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一生主要病害全解.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556202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一生主要病害全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水稻一生主要病害全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水稻一生主要病害全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水稻一生主要病害全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水稻一生主要病害全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一生主要病害全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一生主要病害全解.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恶苗病症状 又称徒长病,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病谷粒播后常不发芽或不能出土。苗期发病病苗比健苗细高,叶片叶鞘细长,叶色淡黄,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在枯死苗上有淡红或白色霉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本田发病 节间明显伸长,节部常有弯曲露于叶鞘外,下部茎节逆生多数不定须根,分蘖少或不分蘖。剥开叶鞘,茎秆上有暗褐条斑,剖开病茎可 见白色蛛丝状菌丝,以后植株逐渐枯死。湿度大时,枯死病株表面长满淡褐色或白色粉霉状物,后期生黑色小点即病菌囊壳。病轻的提早抽穗,穗形小而不实。抽穗期谷粒也可受害,严重的变褐,不能结实,颖壳夹缝处生淡红色霉,病轻不表现症状,但内部已有菌丝潜伏。病原 Fusar

2、ium moniliforme Sheld.称串珠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有大小两型,小分生孢子卵形或扁椭圆形,无色单胞,呈链状着生,大小4-62-5(m)。大分生孢子多为纺缍形或镰刀形,顶端较钝或粗细均匀,具3-5个隔膜,大小17-282.5-4.5(m),多数孢子聚集时呈淡红色,干燥时呈粉红或白色。有性态Gibberella fujikurio (Saw.) Wr.称藤仓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蓝黑色球形,表面粗糙,大上240-360220-420(m)。子囊圆筒形,基部细而上部圆,内生子囊孢子4-8个,排成1-2行,子囊孢子双胞无色,长椭圆形,分隔处稍缢缩,大小5.5-11

3、.52.5-4.5(m)。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带菌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发生的初侵染源。浸种时带菌种子上的分生孢子污染无病种子而传染。严重的引志苗枯,死苗止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健苗,引起到花器上,侵入颖片和胚乳内,造成秕谷或畸形,在颖片合缝处产生淡红色粉霉。病菌侵入晚,谷粒虽不显症状,但菌丝已侵入内部使种子带菌。脱粒时与病种子混收,也会使健种子带菌。土温30-50时易发病,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旱育秧较水育秧发病重;增施氮肥刺激病害发展。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发病重。一般籼稻较粳稻发病重。糯稻发病轻。晚播发病重于早稻。防治方法 (1)建立无病留种田,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感病品种。(2)加强栽培管理,催芽

4、不宜过长,拔秧要尽可能避免损根。做到“五不插”:即不插隔夜秧,不插老龄秧,不插深泥秧,不插烈日秧,不插冷水浸的秧。(3)清除病残体,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病稻草收获后作燃料或沤制堆肥。(4)种子处理。用1%石灰水澄清液浸种,15-20时浸3天,25浸2天,水层要高出种子10-15cm,避免直射光。或用2%福尔马林浸闷种3小时,气温高于20用闷种法,低于20用浸种法。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00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200g,加少量水溶解后拌稻种50kg或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种子2-3次。或用辉丰百克2ml对水5-6L,浸稻种3-kg浸72小

5、时或用35%恶霉灵胶悬剂200-250倍液浸种,种子量与药液比为11.5-2,温度16-18浸种3-5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后带药直播或催芽。经外用20%净种灵可湿性粉剂200-400倍液浸种24小时,或用25%施保克乳油3000倍液浸种72小时,也可用80%强氯精300倍液浸种,早稻浸24小时,晚稻浸12小时,再用清水浸种,防效98%。必要时要可喷洒95%绿亨1号(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水稻霜霉病症状 又称黄化萎缩病。秧田后期开始显症,分蘖盛期症状明显。叶片上发病初生黄白小斑点,后形成表面不规则条纹,斑驳花叶。病株心叶淡黄,卷曲,不易抽出,下部老叶渐枯死,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缩。受害叶

