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参考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62663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参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破美国的核垄断早在1938年,前苏联的物理学家就发现了铀核裂变现象。1940年秋,年轻的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就向前苏联科学院的一次学术会议提交了一份“铀炸弹”的论文。可以说前苏联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核能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当时前苏联的科研战略限制,这个发现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942年春,前苏联物理学家发现,有关核能研究的学术文章从美、英和德国的科技杂志上消失了。同时,内务部的间谍不断把美、德研究核武器的规划和进展情况传回国内。这时,研制“铀炸弹”的工作才提上议事日程。1942年末,前苏联制定了一项核计划,从而打开了核武器研究的序幕。经斯大林同意,国防部任命库尔恰托夫担任莫斯科第二实验室主任。这

2、一角色与美国核规划中的奥本海默差不多,而第二实验室的规模与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比起来就要小得多了。由于当时抵御德国的人侵是当务之急,所以到1943年底仅有50多人从事研究工作,1944年底也只有100 人,其中还包括行政、维修人员,这与“曼哈顿工程” 几十万人齐上阵形成了鲜明对比。然而最令库尔恰托夫不满的是,由内务部第9 处负责的寻找核原料的工作进展缓慢。于是,在1944年底,他直接致信苏共中央,强调如果没有足够的核原料,研究工作就无法进行。1945年春,斯大林拍板,由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全权负责核计划。贝利亚控制着全国劳动改造的犯人和前苏联在国际上庞大的间谍网,这对加快核计划很有帮助:能够使用大

3、量劳力修建庞大的核设施,能够动用情报手段搜集其他国家与核武器研制有关的关键技术。德国投降后,前苏联又紧急从德国招募了一批核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自己的核发展计划。1945年8 月,美国在日本扔下的两颗原子弹,成为前苏联核计划进入高速运行的发令枪。1946年底,科学家们发现用于实验的核反应堆中产生的钚,是为核弹提供大量裂变材料的最简单的方法,于是前苏联将核装药的目标转向了钚,并于1948年6 月建起了另一座反应堆。在前期准备基本就绪的情况下,第11设计局开始了原子弹的设计工作。第11设计局位于高尔基地区阿尔扎马斯南部的萨洛瓦小镇,取代号“阿尔扎马斯16”。它实际上是前苏联的一个核基地,位于莫斯科以

4、东400 千米,面积约250 平方千米。这里集中了全苏联最优秀的核物理学家,其中还有不少是从外国回来的。此时,他们正在为造出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进行最后的冲刺。第11局下设若干个部门,分别负责基础理论、定形引爆、中于引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由于这里的研究工作是国家的核心机密,所以贝利亚在基地里安插了众多的秘密警察,基地与外界几乎是隔绝的。由于决定用钚作核裂变原料,所以弹体结构的设计必然是内爆型。1948年,前苏联开始寻找核试验场地。为了避开间谍的耳目,并远离城市集中的地区,试验场选在了当时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额尔齐斯河左岸。与美国相同,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也准备在一座塔上进行。由于到1949年初才能

5、生产足够的钚,所以试验时间定在1949年6 月。于是各项准备工作都瞄准了1949年6 月这个期限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可好事多磨,随着时间的临近,即将完工的钢塔塔基出现了问题,50米高的钢塔发生倾斜,这时已是1949年5 月了。库尔恰托夫与专家们反复讨论,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和测量数据的准确,最后决定推迟实验,重建试验塔。1949年8 月底,原子弹终于被吊装到新建的塔顶,它重5 吨有余。1949年8 月29日,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从而宣告了美国核垄断的结束。但斯大林并未感到轻松,因为形势仍很严峻。原子弹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进,如缩小体积,以便能放入轰炸机中用于实战;铀和钚的生产设备落后,直接影

6、响原子弹的装备;分离多种同位素的技术不高,无法用钚235 制造原子弹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短期内解决。而美国此时已有了一定的原子弹储备,技术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据悉,美国已开始着手利用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制造核武器的计划,并于1950年初步完善了氢弹的基本理论,这些都蕴含着对前苏联的巨大威胁。于是斯大林命令核研究部门加紧完善核技术,一刻也不能放缓发展速度。1951年10月18日,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前苏联使用铀、钚混合材料制成的原子弹在塞米巴拉金斯克爆炸成功,从而使核技术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纳粹原子弹胎死腹中 德国是现代物理学的发祥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不仅拥有诸如普哈塔克、维尔纳海森堡、冯

