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七篇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63597326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七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年级化学教案2023年七篇初三年级化学教案篇1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 初步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 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 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 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 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

2、。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本第26页的内容,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燃烧匙中的过量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反应停止,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 请同学们结合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

3、写出该反应的字表达式 2.总结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 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阅读第27页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空气中的各成分及其所占的体积分数。 2.找出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判断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纯净物,并说明依据。 空气海水氧气石灰水冰水混合物冰 阅读本第283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空气中相对稳定的三种气体是?它们都有哪些主要用途? 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 氧气 氮气 稀有气体 2.什么可以造成

4、空气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和能,采用的原料; (2)在的条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社区安全和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注: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头消除污染。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篇2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 (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

5、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 (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 (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什么只有在“两个一定条件”下,它们才有确定意义? 改变条件可以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从量的角度研究物

6、质的溶解能力。 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能力(即溶解度)的要素:在一定温度下;等量的溶剂里,人们统一规定:在100g溶剂里;溶液为饱和状态;单位为g。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大要素: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溶液为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 理解了溶解度的概念,那你了解平时所说的“易溶”、“难溶”与溶解度的关系吗?请看下面资料。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我们已经学习了溶解度,那么溶解度是怎样表示的呢? 教材P36表9-1 上述是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列表法。 列表法表示溶解度不直观,不能表示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

7、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下面我们寻找另一种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请同学按教材P36P37要求绘制溶解度曲线,并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03。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0H),。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

8、度。 我们研究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又该如何表示呢? 1.展示教材P38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1.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小,溶解度越小;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2.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利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教材P38P39资料讨论回答。 课后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了固体、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的概念,了解了固体溶解度的相对大小,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并且通过活动与探究总结出了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我们还可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课后习题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9、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初三年级化学教案篇3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

10、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

11、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

12、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边讲边实验。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

13、;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