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575312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从葛洪在岭南的史实论其道术结合的思想 2007-03-30 01:05:25 孔令宏 一、葛洪在岭南的史实 北宋初年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一六“罗浮山”引袁宏罗浮记说: 葛洪字稚川,句容人也,|谯国人,稽(嵇)含常(尝)为广州(刺史),乃请洪参广州事(疑衍)军事,洪允,先行到广州,而含于此遇害。洪还留广州,乃憩于此山。咸和初司徒王导补州主簿,转司徒椽,迁谘议参军。干宝荐洪才器宜掌国史,当选大著作,洪因固辞不就。以年老,欲炼丹自卫,闻交趾出丹砂,乃求勾漏县,于是选焉。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岱以丹砂可致,请留之,洪遂复入此山炼神丹。于此山积年,忽与岱书云:当远行寻师药,尅期当去,岱疑其异,便狼狈

2、往别。既至,而洪已亡,时年六十一,视其颜色如平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其轻如空衣然也。 袁宏的罗浮记是他在东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3年)亲自到罗浮山时所写,上距葛洪卒年不远,因而其记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葛洪23岁时因避战乱,于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在襄阳接受嵇含的任命出任广州参军,先到广州,由于嵇含在襄阳被部将所杀,葛洪于是到广州附近的罗浮山隐修。嵇含是嵇康的胞弟,是道教中人,著有与道教服食有关的著作南方草木状。抱朴子内篇祛惑说:“昔有古强者,服草木之方,又颇行容成玄素之法,年八十许,尚聪明不大羸老,时人便谓之仙人,或谓之千载翁者,扬州稽使君闻而迎之于宜都。”“虽栾(大)李(少君)之见重

3、于汉,不足加也。”孙星衍校助认为,“扬”当作“杨”,“稽”当作“嵇”,则“扬州稽使君”即嵇含。太平御览卷七三六引抱朴子佚文提及李阿有弟子古强。这说明嵇含所崇敬的道士古强曾师从孙吴时期的李家道代表人物李阿。 葛洪与南海太守鲍靓交往并娶其女鲍姑也在此时。1有关葛洪遇鲍靓、拜其为师、娶其女为妻的年份,现在资料均无明确记载。对此学术界有三种说法:(1)葛洪24岁(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左右在广州与靓相遇。(2)葛洪29岁(永嘉六年,公元312年)以后在广州与靓相遇。(3)葛洪36岁(太兴二年,公元319年)左右,靓退居于句容,与葛洪相遇。其中第二说只是大忍渊尔的推测,2(107)并无文献的支持,当不

4、可信。因为鲍靓任南海太守时,葛洪正在广州听到嵇含遇害的消息后才往居罗浮山。罗浮山与南海同属广州,两地相距不远。有关鲍靓及他与葛洪间关系的文献主要有: 太平御览卷四一注引六朝人罗浮山记曰:“鲍靓,字子玄,上党人。博究仙道,为南海太守,昼临民政,夜来罗浮,腾空往返。”太平御览卷七六五引晋宋之际沈怀远南越志曰:“鲍靓为南海太守,尝夕飞往罗浮山,晓还。有少吏晨洒扫,忽见两鹊飞入小斋,史帚掷之,坠于地,视乃靓之履也。” 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四引神仙传说:“鲍靓,字太玄,琅邪人,晋明帝 人。葛洪妻父,阴君授其尸解法。一说云:靓,上党人,汉司隶鲍宣之后,修身养性,年过七十而解去。” 晋书七十二葛洪“后师事南海

5、太守上党鲍玄。玄亦内学,逆占将来,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 晋书九十五鲍靓传“鲍靓字太玄,东海人也。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稍迁南阳中部都尉,为南海太守。靓尝见仙人阴君(即阴长生),授道诀,百余岁卒。”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三鲍靓传引宋代王胄罗浮图志说:“稚川居罗浮时,靓为南海太守,以道术见称,尝行部入海,遇风饥甚,取白石煮食之。与稚川常往来山中,或语论达旦,乃去。人见其来,门无车马,独双燕往还。或怪而问之,则双履也。” 这些资料说明鲍靓、葛洪二人关系亲密,为朋友、师生、翁婿,罗浮山是他们交往之地。既然如此,当以一、二两说为是。据晋书鲍靓传),靓任南海太守时,恰逢王机任广州刺史。通鉴晋纪

6、提及,王机于永嘉六年任广州刺史,建兴三年转交州刺史,同年病卒。这样,王机任广州刺史当在永嘉六年(公元312年)至建兴三年(公元315年)之间。因此,鲍靓任南海太守也大致在这一时间。葛洪是23岁因赴友人嵇含之任命而抵广州,因含被害,未就职即隐居罗浮山。就此而言,第一种说法在空间上虽然有可能,但从时间来看则不可能。因鲍靓任南海太守之初,葛洪年已29,而非25岁左右。因此,鲍靓与葛洪相遇,建立亲密关系,当以第一种说法为是。3 晋成帝咸和八年50岁的葛洪第二次前往罗浮山。其原因,前引袁宏罗浮记已说明。晋书葛洪传也有类似记载:“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交趾出丹,求为句屚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

7、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止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在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句屚”即“勾漏”。古勾漏县地址在今天的越南河西省石宝县,隋废。葛洪早年“避地南土”曾远涉扶南,对交趾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 葛洪在罗浮山安度晚年,除了著述和炼丹的原因之外,还与他的从祖葛玄曾率一个小型道团到罗浮山活动过有关。4(846)明代陈梿罗浮志和清初罗浮山志汇编均有葛玄在罗浮山飞云顶修道炼丹的记载。北宋霍晖冲虚观记认为葛洪晚年求为勾漏令而停滞于罗浮山,“盖自从祖仙翁孝先吴时在(罗浮山)飞云顶修丹以来,风流相承,岂特咸和而避地远

