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55590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试卷 38(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 解析:2. 西周时期,教师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皆由政府职官来兼任,下列选项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分数:2.00)A. 学在官府B. 学在官守C. 官师合一D. 学在四夷丿解析:解析:西周时期,教师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职业,皆由政府职官来兼任,这体现了学在官府。学 在官府又称学在官守,或官师合一。3. 下列关于稷下学宫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 是一

2、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B. 学术自由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C. 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D.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鲁国的一所著名学府丿解析:解析: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 育上的重要创造。稷下学宫对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所谓“稷下”, 乃是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城西南门)附近地区。齐国君主在此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 而得名。稷下学宫,历史悠久,距今约2350 年。4. 西晋创办的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教育机构是(分数:2.00)A. 太学B. 国子学

3、丿C. 鸿都门学D. 四门学解析:解析:西晋除继续兴办传统的太学外,还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这是我国古代在 太学之外,另外设立一所传授同样内容的中央官学的开始,也是西晋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国子学设 立初期,隶属太学,国子学的国子祭酒是由太学博士祭酒兼任。这是国子学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因此, 答案为Bo5. 朱熹自鹿洞书院揭示中的“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是(分数:2.00)A. 修身之要丿B. 处事之要C. 接物之要D. 为学之序解析:解析:白鹿洞书院揭示的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 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4、。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 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 过,右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 求诸己。右接物之要。6. 梁启超说“他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这个人物是(分数:2.00)A. 黄宗羲B. 颜元 VC. 王守仁D. 王夫之 解析:解析: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是批判宋明理学教育,这是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颜元是这一 思潮中的重要代表。他的批判主要有三方

5、面:第一,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颜元指出,传统教育一 个最突出的弊病就是脱离实际,把读书求学误认为是训诂,或是清谈,或是佛老,而程朱理学兼而有之, 故其脱离实际更为严重。第二,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把“义”和“利”、 “理”和“欲”对立起来,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理学家主张“明天理,灭 人欲”。颜元针锋相对地作了批判,明确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过矣!宋人喜道之,以文其空疏 无用之学。”并反驳说:“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宋儒之学不 谋食,能无饥乎?”在他看来,“义”和“利”两者并非截然对立,是能够统一

6、起来的。其中,“利”是“义” 的基础,“正谊”、“明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利”和“计功”,“全不谋利计功,是空寂,是腐儒”。 当然,“利”也不能离开“义”,而且“利”必须符合“义”。他针对传统教育的偏见,继承和发展了南 宋事功学派的思想,明确提出了“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命题,冲破了传统的禁锢,使中 国古代对于义、利关系问题的认识近乎科学。第三,抨击八股取士制度。颜元深刻揭露了八股取士制度对 于学校教育的危害,对八股取士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 无学术,无学术则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颜元是打着古

7、人的旗号批判传统教育的,即所谓“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然而,在当时“非朱子之传义 不敢言,非朱子之家礼不敢行”的社会条件下,他无惧“身命之虞”,而敢于猛烈批判传统教育,尤其把 抨击的矛头集中指向程朱理学,这是一种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巨大震动。梁启超说颜 元是当时思想界的大炸弹,这是颇有见地的。7. 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分数:2.00)A. 郑观应 VB. 容闳C. 张之洞D. 薛福成 解析:解析:容闳作为我国最早接受美国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曾寄希望于太平天国能实现他建立近代学 校教育制度的理想,1860 年他到南京谒见干王洪仁玕,建议设

8、立武备学堂和海军军校,仿照西方颁定各级 学校教育制度,广泛设立各种实业学校。但他的这一主张在当时并未成文传世。在早期改良派中,较早勾 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郑观应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适应近代工商业发展的人才。 他通过比较,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只是“只知教学举业”,不屑讲求商贾农工之学;西方教育是“士有格致 之学,工有制造之学,农有种植之学,商有商务之学”。无事不学,无人不学。因此,答案为 A。8. 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掀起了留学潮流,其中1904年、1906年人数分别达到3000人、8000 人以上前往。 这个国家是(分数:2.00)A. 日本 VB. 美国C. 英国D. 法国 解

9、析:解析:1896 年,中国驻日公使裕庚因使馆缺乏熟练的日文翻译,征得总理衙门同意,派人赴上海、 苏州、湖北等地招收13 人,前往日本学校攻读,学习日本语言文字、外交知识和历史、地理、数学、物理 等科目,但仅有 7人完成了预定三年期的学业,其余6 人中途回国。这是中国最早具有官派性质的留日学 生。甲午海战后,中国士大夫寻求日本迅速强大的原因,发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对日本的富强起 了重要作用,中国也必须仿效,又由于日本路近省费,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后,士人为寻求新 的出路,纷纷涌向日本,酿成留日高峰,1904年约3000名,1906 年达8000名,之后人数逐年减少。在如 此