6、鞘略松软,表面有不规则波纹或产生皱抗折、扭曲,分蘖减少。若全部分蘖感病,重病株不能孕穗,轻病株能孕穗但不能抽出,包裹于剑叶叶鞘中,或从其侧拱出成拳状,穗小不实、扭曲畸形。在秧田后期及本田前期发病重。病原 Sclerophthora macrospora (Saccardo) Thirumalachar, Shaw & Narasimhan var. oryzae Zhang & Liu称大孢指疫霉水稻变种,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藏卵器球形,淡黄褐色,大小65-9564-78(m)。雄器1-4个,侧生,大小45-757.5-10(m)。卵孢子初无色后变黄褐,卵圆形,大小51-7551-75(m)。孢

7、子囊柠檬形,无色,单生于孢囊梗顶端,孢囊梗单根从气孔伸出,其上具分枝,孢子囊内含多个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椭圆形,双鞭毛,静止后呈球形。(图右)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能侵染禾本科植物43属。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卵孢子萌发侵染杂草或稻苗。卵孢子借水流传播,水淹条件下卵孢子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游动孢子活动停止后很快产生菌丝侵害水稻。 卵孢子在10-26都可萌发,19-20。10-25都能致病,15-20最适。秧苗期是水稻主要感病期,大田病株多从秧田传入。秧田水淹、暴雨或连阴雨发病严重,低温有利于发病。防治方法 (1)选地势较高地块做秧田,建好排水沟。(2)清除病源,拔除杂草、病苗

8、。(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90%霜疫净可湿性粉剂400倍液、80%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2%霜霉威(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水稻稻瘟病症状 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 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 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9、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病斑 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急性型病斑 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 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褐点型病斑 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节温 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

10、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穗颈瘟 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病原 Ph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称灰梨孢=Pyricularia oryae Cav.称稻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蓖。有性态为Magnaporthe grisea 9Hebert) Barrnov.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5根丛生,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

11、出,大小80-1604-6(m),具2-8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1-3个隔膜,大小14-406-14(m),基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近球形,深褐色,紧贴附于寄主,产生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该菌可分做7群,128个生理小种。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

12、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

13、,如早稻有:早58、湘早籼3号、21号、22号,86-44,87-156,皖稻61,赣早籼39号、42号、41号,博优湛19号,中优早81号,中丝2号,培两优288号,华籼占,汕优77;中稻有:七袋占1号,七秀占3号,培杂山青,三培占1号,滇引陆粳1号,宁粳17号,宁糯4号,杨辐籼2号,胜优2号,杨稻2号、4号,东循101,东农419,七优7号,嘉45,秀水1067,皖稻28、32、34、36号、59号,汕优89号,特优689,汕优397,汕优多系1号,满仓515,泉农3号,金优63,汕优多系1号;晚稻有:秀水644,原粳4号,津稻308,京稻选1号,冀粳15号,花粳45号,辽粳244,沈农9

14、017,冈优22,毕粳37,滇杂粳2号,冈优2号,滇籼13号、14号、40号,宁粳15、16号等抗稻瘟病品种。水稻旱种时可选用临稻3号、临稻5号、京31119、中国91等抗穗颈瘟品种。水稻进行旱直播时可选用郑州早粳、中花8号等抗病品种。(2)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3)按水稻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4)种子处理。用56温汤浸种5分钟。用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天。也可用1%石灰水浸种,10-15浸6天,20-25浸1-2天,石灰水层高出

15、稻种15cm,静置,捞出后清水冲洗3-4次。用2%福尔马林浸种20-30分钟,然后用薄膜覆盖闷种3小时。(5)药剂防治 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早抓叶瘟,狠治穗瘟。发病初期喷洒20%三环唑(克瘟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40%稻瘟灵(富士一号)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稻瘟肽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液、50%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5%菌毒清水剂500倍液。上述药剂也可添加40mg/kg春雷霉素或加展着剂效果更好。叶温要连防2-3次,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

16、下面是有关图片:水稻胡麻斑病症状 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全国各稻区匀有发生。从秧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 多为椭圆病斑,如胡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 初为褐色小点,渐扩大为椭圆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褐色,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鞘上染病 病斑初椭圆形,暗褐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 受害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粒染病 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后期受害病斑小,边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