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56035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事业单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事业单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事业单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事业单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业单位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为全面掌握xx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理清新形势下加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及思路,xx区人力社保局组织开展了一次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调研。 一、全区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现状 (一)基本情况 全区有13个事业单位。其中,全额财政拨款0个,差额财政拨款个,经费自理3个;核定编制881名,其中,全额财政拨款1945名,差额财政拨款83名,经费自理293名,企业化管理301名。事业单位拥有人才258人,其中管理人才377人,专业技术人才164人,技能人才3375人。 (二)结构分类 、学历情况。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2人、占比例约为05%;大学本科学历为899人、

2、占比例约为3.7%;大学专科学历为56人、占比例约为219%;中专学历为853人,占比例约为48;高中及以下学历为448人,占比例约为142%。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为27人。 2、年龄结构。35岁以下为7841人,占比例约为31.9%;3&dsh;40岁为40人,占比例约为84%;4&mdah;45岁为479人,占比例约为195;46—0岁为39人,占比例约为2.%;51岁以上为424人,占比例约为17.5。平均年龄0。 3、区域层级。区属16199人,占比例约为性67;2个乡镇(街道)8349人,占比例约为33%。 、行业分布。教育系统12503人,占比例约为5.%人;卫生系统47

3、2人,占比例约为14人;农业系统211人,占比例约为8.6;其它系统518人,占比例约为21。 5、性别比例。男性500人,占比例约为61.1;女性90人,占比例约为38.9%。男女比例为15:1。 6、职务职称 (1)管理人才37人,其中。五级职员2人,六级职员140人,七级职员人,八级职员9人,九级职员及以下8人。 (2)专业技术人才175人,其中。高级1967人,中级4人,初级及以下77人。 ()工勤技能人才37人,其中。技师1人,高级工1801人,中级工87人,初级工52人,普工9人。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xx区人事人才工作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

4、极实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战略,不断创新人才机制,加大人才投入,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人才资源开发的新局面。 但是,由于xx区处于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人才竞争压力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人才总量仍然不足。全区现有总人口73万人,而事业单位人才仅254人,占总人口数比为1.42,从比例上看,远远不能满足于全区各项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二)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一是学历结构不够合理。事业单位人才中,中专及高中以下学历的有1391人,占事业单位人才比例达55%。本科以上学历有9122人,占事业单位人才比例327,研究生以上学历仅有12人

5、,占事业单位人才比例0.5。二是人才行业分布不够合理。全区传统产业人才相对比较丰富,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0.%。而新兴特色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比较匮乏,从事工程、农业、工程技术的人才数量少,特别是审计、外语、经济管理、规划、盐化工等重点支柱产业领域的人才显得尤为紧缺。三是技能人才文化素质低。全区事业单位技术工人3375人,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有289人只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四是地域分布不够合理。城镇和待遇较高的事业单位人才相对过多,而乡镇和条件较差的事业单位分布较少。 (三)吸引人才的软环境缺乏优势。一是人才政策环境缺乏吸引力。地区经济气候影响了人才资源开

6、发,人才投入明显不足,出台的优惠政策吸引力不强。二是工资待遇偏低。与同类城市相比,x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人才引进,造成了人才流失。三是收入分配制度缺乏激励性。全区绝大部分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按职称、级别等因素进行分配的制度,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使得按劳取酬、以岗定薪、优绩优酬等新型分配方式在很多事业单位并未得到真正实施。比如,乡镇事业单位因为规格低,管理岗位和专技职数受限,想上又上不去,待遇较差,挫伤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竞争机制缺乏。注重人才为我所有,不注重人才为我所用;有些单位注重引进外部人才,忽视发挥内部人才的作用,挫伤了原有人才的积极性,造成一边

7、引进一边流失的现象;公平、公正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和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健全。 (四)人才流失仍然比较严重。近3年,全区共引进研究生及其以上人才仅80名左右,而近两年来,调出区外专业技术人才近100人。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也有各级各部门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力等主观因素。 一是缺乏对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性、紧迫性的认识。一些单位的领导没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重视物质资源而忽视人才资源,没有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宏观协调、战略研究、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人才工作很多时候还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

