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

上传人:Sup****ng 文档编号:563584301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一 返乡大学生种植姬松茸远俏日韩 乡情档案:黎富平,1979年出生于安龙县龙广镇小场坝村;202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到兴义市桔山工委工作;2022年,回乡领头创办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7月7日,天刚蒙蒙亮,安龙县龙广镇小场坝村的义龙食用菌园区的菌农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上午9点,菌农们将刚采的满筐菌子,陆续背到加工基地。 “别看这菌子小,都已销到韩国、日本去了呢!”农户杨林十分自豪地把一背篼菌子放到过磅称上,“52.5斤!今天还算少的呢,多的一天有二三百斤!” 一旁记账的小会计赵廷艳说:“自6月中旬开采菌子以来,目前已收鲜菌50多吨了

2、。” 不远处,一台崭新的食用菌清洗机正在流水作业。值班村民谭志先喜笑颜开:“每天上午7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月收入高的有3000元,和城里人上班没两样了!” 农户们所从事的与食用菌相关的产业,都源自黎富平,一名安龙县龙广镇小场坝村走出来的大学生。 黎富平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身优势,故里发展食用菌姬松茸。 短短4年,安龙县龙广镇小场坝村从贫困村迈步小康村,带动全县龙广、洒雨、平乐、普坪等乡镇180余户农户,辐射带动就业2022余人,发展大棚615个,户均纯收入4.2万元。 目前,产品除销往国内北京、上海等地外,还出口到韩国、泰国、日本等地。 【领头羊】带着乡亲奔小康 12年前,黎富平从贵州大学农

3、学院毕业后,到了兴义市桔山工委工作,很快就当上了桔山工委一下属企业生产技术部副经理、研发中心主任。 2022年,黎富平大胆承包了食用菌厂。“没想到,第二年除了还清赊欠租金,居然还赚了二三十万元。” 2022年,黎富平了解到家乡年轻人都出门打工、留下老人、小孩在家,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让出门的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做事,还可以照顾家人。 2022年,黎富平回到了小场坝村。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经反复调研考察,黎富平认定,发展姬松茸这种珍稀菌子是条路子。 发挥专业特长和人脉优势,2022年12月,黎富平领头,与村民合伙成立“安龙农望合作社”,当年试种成功。 2022年,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200亩,发

4、展9个大棚,仅干货就卖得17万元。 1亩菌子能增收万元以上!村里一下像砸开了锅,2022年,就有4户有条件的农户参与,亩收入上万元。 没有资金,合作社便统一为农户提供菌种,并协助农户从农行获得每户5万元的小额贷款,合作社提供担保,扶贫部门提供5%的贴息;没有技术,合作社就从菌农中选出6人作为蹲点协调技术员分片包户服务。 “这种集约化种植模式很受乡亲们欢迎。”黎富平说,每年5月底菌子开始生长,一直持续到10月底。一个大棚月产量可达5吨,盛产期每天采摘三次。 2022年,合作社就发展到83个大棚,32户农户参与,其中贫困户占七成以上,今年已发展到150多户。 合作社“统分结合、二次返利”的利益联结

5、机制,加上政府的扶贫政策支持,激发了村民生产自主性,使得合作社迅速壮大。 2022年,扶贫部门提供园区农户的扶贫贴息贷款高达19.5万元,且每建一个大棚提供3000元的补助资金。 黎富平所说的“二次返利”,即农户第一次收益为,出售鲜菌扣除合作社赊销的种植材料、菌种等后的收入;第二次收益为,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将合作社经营利润的60%反补给农户,目前,已返利给农户120多万元。 2022年,合作社带动117余户农户,发展大棚306个,实现产值1745万元,菌农户均纯收入4.2万元。 目前,合作社核心区已被列为贵州省重点农业示范园区,有菌种生产基地4000平方米,食用菌冷链物流中心1600立方米,加

