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61268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第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第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第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第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第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第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第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卷及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五六单元文言文测试及答案(一) 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

2、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桑竹之属( 类 ) 具答之(详细 ) 乃不知有汉(竟 然 ) 处处志之(作标记 ) 寻病终( 不久 ) 无问津者(渡口 ) 12翻译下面的句了(4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概括第2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村中人与渔人的问答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话,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4分) 渔人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从秦至晋这段历史上发生的事。 15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

3、章的结构上的表达作用。(3分) 表明这里与世隔绝,反衬外面世界的动荡与黑暗,表现中心主旨,在结构上总结上文又照应前文“避秦时乱”。 16“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3分) 沿途所见,洞中所见,村人的招待等 (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这是一篇 的骈体散文,借莲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 A ) (2分) A托物言志 B借景

4、抒情 C叙事明理 D寓情于理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盛蕃 蕃:多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19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上。(2分)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5、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完整。(3分)6、解释下列词语。(4分)、名 著名、出名斯 这白丁 没有学问

5、的人 案牍 官府的公文7、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的节奏。(2分)无/丝竹之乱耳 水/不在深8、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鸿儒。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9、本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分)10、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是你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亲戚或同学合住的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简要的点明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二)(21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

6、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1、请将文章的空白处按照原文填写完整。(2分)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6分)不独亲其亲 _ 矜、寡、孤、独、废疾者_谋闭而不兴_外户而不闭_不独子其子_货恶其弃于地也_13、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4分)与通举,解释:举荐,推荐矜通鳏,解释:老而无妻的人1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7、。15、试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3分)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物尽其用,人尽其力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蓬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粒粒数也

8、。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16、请将文段中的空白处填上诗句。(2分)17、判断下列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之”所指代对象说明的正误。(3分)箬蓬覆之(指代“船舱”)()闭之(指代“小窗”)()石青糁之(指代“一种青色颜料”)(X)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戴着高高的帽子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举;相似、类似1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泛舟于赤

9、壁。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21、找出摘录文段中含有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2分)“诎”通“屈”,弯曲;“衡”通“横”,与“竖”相对。2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比较一下,古今在数词的说法上有什么不同。(6分)苏、黄共阅一手卷。苏、黄二人一起观看一幅书画的横幅长卷。舟尾横卧一楫_船尾横放着一只船桨。古今不同点:古代汉语表数量时,不用量词23、第一段文字写出了核舟的两点奇妙之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这两点内容。(2分)体积小容量大_24、简答: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2分)通过读者的想象力,

10、暗示主人公此刻正“游于赤壁之下”。印证了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一)语段点将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温,以此夸能。1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选文是描写人在“势极雄豪”的江潮上活动的场面。B选文在习俗的记述上较多铺陈、显得内容充实。C选文描绘了江潮的壮观,使人惊叹不已。D联系上文对江潮的描写,再

11、想像人的活动与汹涌江潮交织一起的景象,多么惊心动魄,令人心驰神往。2下面是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一段可分三层,写出了水军训练检阅的三个阶段。B“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此句大意是:“同时有骑着马、摇着旗、举着枪、挥舞着大刀在水面上的,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C“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是描写在江上点放烟炮的情景。其中“倏尔”:指刹那间。“水爆”:指在水面点放的烟炮。“略不相睹”:指彼此全都看不见了。“略”与下文“略不沾湿”的“略”字同义。D“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意思是:点放五色烟炮满江,及烟收炮息,就有一只船不见了,可能是被烧

12、掉而沉没了。3.下面各句中的“而”表转折的一项是(B ) A 溯迎而上 B 而旗尾略不沾湿 C 随波而逝 D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5.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C )A为: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B天:天下之伟观也 吞天沃日C百:艨艟数百 腾身百变D而:溯迎而上 而僦赁看幕观潮阅读练习题答案6. 选出加点字意义不同的一项(C )A天下之伟观也 势极雄豪B则一舸无迹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C吴儿善泅者数百 溯迎而上D分列两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A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B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译:_。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13、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阅读课文,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我撑一只小船,拥披着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往湖心亭赏雪去。(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与云与山与水连成一片,上下全是白色。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见了我,大喜过望,说:“湖里怎么还有这位先生?”拉着我一起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后与他们作别。 (3)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划船的伙计喃喃地说:“别说相公发痴了,还有跟相公一样痴的人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