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表内乘法.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360316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5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表内乘法.docx(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阿荣旗第四小学学科教学设计总课时课 题乘法的初步认识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具准备课 时共( )课时 教材分析 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提供同数连加的式题,今儿引出对乘法运算的介绍,让学生认识乘数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乘法运算的简洁性;沟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 学目标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会读、写乘法算式。3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表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指出相同加数、加数的个数。4观察比较能力的培养。重 点难 点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难点:口述并理解乘法算

2、式所表示的意思。初 备 案调 整 案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一、准备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第一组 第二组 78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 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通过两组题的比较,引出相同加数,同时为下面学习乘法的意义作好铺垫。二、新授:教师让学生拿出小棒,组织学生用小棒摆图形,引导学生摆出各种图形。让学生相互交流、展示。然后教师请学生算出摆出的图形各用多少根小棒

3、。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每把小伞用4根小棒,4把小伞共用小棒的数目是:4444=16 。每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6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数目是:333333=18 。每个五角星用10根小棒,3个五角星共用小棒的数目是:101010=30 。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3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这几个算式都是相同的数字相加。(教师总结: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把很多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简化,我们可以用乘法,在相同加数和这加数的个数间写上一个符号“”,叫乘号。)教师提问:大家看第二个加法算式中有几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 333333=18可以用乘法表示为63

4、=18,读作6乘3等于18;或者表示为36=18,读作3乘6等于18。带领学生读一遍。教师提问:谁能把另外两个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总结。三、练习:1基本练习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33 555 4444 222223253 44 25 2.做一做3.练习题4.游戏(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777 66663 1511111 9 9 9 9

5、9 95 73 (4)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7+7+6 6+6+5 练习设计主要以书上的练习为主,当中穿插了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四、总结: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作业设计练习九:1题 3题 7题 8题板书设计 加法 乘法5个3 3+3+3+3+3=15 534个6 6+6+6+6=24 467个2 2+2+2+2+2+2+2 72教学反思课 题5的乘法口诀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具准备课 时共( )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了生动形象的实物图形,并提出数学问题,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让学生认识到计算几个5相加的问题在生活中是存在的,感受所学内容的价值,也为编

6、制乘法口诀提供了实物模型。教 学目标1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 初步学会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3培养推理、概括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 点难 点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难点:认识5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 备 案调 整 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乘法的意义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操?(2次)那一个星期做几次眼操呢?(指名说)生:加法计算 2+2+2+2+2=10(次)生:乘法计算 25=10(次)师:为什么一个星期做几次是用25=10次?(5个2

7、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5”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答)从生活中的小事引入数学学习,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解决问题。二、新授:教师出示图片。教师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摆小棒,他们在摆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他们在摆小伞,每摆一个小伞要用掉5根小棒。教师提问:同学们数一数,他们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教师引导学生,数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一共用了25根小棒。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教师利用一把小伞讲解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和51。

8、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成15=5(或51=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教师再利用摆两把小伞讲解乘法口诀“二五一十”。教师提问:摆3把小伞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15,53=15。教师引导学生试编出“三五十五”这句口诀。教师用同样的办法教学最后两句口诀“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并板书如下: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熟悉5的乘法口诀,同桌互相提问5的乘法口诀,练习题。(准备卡片)让学生动口、动手进行巩固是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2以4人小组合作玩读口诀游戏“一五得五”,伸一只手 “二五

9、一十”,伸两只手 “三五十五”,2个同学合作伸出三只手 增强学生的记忆,而且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3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记忆口诀,看谁能够记得又快又准确。鼓励学生进行快速记忆。4做一做,并指名对答案。5出示课件,让学生参与“寻宝”活动,通过正确算出乘法式子的答案和过关卡,最后看谁能拿到宝物。四、教学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作业设计练习十:1题2题5题6题板书设计5的乘法口诀15=5 一五得五25=10 二五一十35=15 三五十五45=20 四五二十55=25 五五二十五教学反思总课时课 题2、3、4的乘法口诀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具准备课 时共( )课时 教材分析 呈现实物图,并将点子图与

10、相应的乘法算式,乘法口诀对照编排。教 学目标1掌握2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3培养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重 点难 点重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难点:记“三四十二”初 备 案调 整 案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哪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小精灵还要给你发奖品呢!以奖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新授:1(1)2的乘法口诀。教师出示图片并进行说明:小聪和小娟他们种的向日葵已经发芽了,他们可开心了!教师提问:谁知道每棵幼苗上面有几片小叶?学生自由回答,

11、教师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口诀。配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棵幼苗上张开两片子叶,并板书:2l=2,12=2。教师讲解:1个2得数是2,我们可以说成一二得二。教师让学生看2棵幼苗,引导学生得出口诀二二得四,并板书:二二得四,22=4。(2)3的乘法口诀。教师出示第二幅图片,让学生看长高的向日葵,每行有多少棵向日葵?可以说成几个?要求一共有多少棵幼苗,如何用乘法算式表示呢?可以编什么样的口诀?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加法算式归纳出3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如下:(3)4的乘法口诀。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内容,填出下面每次加4的结果。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片和2个4、3个4、

12、4个4相加的和,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出各句口诀。教师板书如下:(4)教学11。教师提问:想一想:11=?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来推理:1个2是2、1个3是3、1个4是4,那么1个1还是1,也就是1乘1得1,推出“一一得一”。教师板书:一一得一。2教学乘加、乘减题。教师出示图片。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思考问题:每棵玉米上有几个玉米棒呢?小熊掰走了几个?学生讨论交流,选代表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每棵玉米上有3个玉米棒,小熊掰走了一个玉米棒。教师提问:还剩几个玉米棒呢?鼓励学生发现不同的方法。教师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用加法和乘法来进行计算。配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并进行总结。加法计算: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