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3558239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五章.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大学的绿地规划筑波大学绿地规划筑波大学是日本有名的国立综合大学,其前身为东京教育大学。东京教育大学本来位于东京都内,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本身扩充的需要,学校整体转移到了筑波研究学园都市,并改名为筑波大学。筑波大学占地250是日本面积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之一。笔者在留学期间曾参加过2001年筑波大学校园更新规划,总结了原来校园总体规划的特点。现在将其中的绿地环境景观规划和相关部分的内容总结如下。5.1.1筑波大学概要筑波大学位于东京的东北方向约601011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的中央部,北面有筑波山,周围农地多,自然环境优美。距离日本高速电车站土浦车站乘车约301X1

2、1!路程,从东京车站经过常磐高速公路乘车约40111111路程(图5.1.1-1)0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筑波大学成田机场图5.1.1-1筑波大学位置图筑波大学的基本办学理念为:(!在基础和应用科学方面,深化和国内外教育研究机构以及社会之间的紧密、自由的交流联系,通过学科之间的协作,进行教育和科学研究,培育具有创造性知识的人才,发展学术文化。建立一个面向国内外的开放式大学。0适应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开发具有国际性、多样性、适应性的教育研究功能和运营组织,以及具有责任心的管理体制。筑波大学所处的筑波研究学园都市,总面积2.8 5万2,始建于1963年。建设筑波研究学园都市的目的在于振兴科学技术、提高教

3、育水准,创造一个研究和教育的国际中心,另外,通过将研究教育机构有计划地转移到筑波,缓和东京的密度过高问题,使东京大都市区得到均衡的发展。位于筑波研究学园都市中央的一块南北长约181,东西宽约6111的区域叫做研究学园地区,是集研究、教育、商业、居住、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心城区。筑波大学即位于研究学园地区的北部(图5丄1-2。图5.1.1-2筑波研究学园都市5.1.2基本规划理念筑波大学位于日本新开发的知识型城市筑波研究学园都市中,作为城市的核心实体,筑波大学将会为研究学园都市的发展注入新的原动力。这种将新城市的建设和新大学的创立相结合的作法有很大的创新意义。大学占地250111112,是日本面

4、积最大的大学,这对于大学的规划提出了独特的要求。因此,进行校园内的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的时候,必须考虑能够容纳以研究、教育活动为主的多种类型的活动,同时,为了发挥最大的效果,还要注意提供给学生、教职工和家庭成员舒适的生活环境。考虑到和周围地域社会的关系和大学本身的独特性,本规划以下面9条为基本原则:(!)本规划不仅要能够长期、充分地发挥大学的多种功能,还要能够适应研究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大学的设施和设备的规划,不能仅仅局限于原来的标准,而应当符合建设先进大学所提出的高标准要求。以现在的标准来看,生活福利设施和居住设施明显不足,因此有必要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大学与城市之间应该有空间和功能

5、上的连续性, 大学校园作为大学和市民交流的场所,应该规划为开放性的、而非闭合性的空间。同样,对于居住和学习在大学的人们,大学应该有归属感,必须具备独特而且有个性的空间。在新大学里,有必要确保自然环境和适度的高密度都市空间。与大学的生活空间相适应的、富于变化的景观设计非常重要。对于室外环境,应该进行和设施、设备相匹配的高水准的整治和维持管理。为了长期地保护校园良好的自然环境,有必要进行综合规划。()为了提高在如此大的校园内进行各种活动的效率,在将主要功能集中配置的同时,有必要探讨校园内移动的有效手段。(!)由于建设周期长,为了能使日常生活和大学运营顺利地进行,有必要针对大学教学的计划进行分期建设

6、规划。()进行大学的设施、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有必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取得相关者的协助,对于象征性的设施应该委托优秀的建筑家进行设计。()为了使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大学所具有的研究、教育、管理职能的变化相适应,在设置专业性的、全学校范围内的委员会的同时,可以考虑设置常务性的规划设计组织。5.1.3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分析 家筑波大学位于稻敷台地上,往北101011处有标高876111的筑波山,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周边区域低2 31:,冬季西北风强劲,春季周围耕地吹来的沙土较多。雨量、日照量、降雪等和关东平原其他地区基本相同。与大城市区域相比较,这里的自然现象比较强烈。因此,从气象上考虑应注意以下问题:(

7、!)冬季低温造成的影响:对于植物成长的制约、运动的室内化、设备管道的防冻处理、精密仪器的保养。()冬季强风造成的影响:联系紧密的各机构建筑物之间通道的确保、通过外部空间的围合缓和强风的影响、树木支撑物的保护、建筑物入口处的挡风问题。沙土造成的影响:建筑物入口处的防沙对策、防止排水沟的泥土沉淀对策。地形总体来说,校园的地形很平坦。南北41、东西11 的范围内,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差不超过1001。基地大部分地区标髙在24111到27111之间。由于地形过于平坦,在规划和设计上应该注意:0如何克服景观上的单调。()创造出动线上的视点高低变化。利用自行车的人数会增加。排水规划上水体自然流动的困难性。地质

8、、地下水地下有非常薄的关东沃土层,仅有1 2111左右的厚度,再往下是厚度达数十米的粘土层。可以支撑建筑物的土层厚度为10-12111左右,不适于建设高层建筑。地下水位很高。1 2:!厚的粘土层能够完全挡住从地表面向下渗透的水。因此,规划上应该注意:(!)建筑物的支撑方法。2施工中地下水的排除。地下室的防水问题。高水位对植物的影响。道路的路基、路面和地表排水的题植物根据城市开发前进行的植物调查,大学基地的潜在自然植物是白栎群落典型亚群落,现存的植物是红松林、芒草原。倾斜的坡地上有赤杨、麻栎群落,低地是芦苇群落。根据调查,这里没有特别贵重的植物群落和种群, 基地内只有一处水塘的周围植物具有相对较

