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635172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师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摘要:针对江苏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从培养方案,特别是中外教师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上的特点,比较分析了其差异,提出培养方案要把目标定位为“基础扎实、应用突出”、教学内容要精挑细选、授课方式要讲练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要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为标准等观点,旨在最终能使学生达到循序渐进地熟练掌握和运用课程内容的目的,以利于最终提高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论文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方案;教学方法;教学质量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教育部也相继颁发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和一系列

2、管理文件,为中国各类办学中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办学理念、提升办学条件、加强办学力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办学规范和政策导向,有利于我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跨国型专业人才。江苏科技大学顺应高等教育和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及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形势要求,与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联合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至今已有近十年的历史。在合作办学伊始,双方就充分结合各方办学的特色和理念,进行了人才培养的定位,制定了培养要求、培养规格、培养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管理方法。而且随着发展和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专业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需要。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在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理念上,强调学生对计算机领域新型实用软硬件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着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我校传统地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理念产生影响。因此,双方在对学生培养模式的制订上就开展了融合研究,形成了“基础扎实、应用突出”的培养方案。在教学具体实施上,一些专业课特别是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任务由法方承担,授课教师由法方派遣,而基础课的教学任务由中方承担。为了搞好中外合作办学,对每一门由外方教师承担的课程我校都配一名中方“合作教师”,负责沟通、协调、引导等工作,辅助外方教师和中方学生完成该课程的教学任务。学生在校期间就可参加SISCO等专门认证考试,取得相应证书。学生在校完成

4、所有四年学习任务后,还可继续到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深造一年,并能取得高一级的硕士学位。这样,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既可在国内事业单位或中外企业,也可在国外如欧洲一些国家的单位就业,人才的应用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笔者作为该合作办学创立时培养方案制订的参与者、合作教师承担者、授课教师承担者,经过这些年的观察、亲历,对中外合作办学中中外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后发现国外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上重视学生参与,注重课程内容知识的精炼教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练习和掌握知识点内容,讲授和练习相辅相成,学生是在被要求积极地参与和能回答、解答问题的“压力”中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氛围相对活跃,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能“立竿见影”,能力

5、会循序渐进地得到提高,取得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而国内教师则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注重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逻辑性、生动性、计划性,虽然在授课的生动性方面下了一些工夫,但仍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或观看,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的机会少,讨论较少,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相对平静,收效不明显。如何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确保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主要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教学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几方面来比较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一些做法并加以研究,探讨优良共性,取长补短,以最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一、教学内容要精挑细选教学内容是教学相互作用过

6、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学习习惯和技术应用路线、方案等的总和。教学大纲是教学内容的提纲或框架。教材是大部分或全部教学内容的完整描述。如何选取教学内容,怎样将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数内教授给学生,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部实施又要对学生极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是每门课程教学中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外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其方法是强调理论性背景和内容上的提纲挈领。应用性设计性内容则直接从应用出发,分析例子,步步为营,逐渐实现,结果明确。在设计项目环节,要求学生在现场制作完成,之后提供“权威性”正确答案,使学生参与项目实施感同亲历。而中方教师在教学内容的

7、选取和组织上,理论性背景介绍较多,内容的概括性不强,内容看似全面、系统,但重点不突出,应用针对性较弱,项目设计有时不太合理或所需时间长,学生难以完成,因而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够。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多借鉴外方教师经验,对教学内容精挑细选,突出重点,注重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及时反馈评价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实践较好地巩固和掌握课程的教学内容。二、授课方式要讲练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教师不能单纯地讲解和灌输知识,而是要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由单纯听讲、被动接受灌输的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亲历实践去发现规律,找到结论;

8、由了解和记住一些用法转变到在何时运用这些用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由思考转变到善于思考,不停止于思考,思之见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方教师在授课方式上,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或待解题目或项目,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教学过程成为双方主动参与的一个问题回答或练习的过程,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动和练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而中方教师在授课方式上,虽然讲解时通过实例引出问题,对于具有一定抽象和难度的问题,先让学生从实例出发,增强感性认识,甚至以图像、动画等生动画面和声音吸引学生,使抽象的理论、模型和方法形象化、不再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留下深刻印象,也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企图

9、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但仍限于表面上,离真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相距甚远。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亲力亲为上尚不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所受到的“压力”不够甚至有的学生会感到昏昏欲睡。因此,在授课方式上,要讲练结合。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课堂上承受到这样的“压力”要回答和解答问题,学习的知识马上就要用,不学会和掌握相应的内容马上就回答和解答不出问题来,甚至会在回答或解答问题时出洋相等,才能使学生的压力变为动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才能取得显着的教学效果。三、评价方式要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为标准学生所学的每一门课,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

10、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程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课内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除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课内基本的教学任务外,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完成课外项目任务,甚至从事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评价教学效果的好坏应从学生学习和应用的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建立细化和合理的评价指标、衡量标准,以促进学生业务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终极目标。国外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培养过程、体验和运用能力,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其成长的一部分。教师评价教学效果时十分注重收集学生在校课内学习过程、课外项目实践的完成以及参加社会实践取得的效果等情况,

11、通过综合分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细化评价,其中不仅有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的评价。国内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由于教学目标是追求知识的记忆和会应试,所以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主,只注意知识的传授是否完善、系统,忽略了学生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学生可能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会考试,但运用知识的能力差,缺乏主动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现在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或通过率、升学率等方面,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鉴于此,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价方式应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为标准,重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教学向良性方向发展,最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四、结语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大多数课程都涉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如何采用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值得研究和探索。通过比较中外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特点,不仅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还要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国外教师课堂教学的良好方式方法等。要综合分析比较,寻求中外结合的先进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中方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能力、水平,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国乃至世界培养更多合格的跨国性、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