10、短的时间内有如此众多的人前往一国留学,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因此,答案为 A。9. 意在“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学界”,输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的文明,创造“新社会、新国民”的 运动是(分数:2.00)A. 平民教育思潮B.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C.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D. 勤工俭学运动丿解析:解析:辛亥革命前,随着大批青年自费出国留学,自费留学生中形成“俭学”之风。同时,在法国 的李石曾通过“兼工与学”使来自农村的华工得到教育。受此启发,1912 年吴稚晖、蔡元培、李石曾等在 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吴玉章发起组织“四川俭学会”,上海也组织了留英、留法俭学会。意在 “兴苦学之风,广辟留欧

11、学界”,输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的文明,创造“新社会、新国民”。在其倡 导下,19121913年赴法留学者达80多人。因此,答案为Do10. 1941年,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政策是(分数:2.00)A.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政策B. “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丿C. “实行生产劳动”的教育政策D. “民办公助”的政策解析:解析:1941 年,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政策。因此,答案为Bo11. 提出“各学校要增设军事训练”的观点的时间是(分数:2.00)A. 1927年丿B. 1

12、928 年C. 1929 年D. 1933 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中以上学生军训的知识点。192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通 过的国民政府教育方针草案提出来“各学校要增设军事训练”。1928年五卅惨案后,大学院下令全国 专门以上学校一律增加军事教育课程。1929年1月,教育部颁发修正高中以上学校军事教育方案,规 定高中以上学校军事科每学年3学分,两学年共6学分。 1933年3月,蒋介石下令国民政府军政部、教育 部、训练总监部:“凡高中以上学校学生军训不合格者,不得补考、投考大学”。将军训作为完成学业和 升学的必要条件。因此,答案为Ao12. 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

13、他曾提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朴素的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这句 话是(分数: 2.00)A. 人是万物的尺度丿B.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C. 知识就是感觉D. 关于神,我们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解析:解析:智者派的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是以个人作 为判断事物存在与否、真假、善恶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提出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朴素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 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因此,答案为Ao13. 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是(分数: 2.00)A. 七艺丿B. 三艺C. 四艺D. 骑士七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教育的内容。著名

14、学者卡西奥多鲁斯把文法、修辞、逻辑和算术、几何、 天文、音乐合并称为“七种自由艺术”,它是中世纪世俗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基础。七艺在修道院因时代不 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其知识的学习除为神学服务外,也包括一些世俗的知识,为中世纪大学的产生 和发展做了准备。七艺也在后来逐步成为欧洲学校传统的课程体系。因此,答案为 A。14. 下列选项不是洛克的道德教育的方法的是(分数:2.00)A. 及早实践B. 重视榜样的作用C. 反对体罚D. 反对用宗教思想规约儿童丿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洛克的教育思想。洛克的作品有教育漫话关于理解的指导贫穷儿童 劳动学校计划等。洛克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绅士”,这种“绅士

15、”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 其中体育最根本、最首要的是加强身体锻炼;德育是绅士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智育次于德育的地位。 其中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出了当时有进步意义的主张:强调“及早实践”,提出了“榜样”作用在德育方 法中的重要地位;反对体罚;主张宗教思想的灌输,用“上帝”的概念和形象作为对儿童思想、行为进行 约束的一种规范。因此,答案为 D。15. 规定在各城区设立修业两年的初级国民学校、在省城设立5 年制的中心国民学校的俄国法案是 (分数:2.00)A. 国学学校章程 丿B. 福斯特法C. 费里法案D. 费舍法案解析:解析:福斯特法又称初等教育法,是英国的教育法案。费合法案也是英国的教育法案。 费里法案是法国的教育法案。只有国民学校章程是俄国的教育法案。因此,答案为A。16. 夸美纽斯根据他主张的适应自然和直观教学原则写成的一部小学教科书是(分数:2.00)A. 大教育学B. 母育学校C. 世界图解 丿D. 创建纪律严明的学校的准则解析:解析:世界图解 (又名可见的世界宇宙奇观 ),是夸美纽斯根据他主张的适应自然和直 观教学原则写成的一部小学教科书。其中附以插图的短文 150 篇,内容包括自然(宇宙、地理、植物、动物、 人体等)、人类活动(手工业、农业、交通、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