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声现象 检测题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586204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声现象 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章 声现象 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章 声现象 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章 声现象 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章 声现象 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声现象 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声现象 检测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声现象检测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 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B. 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 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2.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A. 空气不能传声B.液体不能传声C.真空不能传声D.固体不能传声3. 以下关于发声和发声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声音在15 。的

2、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 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不再发声D. 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快4. 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5. 如图1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可演示()A.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音调就越高B. 敲音叉的力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C.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6. 用钢琴和手风琴演奏同一首曲子,听起来感觉不同,其原因是()A. 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响度

3、不同B. 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C. 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D. 钢琴和手风琴发出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7.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 大象的“声音”交流B. 蝙蝠的“回声”定位C. 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 站在圜丘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8. 新年联欢会上,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火随着鼓声舞动。对这一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烛火舞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鼓面振动产生的是超声波D.周围同学听到的鼓声是由空气传来的9. 人们把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

4、,高于20 000 Hz的声波叫超声波。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有()A.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用仪器监听海啸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标志,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远处的人听 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有效合理的方法是()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个防噪声耳罩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我市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们每一位市民的文明举止,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开车时不乱鸣笛就是其中之一。如图2所示

5、,是道路交通“禁止鸣笛”的标志,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中的噪声污染,这种控制噪声的途径是()A.在人耳处B.在传播途中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0.11.12.C.在声源处图2D.以上方式都有13. 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产生的。J I II、14. 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 U U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 “柳笛”。“柳笛”发出悦耳的声i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用力吹柳笛发出的声音响度。图3对比长而粗的“柳笛”,细而短的“柳笛”发出的声音音调

6、。15. 小明在听音乐时,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妈妈告诉他将音量调小些。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使声音的 降低;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在处减弱噪声;同时依据声音的 小明还可以分辨出是哪位歌手在演唱。16. 2011年北京时间9月8日8时15分,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新疆乌恰县发生3.6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选填“能”或“不 能”)听到。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Hz至20 000 Hz。17. 中医经常通过“望、闻、问、切”四步诊法来诊断患者。其 是最早利用声音诊断病情的例子。医生还经常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其中听诊器是运用了声音 (选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

7、”)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的耳 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18. 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底(使附近的同学不能直接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可以听到敲桌底的声音,说明 能够传声。室外噪声大时关上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 噪声。19.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到达海底后,发生了 现象,声呐接收到回波,再根据声速和时间可计算出此处的海洋深度。但是,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 因为。20. 在春天的花丛中经常看见蝴蝶的身影。某种蝴蝶的翅膀在4 s内振动了

8、24次,频率是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选填“能”或“不能”)。21. 吕氏春秋自知中记载一个掩耳盗铃的故事,后来常用该成语来比喻不能欺骗 别人,只能欺骗自己。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22. 平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敲击乐的表演,现在给你同样的玻璃瓶若干个,水,线和一根小 木棍。要求你用以上的器材自制一敲击乐器并进行演奏,并说出你这样做的道理。23. 在一次校园歌咏比赛时,小鹏同学发现女生的声音尖而细,男生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你 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吗?24. 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

9、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为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 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下减小干扰的方法。四、计算、探究题(25题9分,26题15分,共24分)25. 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实验一: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实验二: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 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酒精的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 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得多。实验三: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 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先慢慢

10、转,这时可以听到纸片的“咔咔,声;再加快 转速,纸片发出的音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尖叫起来了。(要 特别注意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是,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1) ; (2) 。26,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u。介质u/(m s-1)介质u/(m s-1)水(5 C )1 450冰3 230水(15 C )1 470软橡胶(常温)40 至 50水(20 C )1 480软木500海水(25 C )1 531铁(棒)5 200(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只需写出两种)依据是 什么?, 。, 。(2)设海水

11、温度为25 C。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m。(3) 真空中声速是。第一章声现象检测题参考答案1. D 解析: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选项A正确。船上的人是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 的声音,而不是根据音调,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选 项C正确。本题选错误的选项,所以选D。2. C解析: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说明空气能够传声,选 项A错误。此实验中未涉及液体,故不能说明液体的传声情况,选项B错误。逐渐抽 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说明空气(传声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 消失,充分说

12、明真空不能传声,选项C正确。此实验中未涉及固体,不能说明固体的 传声情况,选项D错误。3. B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是340 m/s,选项A不符合题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选项B符合 题意。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故被敲响的音叉停止振动后, 不再发声,选项C不符合题意。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 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选项D不符合题意。4. B解析:调整琴弦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弦发声时的音 调。选项B正确。5. B解析:音叉的振动不易觉察,将音叉振幅的大小

13、转换为乒乓球弹起的高度。敲击音 叉的力越大,乒乓球弹起的越高,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此装置探究响度跟振 幅的关系。选项B正确。6. C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不同,我们可以靠音 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选项C正确。7. B解析:选项A,大象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交流的声音。 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蝙蝠能发出超声波,并利用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来确定障 碍物的大小、距离等信息。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 排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选项C不符合题意。选项D,站在圜丘坛最上层中 央的圆石上面说话,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碰到

14、周围的石栏,反射回来,与原声混合,因此我们听到的声音响亮。人的说话声不属于超声波。选项D不符合题意。8. C解析:敲响小鼓时,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能传递能量,使蜡烛火焰跳动。听 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同学耳朵里,这说明声音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不是超声 波。选项C符合题意。9. D 解析:声呐,又称超声雷达,利用超声波来探测海底深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蝙 蝠发出超声波来定位,选项B不符合题意。海豚也可以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来判 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选项C不符合题意。海啸可以发出次声波,用仪器监测次声波, 可以在海啸来临前向沿海地区发布预警,降低海啸带来的灾害,选项D符合题意。10. A

15、解析:在本题中的“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的响度。11. B解析: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测出噪声的大小,不能减弱噪声,选项A不符合题意。 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地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B符合题意。学生戴 防噪声耳罩,虽然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是合理的办法, 选项C不符合题意。将窗户打开只会增大噪声,选项D不符合题意。12. C解析:禁止鸣笛,即让发声体不再发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选项C正确。13. 空气 振动 解析: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这是由于右边音 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从这个实验我们知道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14. 空气柱大高解析:“柳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柳笛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用力 吹柳笛,空气柱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细而短的“柳笛”内,空气柱质量小、体积小, 容易振动,振动频率大,音调高。15. 响度 声源 音色 解析:调节音量时,喇叭的振幅发生改变,所以发出声音的响度发 生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