6、工基地4800平方米,日加工能力达80吨。 产品除销往国内北京、上海等地外,还出口到韩国、泰国、日本等地。 为提高知名度,合作社将姬松茸干品带到泰国和法国博览会参展,好评如潮,并与贵州省农科院合资成立“黔西南州利康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社在壮大,园区在壮大,黎富平的梦想也在大:3至5年内把大棚发展到3000个,并在食用菌多糖精深加工上做文章,让更多农民致富。 【贫困户】从不愿种到我要种 7月8日上午,在小场坝村的义龙食用菌园区,胡丹云刚一采摘完姬松茸,就忙着去大棚浇水。 “1个大棚能产8000多斤,去年种3个大棚,净赚4万多元!”胡丹云的脸上掠过丝丝喜悦,今年又扩种了5个大棚。 胡丹云一

7、家五口,3亩地,种的包谷,仅仅够吃,生活十分困苦。 2022年,黎富平动员村民种菌,胡丹云怕种了卖不出去,不愿意种。 2022年,妻子廖美云来到合作社打工,一个月收入有2022多元。 妻子告诉他,看看菌农大筐大筐的菌子卖出去,将大把大把的钞票收进“荷包袋”。 胡丹云跑到种菌基地实地“考察”后,了解到一亩地可建两个大棚,一个棚前期投入1.52万元;贫困村民1亩地可得3000元扶贫资金补助,合作社还可提供担保,协助小额贷款5万元,并有扶贫部门提供5%的贴息;合作社不但统一提供菌种、技术,还负责统一收购销售。 2022年,胡丹云种了3个大棚,产菌2万多斤,又得2万多元的红利。 【种植大户】种得多赚得

8、多 “每天5:30开始摘菌,7:00选菌、洗菌,下午4:30又开始采第二拨菌子,一直忙到晚上十一二点钟,交到合作社。”种植大户张启平说,“苦得很,但很开心。” 张启平家有28个大棚,是基地种菌最多的一户,也是加入农望合作社种菌时间最长的一户。 现在正值姬松茸上市,不仅妻子、儿子和儿媳,几乎全家上阵,而且请了3个固定长工,临时工多时达几十上百个。 合作社刚成立时,张启平投了1万多元,试着跟种了1.5亩,建了3个大棚,2022年就赚了4万多元。 尝到甜头的他,2022年就扩建到10个大棚。今年,张启平索性将房子做了抵押,贷款20多万元,发展的大棚28个。 目前,在张启平的带动下,果药村就有8户农户

9、参与种菌,户均纯收入超过4万元。 【小场坝村】贫困村成小康村 小场坝村是省级二类贫困村,2022年以前,全村尚有贫困户300多户,农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2022年,黎富平回到村里,发起成立合作社发展食用菌,种1亩菌子能增收上万元。 小场坝村村主任韦忠平介绍,自从有了菌子产业,村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贫困户数减少了两成,现在是70多户。低保户人口数减少近一半人;过去村里到处都是瓦房和草房,现在95%以上的村民都盖起了砖瓦,就连村民思想观念也都有了改变。 “当初发展菌子,需要集中流转土地,涉及100多户村民,部分村民表示不理解,种菌子能当饭吃!”黎富平说,他是挨家挨户做的思想工作,而现

10、在村民主动种菌的越来越多,土地流转再也不用磨破嘴皮。 韦忠平说,目前,全村40%以上的村民都参与到菌子产业中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500元,其中从事菌子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五成以上。 2022年,小场坝村被认定为小康村。 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二 养鸡大王陈伟的致富经 在青山绿水间的翠屏区明威乡白塔村,家家户户因“鸡”而富。截至目前,该村成立的留诚养殖专合社,辐射农户1100余家,年产绿壳鸡蛋2022万枚,鸡苗500万只,总产值达5000万元。而缔造这一串数字神话的是被当地村民称为致富带头人的陈伟。? 返乡创业当“鸡王” 陈伟是留诚合作社的发起人,养鸡逾20年,从50只鸡起家。2022年,在外

