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

上传人:工****全 文档编号:563576382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 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 【教学目标】 、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教学重难点】 、诗歌诵读。 、诗歌仿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英国有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叫济慈,他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句经典的话本身也是一句诗,它告诉我们生活的本质就是诗,人的一生也是诗。如果我们能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我们平凡的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时时有诗情,人生处处有诗意。写诗,并不像许多同

2、学想象的那么困难,今天,就让我们以两首优美的外国诗为阶梯,去尝试一下写景诗的创作。 二、品读济慈和叶赛宁,感受写景诗的特点 、介绍两位诗人: 济慈(),英国诗人。年月日生于伦敦。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年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

3、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岁。 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 、自由诵读感受诗意诗情: 自由读、表演读、配乐读。 自由谈一谈你从这两首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诗情。 引导学生交流: 蝈蝈和蛐蛐中的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地对待生活。 夜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自由诵读议一议诗歌的语言: 重点读蝈蝈与

4、蛐蛐引导学生体会: 散文一样的语言:娓娓道来,似在说话,不造作不生硬。 感受方式:改变诗歌分行排列的方式,把它们以散文的形式排列,读一读体会一下,原来,散文诗就是一篇散文。 重点读夜,引导学生体会: 诗的语言就是形象化、细节化、生动化的语言; 景物的铺排:松林、夜莺、长脚秧鸡、溪水、明月; 特点的凸现:松林的“幽暗”、夜莺的“歌声”、长脚秧鸡的“欢嚷”、大河的“银星”、小溪的“银波” 教师总结: 写景类抒情诗其实很简单: 写诗,就是诚实地写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细腻地描绘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优美地表达出心中的话; 写诗,就是灵活地排列出心中的话; 三、他山之玉:看看如何把散文变成诗 、把

5、春的前几段变成诗: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 水涨起来了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 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把记叙文变成诗: 深圳的程少堂老师曾把荷花淀的开头由记叙文改成这样了: 原文: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月亮 升起来 院子里 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女人 坐在 小院当中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苇眉

6、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 四、自由创作 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为题,或者以夜为题,模仿这两首诗简易朴实的写法,即兴创作小诗一首并朗诵交流。 (提醒学生:如果觉得难,可以写成散文再考虑形式。) 五、课外作业 自由创作诗歌,在班上举行诗歌创作比赛。 2、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 课文简析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创意说明 1、蝈蝈与蛐蛐可以引导学生捕捉住蝈蝈和蛐

7、蛐这两个富有生机的意象所呈现出来的场景,品味由“蝈蝈的乐音”和“蚰蛐的歌儿”交织成的“大地的诗歌”。 2、夜这首诗很具有一种画面感,可以通过语言品评的方式再现诗歌所创设的意境。 另外,这两首诗都可以通过不同之间译文的比较来品评诗歌的语言。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蝈蝈和蛐蛐 一、整体感知 1、诗中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几幅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些场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 1、为什么诗中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场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 2、为什么诗中仅仅描写蝈蝈和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却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三、比较品析 对于济慈的这首诗歌,有许多版本,你认为那

8、一种译文最能体现作者的歌颂大在然,歌颂生命不息的永恒美的感情。 出示三种译文:邹绛译;屠岸译;查良铮译 第二课时 夜 教学预设: 一、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营造诗歌氛围。 2、学生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画面感,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 思考:这首诗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二、研读赏析 仿照示例,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平静的河水仿佛悄悄进入勒梦梦乡, 幽暗的松林市区喧响。茂密的松林也是静静的。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夜莺也收起了美妙的歌声,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长脚秧鸡也停止了它的快乐的叫嚷。 三、深情朗诵,深入体会诗中意境 四、比较品析 1、阅读另外一种译文

9、,说说自己的发现。 夜 叶赛宁 疲倦的白昼垂向黑夜, 喧闹的波浪起始静息。 夕阳西下,而月亮 沉思地在苍空浮行。 岑寂的山谷在聆听 平静的小溪的潺鸣。 幽黯的树林弯着身子, 在夜莺的歌声中微睡。 河水侧耳倾听呖呖莺啼, 亲热地同沙岸叨叨絮谈。 而在河面上,轻轻地漾起 芦苇快乐的簌簌的声响。 2、对比阅读沈尹默的月夜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活动简析: “雨的诉说”从雨说一诗引申出来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通过让学生关注大自然中人们熟悉却并不关注的雨等几种常见现象,来引导学生体验自然的诗意之

10、美,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同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培养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项活动可以灵活掌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有选择来开展。 活动目标: 1、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并锻炼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 3、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活动建议: 1、学生三项活动任选一项,自愿组成活动小组。 2、活动在第一课雨说教学之后提前布置活动。 3、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 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请认真研

11、读,感受雨的诗情。 活动安排: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 在雨淅淅沥沥下起的时候,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带着一份好心情,去观察雨幕,去倾听雨韵,去感受雨情。 1、作好以下记录: 具体季节和时间: 地点: 雨的特点: 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 自己观雨时的心情: 2、请你把听雨的感受及听雨的资料与同学们分享。 第二组:说说雨的功过 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关于雨给人类带来福祉与灾难的资料,了解雨的别样情形,并在展示课上讲述给同学听。(以下可参见读写导航) 1概述一个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2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选择一个进行探究) 第三组

12、:读读我的韵味 1、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并将有关描写“雨”的名句或名段摘录下来,在展示课上向全班交流。(有关雨的古诗名句可参见读写导航) 2、将自已搜集并喜欢的有关雨的文学作品,制作成配乐诗文,在展示课上与同学分享。 全体同学:抒写雨的情怀 在自己听雨和学习他人文学作品描绘雨的方法的基础上,以一个季节中的雨为意象,结合自己的心情,抓住雨给你的独特感受,写一篇抒情文章或诗歌。 3、外国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范文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