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_1.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361118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_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_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_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_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_1.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说课稿15篇小学语文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p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荷花。本单元所安排的课文学习都是与生活相严密联络,既写景,又透露出情,很好地做到了人与自然的情景交融。让学生在接触自然、感悟自然的同时,可以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荷花这篇课文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拟经典的一篇记叙式写景课文,本文写了作者叶圣陶爷爷在公园的荷花池边欣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作者寥寥400个字,把满池荷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观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

2、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教学目的:1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3进步学生的想象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重点、难点:1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2培养学生的想象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二、说教法和学法: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会根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和一些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教法:我是这样来教这篇课文的。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在这里,我就会注重以读为本,顺学而导,品词析句,读

3、中体验,读中想象,读中悟写,读写迁移。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法:关于在学生如何学的方面,我会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圈圈点点,批批注注。在读、说、想、写、背的语文理论中不断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三、学情分析p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泼,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历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化感受,需要老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所以在开场学习课文之前,我会出示一些荷花的图片,来进步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和兴趣。四、教学程序设计:那么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一第一环节,在初读课

4、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大都会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和关注的心理。因此,我会以谜语导入新课,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这样我的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然后,请学生谈谈有关荷花的知识,唤起对荷花美的回忆,谈话后提醒课题二第二环节,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连。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因此,我会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

5、、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听到,整个心灵都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一幅精巧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根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展展示,并可以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那么我们课文哪一自然段详细写了荷花的美?”从而引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在第二自然段中,因为优美的句子比拟多,所以我就会让学生来进展比拟阅读,读一读,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最好。三第三环节,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学生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

6、即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因此精读时要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我通过三条途径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深层,产生移情。1、借助比拟区别;2、借助想象展开;3、借助语言媒介。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展详细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还有的。”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2、指图引读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的设计,

7、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才能,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受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欢之情,可谓一举三得。四第四环节,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情感。因此,在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中,我都设计了表情朗读。特别是第二自然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之美跃然纸上。此时,学生的情感愈加热烈,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

8、了学生的情感。在课文的最后,我会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来朗读整篇课文,以到达对本文的情感升华。“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桥梁就是老师,由老师来传递情感,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热爱生活,追求美妙。五、拓展延伸:在本篇课文学习的最后,我会让同学们来赏析一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和同学们从中一起体会并感悟这篇散文,来感受荷花另一种静谧的美。六、板书设计: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表达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xx小学语文说课稿2 一、说教材风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

9、课文,作者是贾平凹。课文主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做风筝和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束无拘的快活,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表达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本文表达层次明晰,按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中表现童趣,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孩子们心理变化随着事件的开展而自然变化。而开放式的文章结尾,意味深长,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风筝这篇课文位于第三单元,此单元的主题为“心中的秋天”

10、。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些铺垫;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详细的。3积累课文中的生动词语。二、说学情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阶段,是阅读才能形成的一个转型期,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藏与认知才能,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局限性,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化程度还有所欠缺,对于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体会内心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文中描写的事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品读描写人物的心情的词句,唤起孩子的生活经历,走进

11、人物的内心世界。三、说教学目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详细要求,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开展的原那么,我确定风筝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如下:1.能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2.通过学生自能学习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初步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感悟童真童趣。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说教学重点、难点为了较好地完成以上教学目的,结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我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12、的过程中的不同心情,读出“我们”情感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详细的。五、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本着树立以“以学生开展为本”、“以学定教”、“教为学效劳”的思想,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有效地突出重点,打破难点,本课教学中我通过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法、品词析句法等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同时注意开展学生的思维,进步语言表达才能,力求到达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二学法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根本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心情;通

13、过有感情的朗读的方法感悟文本,引导学生在朗读中逐渐由文字深化到情感深处,到达情感上的共鸣。六、说教学流程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理论来完成,本课我预设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感知文章构造,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感悟课文,体会“我们” “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一)课前谈话,复习引入1.出示图片,让学生进入情境,问喜欢放风筝吗?放过风筝吗?怎么放的?设计理念:既锻炼学生的表达才能,又勾起他们美妙的回忆,再次感受放风筝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让学生在已有生活经历根底上构建知识,培养学生在面对新知时,能主动寻找其

14、现实背景的才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2.复习,加深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课文围绕“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这句话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放、找设计理念: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既是检测他们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是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细读探究,体悟情感课文主要讲了“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表达层次明晰,构造一目了然。通过这三局部内容,让学生体会文中孩子的心情起伏变化。在教学时,力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再有感情朗读体会他们的心情。同时,力请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己读,自己找,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考虑的习惯。2.同桌

15、交流,试图让学生互相补充,加深认识。3交流讨论。伴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以次出示了文中的6个表达心情的重点句子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p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一环节运用试读、指名读、齐读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读中体会孩子们不断变化的心情,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p 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得。打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中间重点设计了三次想象,两个重点疑问,试图翻开学生思维,联络生活实际,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孩子们的心情,深化地体会孩子们思想情感,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三总结回忆,朗读全文1.总结。2.朗读全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再次走进文中,感受他们童年的美妙光阴。设计理念: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的主旨中心思想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从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心理特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先对文章从整体上进展把握,再对各局部作详细分析p ,最后再回到整体上进展综合归纳,从而到达对整篇文章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