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62635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161 大小:47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汉语家园 11 对子歌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教学重难点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教学方法朗读法、背诵法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或识字教学课件;2相关的对子歌;3指导学生提前搜集、预习对子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对子歌;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教学重点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难点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对子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

2、入,介绍“对子”。对子就是对偶的词句。对偶就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对子歌的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分韵排列,声调和谐,节奏响亮,对仗工整,义理健康,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古人在学律诗时,就先学写对子。学好对仗句,是学好律诗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古时私塾学童首先学“对对子”。二、自由朗读,学习基础知识。1蓑su ,“衰”本为草雨衣的象形字。因为与草有关,所以后来增加一个草字头,写作“蓑”,即蓑衣,是一种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指导书写时应着重强调“蓑

3、”的下部分是“衰”而不是“哀”。2“鸿”、“钧”的学习可以通过观察,练习书写。三、再读对子歌,指导朗读。1小组内读。2教师示范读。3在停顿、延长和语调的高低变化上。4找一找,对子歌中蕴含了哪些相对的词语。5小组讨论: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在小组内交流,再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6读出对子歌的节奏感和韵律,小组比赛。感受对子整齐的结构美,和谐的音韵美,凝练的内容美,深远的意境美。 7.背一背:看谁记得快。四、作业1.搜集生活中的对联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对子歌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结构相称节奏相称 平仄协调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3感受这种语言形

4、式的表达魅力。教学重难点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教学过程 一、完成阅读。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2自读这些对联,体会对联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二、交流从生活中找到的对联。1各小组内交流这些对联。2说说自己的发现。3了解对联这种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汉字文化。三、拓展运用1读一读。这是杭州孤山公园内的一副对联,全用叠音写成,而且还可以回文倒念,它起到了绘形绘色的作用。首先要认真地读,读出韵律、节奏,背诵、积累;再让学生试着画一画,说一说,上下两联哪些词语相对。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2写一写:溪对谷,水对,峻岭

5、对。积累要求熟读背诵。个别生字可以查字典,了解字意,如:“萼”、“教学反思12 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成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讨论郑板桥这幅对联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学难点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教学方法朗读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作者(郑板桥)的相关资料;2.搜集对联和关于对联特

6、点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关于“郑板桥”,你知道哪些?2交流关于郑板桥的资料。3齐读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 郑板桥给渔民题了怎样的对联?* 这副对联中蕴含了怎样的意思?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结合书后生字表和工具书读准字音。2值得注意的读音有:傍晚、袅袅、狂风骤起、菱藕、斛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准字音。4通过查字典弄清字音与字义。斛: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5着重强调易错的生字,如:“艘”的笔顺;“骤”的第12笔是“丿”不能丢;“碑”的第11笔为“丿”。三、再读课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

7、1为生动形象地描绘郑板桥乘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请同学找一找。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湖光十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等等。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朗读。4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指导朗读“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5画一画对联的第一句和文种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文中的哪些语句写了对联的后半句。6分别指导朗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7交流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想象郑板桥当时看到的画面。8回过头再来读这幅意味深长的对联。四、背诵与积累。1背诵对联。2背诵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语句。3阅读课后的“积累”中的文章斗鸡山上的对联。板书设计郑板桥题联赠渔民半湾活水千

8、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教学反思13茶酒联趣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喜爱。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对子歌内容。难点体会“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教学方法朗读法、品读法教学准备搜集带有趣味故事的对联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

9、,会写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教学重点.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对子歌内容。难点体会“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学习基础知识。1.吩咐(fu):口头指派或命令。“咐”为生字,注意读音为轻声。2“顾”、“悬”、“赐”让学生通过观察练习书写。二、分层次指导朗读。1根据本文“趣”的特点,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2要根据商人和学者各自的特点读出人物的不同的内心情感。

10、3 重点要指导怎样朗读这副对联,要根据三字对、四字对的特点,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4要根据对联的内容,读出情趣来。三、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朗读。1了解内容,理清商人请人题上联,和学者巧对下联的经过。2理清这个过程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由于悬挂了上联,商人的生意才由“人不多”到“红火起来”;商人由“夸下海口”到“绝无戏言”,这个过程都与“对联”密切相关。3反复读,品味这副对联的妙处何在?从内容上看,上联下联内容完整,浑然一体。“为名忙,为利忙”,自然“劳心苦,劳力苦”;“忙里偷闲”、“苦中寻乐”自然是“饮杯茶去”、“拿壶酒来”为妙!人生的经历、人生的态度自然蕴含其中。4思考与交流。问题一“茶酒联趣”

11、趣在哪里?要联系全文上联和下联的创作过程和“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内容两个角度去思考、交流;问题二,这副对联“妙在何处”?可以从对联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去思考、交流。四、布置作业:背诵“积累”中提供的对联。板书设计 茶酒联趣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巩固练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喜爱。能在教师指导下,按对子歌的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对子歌内容。教学过程一、练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生仔细听,强

12、调读准字音。2学生试读课文自读;教读节奏(生个读,点评)读准节奏生自由读读出味道(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生竞读;点评。 二、复述课文,锻炼口语表达。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小组内先练习讲一讲,看看谁讲故事语言流畅,有条理。3试着用35句话讲一讲这个故事。4再试着用12句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三、发挥才智,探究对联的妙处。(一)读了这则对联,你想到了什么?(二)这个办法是怎样帮助了富商的?(三)从这则故事中,你觉得富商是怎样一个人?(四)猜测一下,这个学者长什么样子?可能有着怎样的经历?四、积累与背诵。小组内背诵,评选“背诵小明星”。 五、搜集这样与对联相关的小故事,开一个“

13、故事交流会”。教学反思2古诗四首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2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3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方法朗读法、背诵法、情境法教学准备王勃相关资料教学时数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照片)准确来说,这是一张毕业照。翻到照片的背面,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经常被引用到各种毕业照、留念册上。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呢?其实,它就出自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王勃的送杜少府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