8、行而然也”。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说,葛洪“求为勾漏令,欲就丹砂之便,修炼大丹,冀得成就,后携妻子登罗浮山,立坛昭谢天地,服饵大丹,举室升仙,果符先公先知之征矣”。6(234)这同样是强调葛洪晚年再登罗浮山与其从祖葛玄的关系。此外,不应忽视的是,葛洪岳父南海太守鲍靓在罗浮山有过重要的宗教活动,他为葛洪传授三皇经和五岳真形图等大概也在此地。1今罗浮山著名道观冲虚观的前身即为葛洪所创建的都虚庵。 葛洪晚年在罗浮山隐居期间,曾经到过广东的多个地方及广西地区。广州有不少与葛洪有关的记载和史迹。宋代王存元丰九域志卷九记广州有“葛洪丹井”。宋人王象之与地纪胜卷八十九提及广州蒲涧有碧虚观,旧传秦始皇在此访问安期

9、生。宋代方信孺南海百咏对“葛仙翁炼丹石”的记载是:在碧虚观前东岭上,岩壑窅冥,人迹罕至者。另有诗说:“见说刀圭已解仙,宁需丹灶半人间。葛翁本是求勾漏,何意南来访此山。”葛洪最后还是前往罗浮山炼丹和著述。此外,广东北部的南雄、英德等地有葛洪炼丹的遗迹,广东肇庆地区的德庆、怀集等县也有葛洪活动的遗迹。广西以勾漏山脉为中心的北流、容县、贵县等地与葛洪有关的遗迹较多,只是有关记述均出自宋代以后,可信度值得斟酌。 有关葛洪在罗浮山的卒年,有61岁和81岁两说。有一则材料可对两说讲行决断。敦煌文书P2452号灵宝威仪经诀上说: 太极真人称徐来勒,以己卯年正月一日日中时,少会稽上虞山传太极左仙公葛玄,字孝先

10、。玄于天台山传弟子郑思远、沙门竺法兰、释道微、吴先主孙权。思远后于马迹山传葛洪,仙公之从孙也,号曰抱朴子,著外内书典。 郑 君于时说先师仙公告曰:“我日所受上清三洞太真道经,吾去世之日,一通封名山洞室,一通传弟子,一通付吾家门子弟,世世录传至人。门宗子弟,并务五经,驰骋世业,志在流俗,无堪任录传者。吾当以一通封付名山五岳,及传子弟而已。吾去世后,家门子孙,若有好道思存仙度者,子可以吾今上清道业众经传之。当缘子度道明识吾言。”抱朴子君建元六(二)年三月三日,于罗浮山付(葛)世,世传好之子弟。 这一材料揭示了自葛玄以来葛洪家族内部经典传授的情况,其可信度应是比较高的。只是其中“建元六年”应为建元二

11、年(公元344年)的抄写之误,因为东晋康帝年号建元,总共只有两年。这是目前可见的有关葛洪活动的最后一条历史记载。由于道教内部有道士临终授经的传统,因此,葛洪在罗浮山去世的时间应是晋康帝建元二年三月三日,当时在其身边奉受灵宝经典的有弟子海 安 君、葛望、葛世等。7葛洪享年61岁。由此可知,罗浮山在灵宝派的传承史上是有一定地位的。 罗浮山与葛洪的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罗浮山是葛洪烧炼金丹的理想之地。首先,烧炼金丹必须在名山,而岭南名山只有罗浮山。司马迁说:“大荒之内,名山五千。其在中国有五岳作镇,罗浮、括苍十山为之佐命。”抱朴子内篇金丹说:“是以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又引仙经说:“

12、可以精思合作仙药者,有华山,泰山,霍山,罗浮山。必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若有道者登之,则此山神必助之为福,药必成。”其次,丹砂是最好的药物,而岭南正好盛产丹砂。抱朴子内篇仙药说:“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白银。”刘向所著列仙传说巴戎碧鸡祠主簿赤斧能作水银炼丹,与消石服之,且“卖于苍梧、湘江之间”。近年汉代南越王墓中出土的“五色药石”说明以服食为核心的神仙养生思想在岭南历史悠久。8(141),岭南所产丹砂尤为难得。据说出于汉代金碧经中的丹诀的丹论诀旨心鉴说:“丹砂皆生南方,不生北方之地”。真诰卷十四说,张礼正、冶明期炼丹时,“中患丹砂之难得,俱出广州为沙门”,“遂得内外沿澈”

13、,“俱为上仙”。“出广州为沙门”当有误,因太平御览卷六六九所引真诰说的是“方患丹砂难得,去广州为道士,仙去飚室为上仙”。罗浮山出产丹砂,为葛洪在该山就地炼丹提供了可能性。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广州,是岭南和“南洋”等海外的“丹砂灵药”的集散地。9 罗浮山是葛洪写作抱朴子等书的理想之地。葛洪寻名山著书是他自己在抱朴子内篇金丹中明确指出的:“余所以绝庆吊于乡党,弃当世之荣华,必欲远登名山,成所著子书,次则合神药,规长生故也。”这里所说“子书”即抱朴子。秦汉时期,南越社会巫觋活动频繁,神话流行,罗浮山为近海之山,海天变幻,独特神异,与汉魏道教神话仙迹结下了不解之缘。黄巾起义后,道教在中原遭到镇压和禁止,岭南之偏安正好使其成为道教公开传播和发展的地区。再则,东汉最后一位交州刺史张津信奉并倡导道教。晋书卷十六地理志已载,建安八年时,张津是刺史,士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