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复习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592686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复习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复习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支配,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支配等等。这里由我给大家共享高三物理复习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篇1 学问目标 1、初步理解速度时间图像. 2、理解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力目标 进一步训练用图像法表示物理规律的实力. 情感目标 渗透从简洁问题入手及志向化的思维方法.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单元的根底,是进一步学习加速度概念及匀变速运动规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两个学问点:速度时间图像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教材的编排自然顺畅,便于学生承受,先给出匀速直线运动的

2、速度时间图像,再依据具体的实例(汽车做匀加速运动),进一步突出了“图像通常是依据试验测定的数据作出的”这一重要观点,并很自然地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最终,阐述了从简洁状况入手,及志向化的处理方法,即有些变速运动通常可近似看作匀变速运动来处理. 教法建议 对速度时间图像的学习,要给出物体实际运动的状况,让学生自己建立图像,体会建立图像的一般步骤,并与位移图像进展比照.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的学习,也要通过分析具体的实例,谨慎体会“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更相等”的特点,老师也可以给出速度变更一样,但是所用时间不等的例子,或时间一样,速度变更不等的例子,让学生判定是否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学设计例

3、如 教学重点:速度时间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教学难点:对图像的处理. 主要设计: 1、展示课件:教材图215的动态效果(协作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体会速度时间图像的建立过程. 2、提问:如何从速度时间图像中求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 3、上述两个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怎样的? (让同学自己画出,并和速度时间图像进展比照) 4、展示课件图217的动态效果协作做匀加速运动的汽车运行状况(显示速度计) 引导同学:采集试验数据,建立坐标系,描点做图. 5、展示课件图218的动态效果(协作做匀减速运动的汽车) 引导同学:画出它的速度时间图像. 6、提问:上述两个汽车运动过程有什么特点? 引导同学

4、发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更相等”的特点. 7、举例: 速度变更相等,所用时间不等的状况. 经过一样时间,速度变更不相等的状况. 8、小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探究活动 请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车(假设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视察汽车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数据,即记录汽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数据用速度时间图像表示出来,并将你的结果讲给四周人听。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篇2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压强,依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首先,我谈谈对教

5、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学问是对前面学力作用效果的持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根底,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全章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须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说学情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根底学问,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学问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根底。初中学生有必需的视察实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实力,但抽象思维实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6、 (过渡句)通过比拟学问点间的联系,以利于后续的应用。因此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三、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初步相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展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试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限制变量法,学生视察实力和分析实力得以提高。 【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爱好以及提高运用物理学问说明生活现象的实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根底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试验过程 五、教学方法

7、 (过渡句)德国大教化家第斯多惠说:“科学学问是不应当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觉它们,独立地驾驭它们。”因此我接受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试验探究法、谈话法、练习题法。 (过渡句)依据“老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那么,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六、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图片:展示两个体重差不多的人,穿与不穿滑板站在雪上,效果迥然不同。再举出骆驼为什么不会陷进沙里,蚊子口器为什么简洁刺破皮肤,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爱好,引出今日的课题压强。(板书) 【设计意图】正如高尔基说:“新颖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相识的途径。”这样的问题学生既熟悉又新颖,带着想知道这是为

8、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究爱好。 接下来是新课讲授环节,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试验时我将分别演示两组试验:(1)在同一块海绵上放两个小桌,甲的小桌上什么都不放,在乙的小桌上放一个砝码;(2)试验保持与上一次乙试验一样,丙试验把小桌反过来放在海绵上,再在小桌上放一个玛法。 我将引导学生依据两次试验的现象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压力一样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一样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并说明:上述试验中用的物理探究方法限制变量法。 接下来我将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

9、称之为压强,定义为: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并提问由学生依据概念写出压强的字母表达式以及单位?依据比值定义法,P=F/S,单位N/m2。我将补充:压强单位除了N/m2外,还有专出名称:帕斯卡(Pa),并且1N/m2=1Pa。 【设计意图】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谨慎视察试验,这样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造就他们的试验探究实力。同时让学生知道视察和试验是学习物理的根底,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应当通过试验来验证。 最终讲授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板书),我通过出示一些生活实例的图片:推土机的宽链条、美工篆刻刀的刀头、火车上的破窗锤、火车轨道下面铺设枕木,缘由是什么?学生会说出:推土机的链条和火车轨下

10、面铺设的枕木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篆刻刀和破窗锤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我将总结:当压力必需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新课讲授完接下来是稳固提高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出示一道练习题,应用压强公式进展解决: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所受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是否驾驭本节课的学问点,并且通过这个题目也能将本节课学问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展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最终是小结作业环节: 在小结时,我会结合板书来总结本节课的学问点,在课程完毕后给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

11、学问体系。 在作业环节,我会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们回去搜集一些生活中是运用什么方式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事例。 七、板书设计 (过渡句)最终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留意直观系统的设计,学问点由易到难的排布,重难点突出,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抓住本节课的核心。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篇3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康普顿效应,了解光子的动量 (2)了解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3)知道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4)了解光是一种概率波。 2、过程与方法: (1)了解物理真知形成的历史过程; (2)了解物理学探究的根底是试验事实以及试验对于物理探究的重要性; (3)知道某一物质在不

12、同环境下所表现的不同规律特性。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领悟自然界的奥妙与和谐,开展对科学的新颖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妙,能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实物粒子和光子一样具有波粒二象性 教学难点:实物粒子的波动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探讨、沟通。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帮助教学设备 (一)引入新课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光的一些特性和相应的事实表现,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来相识光的本质和把握其特性呢?(光是一种物质,它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特性,分别举出有关光的干预衍射和光电效应等试验事实)。 我们不能片面地相识事物,能举出本学

13、科或其他学科或生活中类似的事或物吗? (二)进展新课 1、康普顿效应 (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变更,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2)康普顿效应 1923年康普顿在做X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试验时,发觉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一样的射线外,还有比入射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其波长的变更量与散射角有关,而与入射线波长和散射物质都无关。 (3)康普顿散射的试验装置与规律: 按经典电磁理论:假如入射X光是某种波长的电磁波,散射光的波长是不会变更的!散射中出现的现象,称为康普顿散射。 康普顿散射曲线的特点: 除原波长外出现了移向长波方向的新的散射波长 新波长随散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14、。波长的偏移为 波长的偏移只与散射角有关,而与散射物质种类及入射的X射线的波长无关, =0.0241=2.4110-3nm(试验值) 称为电子的Compton波长 只有当入射波长与可比较时,康普顿效应才显著,因此要用X射线才能视察到康普顿散射,用可见光视察不到康普顿散射。 (4)经典电磁理论在说明康普顿效应时遇到的困难 依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其频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放射的散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 无法说明波长变更和散射角的关系。 (5)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说明 假设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局部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削减,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 假设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光子将与整个原子交换能量,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依据碰撞理论,碰撞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