7、魏茨泽克。布雷格等著名核物理学家,在原子理论研究方面领先于各国,而且具有先进的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发电技术和发达的化学工业,同时占据着当时世界铀矿石的一半库存量,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可是为什么比美国早一年开始研制原子弹的纳粹德国,到战争末期仍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最终在盟国的攻势下不得不草草下马呢?首先,这要归罪于希特勒推行的反犹太政策。众所周知,纳粹分子对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迫害,迫使大批颇有建树的犹太血统科学家逃亡到美国,即使像“相对论之父”爱因斯坦、意大利科学家费米、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这样鼎鼎大名的科学巨人,也难逃厄运。这无疑变相地支持了美国的核研究。罗斯福总统就是在爱

8、因斯坦的力谏下,决定实施“曼哈顿工程”的,而“曼哈顿工程”的关键环节世界上第一座铀石墨反应堆,又是由费米建造的。而德国在法西斯统治下,不仅丧失了大批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而且使留下来继续进行研究的科学家也与纳粹的意愿貌合神离,就连海森伯格这样的德国核计划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也对原子弹的研制采取了消极对抗的态度。一些不愿纳粹拥有原子弹的科学家,故意将研究方向引人歧途。冯魏茨泽克的一句话就很能说明问题:“我们之所以没有制成(原子弹),首先是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并不真正想搞如果我们希望德国取胜,我们不会造不出来。”二战末期,美国曾将一批优秀的德国科学家集中“看管”起来,其中就有海森伯格、哈恩和魏茨泽克等

9、核科学家。美国谍报人员曾窃听了他们得知广岛爆炸原子弹后的谈话,发现这些科学家不仅可以推测出原子弹爆炸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可以准确说出核材料的提取和用量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德国科学家不愿意为纳粹研制原子弹的说法。更为典型的是拉齐布日的普拉尼亚工厂。德国科学家曾打算用纯石墨作为减速剂,来进行可控核裂变的研究,于是设计了一种纯石墨板,交由普拉尼亚工厂生产,数量是10O 块。该厂反法西斯情绪强烈,总工艺师施密特从订单的特殊要求上判定这些产品将用于军事目的,于是在产品中搀加了二硫化铁、钙等杂质,使得试验一次次遭到失败,科学家们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论,后来只好选用德国缺少的重水作减速剂。与此形成对照,费米在芝

10、加哥用高纯度的石墨作减速剂的试验却获得了成功,打开了可控核裂变的大门。德国军方对原子弹缺乏足够重视的程度也是使核计划搁浅的重要因素。纳粹头目完全把赌注押在了闪击战上,而最初的战局进展也证明闪击战是有效的进攻方式,所以德国虽然很早开始了核研究,但进展缓慢。1942年 4月,希特勒签署了一项法令,明确禁止进行一切不能在战争期间为军事服务的项目的研究。同年6 月,德国军备部长施佩尔询问海森伯格,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研制出原子弹,得到的回答是,即使能得到一切必要的物质支持,也需要Zygs年的时间。施佩尔说:“等到那时候,这场战争的胜负早已决定了。”于是,希特勒说,这件事不必花大力气。转而把研制火箭放在了

11、优先地位。从1937年到1940年,德国陆军在发展大型火箭上花费5 5 亿马克,而拨给“铀计划”的经费仅相当于一二百万美元,充其量是美国的“曼哈顿工程”花销的二百分之一,且后期改变了计划目标,以开发铀的动力能量为主。1944年秋天,党卫军头子希姆莱在德军不断溃败的情况下忽然想起了原子弹,妄图将它用作挽救颓势的法宝,但这时已来不及了,盟军大规模的空袭开始了。盟军的打击,也是德国“铀计划”难产的重要因素。由于石墨反应堆实验失败,改用“重水”充当减速剂。德国的重水来源主要靠挪威里留坎的一家工厂生产。1943年2 月,英国6 名特工潜入该厂,炸毁了储存重水的重水库,使德国急需的450 公斤重水化为乌有。之后美国又出动了150 架轰炸机,使这家工厂彻底停产。1944年2 月,德国为了安全起见,将该厂所余部分设备和储存的1100多公斤重水装船运往德国。英国的情报机构得知此消息后,在抵抗组织的协助下,将这艘船炸沉于廷斯卓湖之中,从而使希特勒的原子弹计划再一次遭到打击。盟国飞机开始地毯式轰炸后,德国的核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不得不频繁转移,实验设备常常是装好又拆,拆散再装,科学家们根本无法安心进行研究,这使得二战结束时,德国的核研究仍停留在实验阶段。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