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3553920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感知能力:即对文章阅读后一种基本的感觉、知晓能力。1、如阅读记人的记叙文,就要看记了什么人的什么事,表现了人物怎样思想感情或性格特点;2、阅读记事的记叙文,就要看记了什么事,涉及哪些人,通过事件反映了什么主题;3、阅读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就要看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这些景或物有什么特点,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感;4、阅读说明文,就要看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或作用等等。概括提炼能力:即对全文、段落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文章的写法进行概括的能力。如对全文、段落的中心、大意的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章的层意、段意的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概括等等。平时阅读中要多练习归

2、纳段意和文意,培养善于概括的能力和习惯。词语和句子理解词语含义,还是理解句子含意或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都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具体的文章去理解。善于捕捉那些含义深刻的重要词语和含意深刻的重要句子,结合上下文去寻找、揣摩和体味它的含意,千万不要抛开具体的文章语境去就词语理解词语,就句子理解句子。记叙文文章标题作用常规答案:文章主旨的归纳 全文线索 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总领全文 点明主旨 与文章内容照应 语代双关体现文章主题 表达作者情感 表明作者写作目的 文章中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概括文章内容题对全文、段落进行整体概括,对文章的要点,文章的写

3、法进行概括的能力。如对全文、段落的中心、大意的概括,对文章思路的提炼,对文章的层意、段意的概括,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概括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叙性的语段虽有中心句,但是它表达的并非作者的真意,这时就不能用摘取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 既然是概括,就要用最节省的语言,能用一句话就完成决不要用两句话。否则就会显得拖沓,导致扣分。 思路和方法:搬 拼 结 答题方式: 段意+归结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拼后加工归结3.划分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归结。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记叙文包含时间、

4、地点、人物和事件四要素并合理组织它们,这就是主要内容。如藤野先生一文的四要素:时间是作者日本留学期间,地点是仙台,人物是藤野先生,事件是藤野先生对作者的关怀。概括这四要素可得出主要内容:本文写的是作者对自己在日本留学期间给予自己关怀的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从而再进一步简要概括为:本文写的是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归纳段意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我的第一本书标题

5、适当补充一下:本文写的是“我”的第一本国语课本,也是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的来概括主要内容。如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一课,先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再写了母亲对我的“教之严”、“爱之慈”(言传),最后又写了母亲在痛苦的生活处境中“当家”的艰难(身教)。从文章看,“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写得简略,是次要的;言传身教写得详细,是主要的。

6、根据课文主次可以这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写的是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如雪一文,可根据结尾段来概括它的大意: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赏析小说题目、结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凝练含蓄,值得细品,在故事结构上十分注重细针密线,前后照应,而“文眼”也常常出现于开头或结尾处结尾: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或是一句寓言式的话,意味深长;或是一个情景的定格,让人忍俊不禁所以,命题者往往也很注重考生对题目及结尾的理解和领悟。解答时,要联系全篇,细细品味,抽丝剥

7、茧般道出自己对小小说主题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对语言内涵的体悟。答题时最忌停留在文章的表面做浅层次的分析。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词句品味和赏析类 “”词好在哪里? “体味和推

8、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包括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分析使用了一定修辞手法或具有一定句式的句子的表达意图,以及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发或使之具体化等。答题方式: 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我认为词语运用好的原因是”作赏析的开头答“喜欢词语的原因”时,常用“第一第二第三”这种形式来呈现赏析词语的思路和答题的不同角度;表面意义 表面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深层含义 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

9、道理、思想、感情等准则:词不离句。解释词语必须回到文章中去,在词语所在的特定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决不可随意揣测。做题步骤是(1)看清题干要求,锁定词语。(2)回到文中,还原词语位置。(3)划定语言环境,前后勾连,综合信息。(4)组织语言,完成答案。做词语赏析类试题时,“”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词语品味 关键性词语的分析: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B.分析修辞 如比喻、拟人等,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如七根火柴有一句话:“他(卢进勇)苦

10、恼地叹了口气咒骂着这鬼天气!”联系特定语境,“苦恼”是因为掉队;“咒骂”表示他急于赶上部队的迫切心情。这里真实地刻画了一个革命战士急于归队的情感。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词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实在标致极了”。可知作者决非赞赏清国留学生的风度,而是讥嘲其丑态。“标致”是反语。3注意动、形容词副词运用,把握指代词含义。会加以辨析。4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如故乡“我只觉得我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句中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级观念,这正是作者苦闷所在

11、,也是文章揭示的主题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表述:强调突出是首选,表达情感是关键。设身处地想一想,上下文要联系密。双重含义要答全。 作用:扣住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紧密联系中心。口诀:先本义,后深义,或引申,或比喻。感情色彩仔细看,有无反语讽刺义。言外义,拟人义,比喻义,拟人义,生动形象别忘记。, 矛盾词语要注意 矛盾词语分开议两种形式: 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比较(2) 相同语言环境中不同词语的比较结合语境比较法 如词语的作用、词语的含义、词语的感情色彩

12、等。适用于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根据要求,归类词语。重要句子含意 所谓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层次意思:表层意义句内意义也是语境意义和临时意义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 “重要句子”,是指它们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思想内容。“重要句子”通常指文眼,主旨句,警策句等,实际上关键语句还不止这些,如,从文体的角度着眼,记叙文,散文中抒情议论性的语句往往是关键语句。句子品味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 (1)看看句子写的是什么? (2)其中表现了什么? (3)和上下文有何联系? (4)和中心有何联系?注意:内容上作用就不能答成结构上的。分清句子的类型

13、:答题思路:找到原句,读这句话大前两句和后三句,一般答案在次范围 方法: 1.这句话的运用手法及作用 2.这句话本身的意思 3.这句话在文中的意义及作用一些句子的含义有时比较深奥,需要想到其特殊性,如果是比喻,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化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象征,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么特点。可能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有时受文章写作 背景和思想内容的制约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内容加以理解。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涵丰富意味的语句。分析语言特点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

14、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结构方面的作用 一段话往往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常见的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等。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长短等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设问句和反问句、一般语序句和特殊语序句、长句和短句、单句和复句等文体不同,句子的作用也不同:在记叙文中,点明主旨或表达作者的主要感受;在议论文中,表达中心论点及分论点;在说明文中,集中揭示说明对

15、象的特征或事理。有的句子还交代了原因或者之所以这样说的依据。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分析句式特点和修辞的作用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等。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