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10—11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358729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锦州市10—11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辽宁省锦州市10—11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辽宁省锦州市10—11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辽宁省锦州市10—11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辽宁省锦州市10—11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锦州市10—11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锦州市10—11学年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 二 生 物 注意事项:1.本试卷备有答题纸,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否则无效。2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 (选择题,共5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纸对应的选择题答案栏内。(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血红蛋白、H+B呼吸酶、激素、H2O CCa2+、载体蛋白质、CO2DNa+、葡萄糖、氨基酸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

2、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刺激刺激刺激刺激3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4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5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

3、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6在下列细胞及其所对应的产物中,正确的是 A.浆细胞抗体 B.吞噬细胞淋巴因子C.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 D.垂体甲状腺激素7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8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

4、数量 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9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 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10有关动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个被发现的动植物激素分别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B.动植物激素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动植物激素都作为原料参加代谢活动D.动植物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之间兴奋通过突触传递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12以下依据神

5、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13为验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位同学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无子果实的培育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请你帮他选择以下最合适的作物 A玉米 B黄豆 C花生 D西瓜14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大脑、小脑、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 B C D 15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 A.向左

6、弯曲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前方弯曲生长 D.直立生长不弯曲 16. 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17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根具有正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18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

7、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19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的动态信息主要来自 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例20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h内,鼠妇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则鼠妇的种群数量为 A.60只 B.100只 C.80只 D.40只21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A培养液中

8、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B人工密植的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C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D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22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 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 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23下列种间关系,两物种均受益的是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B水葫芦与浮萍C. 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D. 螳螂与黄雀24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25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

9、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100500生存率(%)卵 成虫甲乙丙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26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叶蜂产卵于叶上;泥蜂贮存其他昆虫的幼虫为子代的食物;蜜蜂的幼虫由工蜂直接喂养。这三种蜂的生存曲线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C乙、甲、丙 D甲、丙、乙27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 共生 B. 竞争 C.寄生 D.捕食28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时间群落丰富度A时间群落丰富度B时间群落丰富度C时间群落丰富度D29在草虫青

10、蛙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虫约A1000kg B44.5kg C125kg D15kg 30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3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作用途径是反射弧C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32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细胞,产生的效应细胞分

11、泌抗体B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细胞,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细胞,产生的效应细胞攻击靶细胞D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然后将抗原呈递给细胞,产生的浆细胞攻击靶细胞33.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34如右图所示,如果茎的a侧的生长素浓度对应的作用效率表现为曲线OB段,下列对茎的b侧的生长素浓度所对应作用效率的描述中,较为准确的是A.

12、在OD范围内B. 在CA范围内C. 在BD范围内D. 在BA范围内35. 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茎的伸长,二者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图中X和Y依次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合成、分解具有的作用是 A抑制;促进 B促进;抑制C拮抗;协同 D协同;拮抗36下图为鱼塘中鱼的数量增长曲线,为了使鱼塘的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应做到适时捕捞。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超过t4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kB超过t3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C超过t2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D超过t1时捕捞,使剩余量保持在37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物种数量 年数植物类别14152540草本2827263034灌木0341219乔木0001423总计2830305676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38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Aa BbCc Dd39甲种草履虫与乙种草履虫都能以细菌和酵母菌为食,但主要的食物有所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