度小于4的平缓沙地 上,障间距应为障高的1520倍。37集流输导设置方法:聚风下输法、水平输导法、垂直输导法38拉沙造田的田间工程:包扌舌引水渠、蓄水池、冲沙壕、围埂、排水口等。39拉沙造田的具体方法:抓沙顶、野马分鬃、旋

13、沙腰、劈沙畔、梅花瓣、梅花瓣、麻雀战 40风沙对农田的危害方式:沙埋农田,沙打禾苗、吹蚀表土41采取防风蚀的旱农作业措施:进行带状耕作、伏耕压青、作物留茬、植树造林,固定 流沙、免耕、覆盖42风沙对绿洲的主要危害形式是沙埋农田和沙土风蚀。43八大沙漠:乌兰布和、库不齐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古尔班通. 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沙漠44四大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45我国天然植被由东到西呈现:森林、草原、荒漠46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公园47直播的方式:条播、穴播、撒播48化学固沙的第一个国家前苏联、研究始于1934年49草地退化

14、的标志:出现狼毒50毛乌素的顶级群落:臭柏51科尔沁的顶级群落:疏林草地52原、高山草原、沙漠灌丛黄土高原的范围:东界太行山、南至秦岭北部、北到长城沿线、 西至青海日月山:由东到西: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53我国最大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澜沧江、怒江)54梭梭和白梭梭的区别:前者叶直立、皮金黄色:后者叶下垂、皮白色55第一个从理论上提出造林治沙的是德国人J.D.提丘斯。56风沙区的防护林体系主要包括: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绿洲防护林、道路防护林57试举三种耐盐植物:胡杨、梭梭、柽柳58平铺式沙障按设置方法分为:带状和全面平铺式59直立式沙障按透风度分为:诱风式、紧密式、不诱

15、风式60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61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62工程治沙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沙障固沙法、化学固沙、水力治沙、风力治沙63沙漠地区五种典型的沙牛植物:沙柳、沙蒿、柠条、杨柴、梭梭(沙拐枣、沙米、沙芦 苇、花棒)64铁路沙害主要是:风蚀路基、线路积沙和磨蚀设备65机械沙障材料主要包括:柴、草、树皮、粘土、卵石、和板条66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机械沙障是治沙的主要措施67沙牛植物对流沙环境活动性的适应途径主要是避免风蚀和适度沙埋68我国干旱区防沙治沙适牛植物:梭梭、胡杨、柽柳(沙拐枣、沙枣)69我国半干旱防沙治沙适生植物:柠条、沙柳、和花棒(樟子松、杨柴、沙蒿)70沙区旱生植物根系庞大,一般形成浅而宽的水平根系和长而深的垂直根系。沙生植物个 体相对小、叶面小、具厚的角质层、浓密的表皮毛、气孔下陷、栅栏组织发达、细胞持水力 强,束缚水含量高。7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防沙治沙 原则。73. 辽宁章古台植被演替式为:纱米-差把嘎蒿、黄柳-草本植物(狗尾草-冰草、碱草)-灌木 (欧李、山杏)-乔木(榆树+沙生灌木+耐阴草本植物)。74. (壕沟法、分区造林法)配置起到了重新分配水分、充分利用有限降水的目的。75草原地区典型乔灌混交模式有:紫穗槐、胡枝子与樟子松、油松混交,沙棘和杨树、柳 树混交。76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