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573922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9分)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8分)(1)大家站在高处tio wng( ),只见一匹白色的jn m( )从远处bn ch ( )而来,脖子上挂着的lng dang( )的响声也越来越清晰。(2)年轻人shn sh( )着眼前这个令人zn jng( )的老人,老人脸上露出c xing( )的神情,两个人yu zhng( )地笑了。2.选择题。(填序号)(8分)(1)“哗”有两个读音:hu、hu。读“hu”时有“人多声杂,乱吵”的意思。用这个读音的“哗”组两个词,有错误的一组是( )A.哗变 哗笑 B.喧哗 哗然 C.哗众取宠 哗哗

2、声(2)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是一项是( )A.溺而不返 返回 B.于物无不陷也 陷害C.问其故 缘故 D.守株待兔 坚守(3)下列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B.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C.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D.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游览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4)将下列语句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相机,放飞心情,享受生活。一路风尘仆仆,走走停停。游走大漠,_;探

3、访名山,_;踏访古镇,_;梦游江南,_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欣赏特色民居,小桥流水望尽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感受杏花春雨,渔舟唱晚A. B. C. D.3.在世界文字之林中,汉字是最特别的。这学期,班级开展“遨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1)汉字有音形之妙。我虽然不认识“物”字,但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我猜它可能会和下面“_”的读音最接近。A.牛 B.牲 C.刀 D.刃(2)汉字有谐音之趣。比如:你这个答案驴唇不对马嘴,这真是( )A.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B.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C.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D.扇着扇子说话疯

4、(风)言疯(风)语(3)汉字有文化之韵。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称谓。下面这副清朝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对联中,暗指的岁数是( )上联: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A.82岁 B.97岁 C.130岁 D.141岁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1)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敏捷的猴子在树干间攀缘、穿行。(仿照例句,写一写爸爸生气时的样子)_(2)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你有什么心爱的事物?运用例句中所用的手法写一写)_(3)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体会人物内

5、心,仿照例句写写“我们班在长跑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这个情景:_(3) 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用上例句中的两种描写方法刻画一个生活中的人物:_5.课文内容回顾。(5分)(1)在古诗中徜徉,我欣赏到了“绿遍山原白满川,_ ”的初夏景致,以及“青海长云暗雪山,_”的壮阔风光;我体会到了诗人“_ _,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忧国忧民之情;我感受到了“临行密密缝,_”的慈母深情。(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_的刘伯承、_的小嘎子、_的刷子李、_的船长。我还积累了一些名言:“君子喻于义,_”告诉我们要看重道义而非利益;“人有耻,_”告诉我们人有了羞耻心,才能不做那些不该

6、做的事。二、阅读理解。(31分)(一)(8分)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滑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竽:一种簧管乐器。处士:未做官的士人。廪食:官府供给口粮。1.这篇小古文和自相矛盾一样都选自_,由这篇小古文演化而来的成语是_(填序号)。(2分)A.掩耳盗铃 B.歌舞升平 C.滥竽充数 D.寡不敌众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必:_ (2)说:_ (3)立:_ (4)好:_3.有关这篇小古文的寓意,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弄虚作假虽然会露出马脚,但在短时间内是可行的。B.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要有真才实学。C.

7、工作管理者应该对那些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的人加以鉴别。(二)(6分)孙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孙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发现了。妖怪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她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正在这时,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妖怪变的,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她是个妖怪,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怪劈脸一棒。妖怪扔下一具假尸

8、首,化作一缕青烟逃走了。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有删改)1.从目录可以知道这本书的书名是_。(1分)2.从文段内容可以看出,文段的情节是第_回的_。(2分)3.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这一回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_(三)南京的秋(17分)宋羽南京的秋是短暂的。正因为短暂,古城的每一寸秋意都变得灿烂。因为短暂,南京的秋成为生命中一次弥足珍贵的守候,成为岁月里一场翘首期盼的等待。在秋风的吹拂下,整座古城的色调变成了暖暖的金黄或者橙红,仿佛一位慈祥的老者抿了一口浓郁的高梁红,脸颊上泛起了满足的红晕。是的,漫步在这样的色韵里,你是会不由

9、自主地陶醉的。明净的天空下,硕大的梧桐叶悠然飘落,层层叠叠地铺满了街道,充满了隔世的诗情画意,光与影在纵横交错的叶片间穿越或折射着,堆砌出浓重的油彩,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油画中。这个季节,携一壶淡淡的菊花茶,在甘熙大院的回廊里坐下,你会感到无比惬意。看池沼中几尾游鱼安静地吐着泡儿,它们仿佛也感受到了秋日的寂静,悄悄收敛了盛夏时节欢腾跳跃的身姿。一夜霜降,嘈杂的蝉鸣渐渐稀疏了,偶有微黄的杂草间一两声苍老的鸣唱。蝉是这个季节最后的歌者,尽管薄薄的翼翅阻挡不了袭来的西风,但它们仍旧自不量力,高居树梢,餐风饮露,从不委身于人间的烟火。这时候的天空也是安静的,天淡淡地蓝着,那么高,那么开阔。南京

10、的秋天也是婉约伤感的。台城下的烟柳总有太多的故事想对游人诉说,它们在轻柔的雨中湿润了眼睑,饮泣着六朝如梦的回忆,那些浑厚的钟声,那些艳丽的词曲,都化作胭脂井畔的叹息,渐渐淡忘在了斜风细雨之中。“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械。”秋雨中的古城怀念那个叫作李煜的君王,他在瑟瑟的秋风中尝尽了国破家亡的凄苦,背井离乡去了北国。他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让江南故土从此变得善感而多情。南京的秋天也回荡着黄钟大吕之声。明孝陵斑驳的神道上浸染着银杏的金黄,那一尊尊神兽静默地屹立了六百余年,你忍不住伸手抚摩它们粗糙的脊背,于是感到一股力量从冰凉的石块内迸发而出,沿着指尖一根根细微的

11、血脉流淌到体内。深秋的紫金山上,有太多的风景值得你去品读,高耸的雪松守护着一代先驱的足迹,浑厚有力的“博爱”二字在清凉的空气里愈发让人心生敬佩。更有那漫山遍野的红枫,将青翠的山峦一夜之间染成了鲜艳的红,一层层叠加出历史的厚重,让你惊叹这座金粉之都竟能如此豪情万丈,迸发出磅礴大气的手笔。有一种美甘醇如酒,厚重温暖,色泽和香味都积淀得那么纯粹和深沉,浓得有些化不开。这种美,正属于南京的秋天,属于秋天的南京。1.阅读全文,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文中描述的南京秋天的特点?请判断一下,对的画“”,错的画“”。(4分)(1)色彩斑斓( ) (2)漫长持久( ) (3)婉约伤感( ) (4)厚重大气( )2.根据

12、要求回答问题。(6分)(1)画线句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古城秋日里_的色韵,表达了作者对古城浓重秋色的_。(4分)(2)第段中加点的“磅礴大气的手笔”具体是指:_(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3.下面的句子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3分)A.这时候的天空也是安静的,天淡淡地蓝着,那么高,那么开阔。B.看池沼中几尾游鱼安静地吐着泡儿,它们仿佛也感受到了秋日的寂静,悄悄收敛了盛夏时节欢腾跳跃的身姿。C.明净的天空下,硕大的梧桐叶悠然飘落,层层叠叠地铺满了街道。D.更有那漫山遍野的红枫,将青翠的山峦一夜之间染成了鲜艳的红。4.对“这种美,正属于南京的秋天,属于秋天的南京”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