8、,忙起来不要的局面。 二是事业单位管理现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工作的要求。 1、进人用人的机制不活。一方面用人单位抱怨自主权太少,引进人才程序繁琐。如城政工程处引进一名急需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未及时办好编制、人事等手续,而离开该单位。另一方面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人才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条条框框过多,人事管理过于集中。比如,新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办法脱离实际,导致中、高级已聘人员数额大大超岗,基层单位矛盾突出。 2、人才评价机制不活。一些地方和部门拘泥于某些政策的条条框框,过于看重身份、学历、职称,而没有将人才评价的重点放到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上来。 、分配激励机制不活

9、。一些单位和地方在分配上的大锅饭、平均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技高技低报酬差不多,利益分配向从事智力密集型劳动的人才,向有发明创造、有科研成果的优秀专技人才倾斜的力度不大。 4、人才培养机制还未健全。全区人才培养缺乏力度,财力支撑不足,一些单位在人员进修、继续教育方面往往以财力紧张为由,很少作出安排,使相当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得到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的机会,知识老化现象相当严重。 三是现实条件对优秀人才吸引力不很强。 1、地方经济基础薄弱影响人才资源开发。近几年x区经济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对人才吸引力较低,使人才在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上进展缓慢。 2、

10、工资待遇偏低。与同类城市相比,目前xx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人才引进,也造成了人才流失。 3、人文环境较差。由于地理条件、交通、信息方面缺乏比较优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差异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影响了人才作用的发挥。 三、建议和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全区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性措施,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学者。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与xx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逐渐使爱才、重才、容才、护才的思想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开辟专家访谈专栏,及时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为各类

11、人才充分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利用各种途径,特别是通过三峡人才网等方式,在区内外广泛宣传xx区引进和吸纳优秀人才的有关政策,宣传xx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为xx区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二)坚持改革创新,构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根据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技管理、教育、卫生和文化艺术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规律,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培养方式、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按岗论酬、按绩论酬的分配机制,高科技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的奖金、津贴可多于平均数的5-8倍。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建立个人申报、社会评价、

12、单位聘任、政府调控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体系。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分类管理体制,区委区府重点管理好副高以上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双高人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三)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一是继续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之外,探索制定系统的事业单位人才培训计划。二是在委托培养上取得突破。积极鼓励单位利用高等院校的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根据单位发展的需要,采取单位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每年从在职职工中选派人员进行委托培养,接受系统的学习教育,使这批人才成为单位发展的核心骨干。对回原单位工作的,负责解决学习期间的所有费用。三是在对口培训和挂职锻炼上

13、取得突破。每年择优选派30名左右的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对口支援省市培训基地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思维方式。四是举办经济发展论坛。每年邀请1名左右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xx未来的发展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拓宽广大干部的视野。 (四)完善优惠政策,优化人才环境。一是开辟优秀人才来万的绿色通道。建议结合实际重新修订区x年制定的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凡引进单位急需的全日制研究生、以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编办、人社等部门应采取限时办结的方式,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对引进的正高或博士研究生,用人单位可安置其配偶或子女入学、就业。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按实际专业水平和工

14、作能力,破格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对辞职、离职或因要求流动被辞退后来xx区工作的,经人社部门核准后,承认其原有的专业技术职务,工龄连续计算。凡引进人才,其子女入学由教育部门根据其本人意愿,确保优先安排。二是提高紧缺人才的生活待遇。被聘为正高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和博士研究生,用人单位可实行年薪制,并拨给足额的科研经费。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由用人单位每两年组织一次健康体验,每年安排参加一次国内学术研讨会,并在用车、通讯、信息资料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贴。被聘用或安排在关键岗位发挥重要作用、做出重大贡献的实用人才要打破条条框框,实行论功行赏。三是对优秀人才进行重奖。建议区委、区政府设立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基金和x突出贡献人才奖,每两年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为xx区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