11、成功创业的陈伟回到家乡白塔村,看到当地村民几乎还是采用圈养或是零星放养的传统模式搞养殖,不仅不成规模,效益也不好。 陈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白塔村守着这么多山山水水,不充分利用,岂不是白白浪费资源。“那时条件真苦,全是泥巴路面,下雨时全成了泥浆路,设备和原材料无法运进来,全凭自己肩挑背扛运进来。”陈伟回忆当时搞建设时的场景,感慨万分。 在家人的支持下,陈伟根据自己掌握的市场信息,引进了优质种鸡2022余只,一场轰轰烈烈的林下养鸡就此展开。“为了让养殖的鸡品质好,我采用每亩不超过50只的集中放养模式,不仅能保证鸡的喂食,还能保障鸡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陈伟指着远处的水塔对记者说,“专门打了两口井,

12、这里的鸡平时喝地下水,喂的也是粗粮。” 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一年下来,林下养殖销售额高达20万余元,无数村民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一时间,村民纷纷上门参观,讨技术、学经验。 筑巢引得“凤凰”来 “一人富了不叫富,全村人富了才是富。”看到村民们热情高涨,陈伟向村民们提出成立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土鸡、绿壳蛋做大做强。此话一出,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纷纷推荐他作为合作社负责人。 2022年,陈伟注册的留诚养殖专业合作社很快得到批复。合作社成立后,他为村民提供鸡苗、技术指导,并免费为村民接通自来水,而村民则自己提供场地,白塔村173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后,规模逐渐扩大,长宁、宜宾县、筠连等地很多农户都加入到了陈

13、伟的养殖队伍中。 做鸡生意的陈伟发现蛋生意更可观。于是,他加大推广绿壳鸡蛋力度,如今,成都、重庆等地都有买家订购他的鸡和蛋。陈伟告诉记者,宜宾市正在评选十大畜牧产品,香林绿壳蛋被翠屏区推荐入围。 “我们的土鸡25元一斤,绿壳蛋2元一枚,效益比普通的鸡和蛋要高点。”养殖户刘宗容说,他们不担心销售,这由陈伟负责。 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合作社的土鸡、绿壳蛋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一时间前来调研、参观学习的农业专家、省市相关领导纷至踏来。一批科技项目落地白塔村,种鸡场,孵化场,育雏区,化验室,技术培训室在这里拔地而起,为合作社注入强大的科技力量。 谈到今后的发展,陈伟信心满满。他想进一步做大做强林下养殖产业,

14、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强产品品质,让市民能吃上放心肉、放心蛋。 返乡农民艰苦创业事迹三 残疾人创业办养殖场年赚60万 陈世华在他的养殖场前 他的右手在一次创业中致残,只剩下一半手掌、一个指头,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停止追逐致富梦;在两次创业血本无归后,他挺起脊梁继续创业,利用村组闲置的山地水库开办养殖场,混养鸭、羊、猪和鱼等。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他创办的这个养殖场年可获利60万元,他就是阳新世华养殖场董事长陈世华。 学徒三年练就优秀品质 1980年,刚满16岁的陈世华初中毕业,在父亲的要求下,他跟着远房一个表叔,当起了为期三年的木工学徒。 学木工最难的除掌握技术外就是读懂图纸。勤奋又聪明的陈世华很快掌

15、握了木工技术,但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就是不能独立对照图纸做好木工活,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读不懂英文符号,看不懂图样结构,需要别人解释才能做。如何才能使自己尽快读懂图纸?陈世华就此多次问师父,得到的总是一个回答:熟能生巧。 于是,白天,陈世华就拿着图纸慢慢做,虚心向师兄弟们请教;晚上,他就拿不同图纸进行对比,找出其中异同点。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不管什么字母,不管什么图纸,陈世华都能读出来,读得懂。在师父眼中,陈世华在学徒期间已有很多方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他所有徒弟中的“唯一”。 两次创业伤身又蚀财 1999年,细心的陈世华发现,农村很多山场被人承包,木材加工将是不错的行业。于是,2022年,他说服家人,毅然放弃用了20年的斧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