9、高的保存价值。在规划上应注意以下问题:0保护水塘周围的生态系统。根据潜在自然植物群和代替种群,选择合适的树种。基地的自然度低,如何利用相对价值较高的红松林。现存的树林现存树林大部分是树龄不超过35年的红松,基本没有大树、老树。另外还有一片果树林,处于荒废状态,已经出现病虫害。白栎、光叶榉、赤杨等自然度较高的树木已经不存在。规划上应注意的问题有: (!)抑制红松林的减少趋势。,,-參纖山林农田图5.1.3-1筑波大学逮设前土地利用图(力红松林的培育方法。少量但是有特色的孤植树的设计。土地利用图5.1.3-1是规划时的土地利用图。大致来说,校园基地中林地(主要是红松林)占307。,耕作地(果树林、

10、草种培育地等)占307。,农地30,其他用地10。 土地利用密度很低。大部分农地过去曾经被开垦、耕作、废弃。水田形成的低洼地,不适于作建设用地。周边状况大学基地中的南半部分与新建设的城区接壤,北半部分的东西两侧均和农村接壤,属于城市化调整区域。校园跨农村和城区,与农村和城区相互影响。新建城区将来的变化状况基本和大学一样,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大学和周围农村的关系。周围有妻木、柴崎、台坪、玉取、猿壁等村落。大学的建设必然会对这些村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学生在周围的租房问题。()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对现存交通系统的影响。5.1.4 总体空间构成(总体设计)5.1.4.1总体设计的作用筑

11、波大学的整个建设过程预计需要花费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面积250111112。为了建设能够顺利地进行,在设计每个设施和场所之前,必须明确整个大学校园各个空间的相互关系和秩序。一般来说,对大的空间领域内进行设计时,设计行为很难直接导致特定空间的产生。建筑、园林、土木和其他的专业设计手段,一般对空间的形成产生间接的影响。这一点是大范围环境设计的弱点,但是有可能使其对空间的控制更加富有综合性。综合性的、宏观的设计, 通过逻辑结构上的整体性,统和后续的各种层次的设计过程,最终实现具象的空间。但是,如果将这种宏观的设计直接应用到所有的空间中的话,很明显,将会产生令生活者无法忍耐的、受统一和单调性过度支配

12、的空间。筑波大学校园的总体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取得全体空间的整体性和具体空间的多样性之间的平衡,以及如何表现整体的个性和个别空间的个性的课题。将南北41011、东西11011的大学校园设计成单一模式的环境,是极端不合适的。因此,总体设计有以下两个主要作用:0明确空间构成系统。在整合环境各要素的基础上,基本明确基本设施和构造物的空间构造和形象。5.1.4.2空间构成的原则在提出空间构成的方案之前,有必要首先总结全体性的空间利用和空间规划的原则。0在大学校园利用的问题上,很多国立大学都是根据学部等组织的构成分割校园用地。与其他大学的规划不同,本规划将校园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将其置于全校性的管理

13、框架之下,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区分利用。(!)为了防止25011!12的土地上的建设过于分散,将建筑区和开放空间区进行分类,前者尽量集约利用,并且确定每个功能区的容积率。根据功能和性质,将建筑区分为8个功能区,每个功能区的面积为5 20针对各个功能区进行独立设计。建筑和室外空间的设计,应该首先设定设计导则,统一控制位置、方向性、范围、高度、色彩,在此基础上委托给设计师。开放空间由绿地、体育场、农场、植物园等构成。绿地占基地总面积的1/3,约80111112。5.1.4.3空间构成体系0在配置设施之前,为了能够长期维持校园的环境,确保以现存的红松林为中心、由周围防风林、大学公园、修景绿地、水面、

14、大面积的草坪等组成的80111112绿地,对绿地进行统一设计。()保持大学和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创造开放式的校园,周围不设置门、墙等。为了使过于平坦的校园基地地形富有变化,应该将地形的控制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中,并且根据步行道路的高低变化实施对地形的控制。基地的地表面全部实施绿化或地面装饰,不留空地。人车的交通动线不仅全部分离,在各个学术中心建筑群范围内,交通还要实行彻底的立体分离。()校园中央的狭窄部分为中央核心区,集中配置学校共用的设施,成为整个大学的焦点。口)中央核心区往北、往南分别配置北部核心、南部核心,这三个核心区和西南端的医学核心共同构成学术核心。学术核心是多种功能的集合空间、复合性土地

15、利用地区。()北部核心配置第一、第二、第三学群的设施和相关的学系、研究生院、中央图书馆等共用的设施,南部核心配置体育和艺术学群和相关的研究生院与学系的设施。()在与城区接壤的校园西南地区,考虑到周围地区利用的方便性,集中配置附属医院和医学相关的设施, 形成医学核心。(川)都市中心轴和大学相接的基地最南端,规划为文化区。这个区成为大学和都市之间交流区。(!)北部核心的西侧为研究中心区,集中配置和理工学相关的学术设施,是开放程度最小的地区。()北部核心的东侧到北端的松美池是大学的公园区,配置有俱乐部、行政管理大楼等设施。()南部核心的东侧为体育运动区,考虑到周围居民利用上的方便性和与体育学群的关系,配置运动场等设施。()距离都市最远的为校园西北部的农场和相关设施。05居住区分为南居住区、北居住区,分别配置在文化区以北、公园区以北地区。整个校园的土地利用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开放空间用地、建筑用地和交通服务设施用地。其中开放空间用地又分为大学绿地、功能性室外绿地。建筑用地分为集中建筑用地、独立设施用地、居住用地。具体面积如表5丄4-1。 8 5.1.4-1为总体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