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552679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湘教版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一 学会看地图1.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1)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正北方向,相反的方向为正南方向,与南北方向垂直的为东西方向。(3) 有经纬线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两者之间东西方向的判断,要依就近原则,从二者经度差小于1800的一侧来判断。3. 比例尺(1)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2) 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3) 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

2、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一 地球的形状(1)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 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2亿平方千米。二 地球仪和经纬网(1) 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地轴。(2) 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北极表示地球的最北端,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它表示地球的最南端,(3) 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赤道,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4) 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

3、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到两极缩小为一点。(5) 纬度: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赤道为0度(00),南北两极分别为南纬90度(900S)和北纬90度(900N),0-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90度为高(6)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各条经线长度相等。(7)经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也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经度。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即本初子午线,或称0度经线。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

4、西经最大度数为180度。经度向东递增为东经,向西递增为西经。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经线圈,一条是东经度,一条是西经度(除00和1800)度数之和为1800. (8)东、西半球分界线: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从海洋上通过,可避免将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上。(9)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的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位置。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一世界海洋和陆地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海洋更多的集中于南半球,陆地更多的集中于北半球,不论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

5、于陆地面积。二 七大洲1.面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亚洲:跨纬度最广的洲 非洲:最炎热的大洲 南美洲:最湿润的大洲 南极洲:最寒冷的大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纬度最高的大洲3. 洲界限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三 四大洋1. 面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 太平洋:世界最大的大洋 大西洋:“s”形 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纬度最高的大洋、没被赤道穿过的大洋3. 重要的海峡和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连接了印度洋和太平洋马六甲海峡:连接了印度洋和太平洋苏伊士运河:

6、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巴拿马运河: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白令海峡:连接了太平洋和北冰洋对照地图:熟记七大洲、四大洋、重要运河和海峡的位置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1. 了解五种基本地形高原: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坦荡或起伏较小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2. 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3. 学会看地形图(1)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个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2)等高线数值大,则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则海拔低(3)等高线密集,则

7、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则坡度缓(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河流一般分布在山谷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两个闭合等高线之间为鞍部。第四节 海陆变迁一海陆变迁现象如我国喜马拉雅山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二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典型举例: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

8、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火山国):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澳大利亚火山、地震较少: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三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一 世界人口的数量(1)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有些国家人口甚至出现负增长。二 世界人口的分布(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2)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

9、,北美洲东部。(3) 四大人口稀疏地区:寒冷的极地、干旱的荒漠、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4) 世界人口居第一和第二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和印度(5) 世界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位于亚洲的最多,有6个,位于南半球的只有巴西。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一 人种是根据人类的体质特征而划分的人群二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包括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混血人种:拉丁美洲(巴西主要为白色人种)第三节 世界语言和宗教一 世界的语言

10、1. 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巴西主要为葡萄牙语)2.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二 世界的宗教1.世界的三大宗教(1)基督教:发源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物为教堂。(2)伊斯兰教: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建筑物为清真寺。(3)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建筑物为寺庙。2.耶路撒冷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奉为圣城。3.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第四节

11、世界的聚落一聚落的形态1.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2.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3.乡村居民的居住地比较分散,规模较小的居民点叫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叫集镇。二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2.聚落比较密集的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3.南方居民屋顶坡度较陡,便于排水,墙体高,便于通风散热;北方居民屋顶坡度较缓,墙体厚实,屋内多建有火炕,能防寒。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一天气和气候(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2)

12、气候:反映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二常用的天气符号(P68图4-1)卫星云图上,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愈浓,表示雨下得越大。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一 气温1. 日平均气温:通常,一天中进行四次气温测量,分别为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叫做平均气温2.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叫做气温日较差3.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海洋上八月气温最高,二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一年中气温最高值与气温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纬度越高,气温的年较差越大4. 世界年

13、平均气温的变化规律(1)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2) 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0C。(地形因素)(3)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海陆因素)二 降水1.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主要是降雨。2. 降雨的主要类型(1) 对流雨:湿润气流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产生的降水。赤道附近多对流雨。(2)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山的迎风破产生的降水。(3) 锋面雨:当冷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产生的降

14、水。3.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1)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2)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海陆因素)(3)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 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地区具有球状的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的太阳高度角不同,太阳辐射的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的强度越强。二 地球的运动与气候1. 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整个北极圈出现极昼,南极圈出现极夜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

15、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整个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2. 温度带的划分三 海陆分布与气候1.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七月最高,一月最低;海洋上八月气温最高,二月最低;南半球相反。纬度越高,气温的年较差越大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四地形地势与气候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0C。五.人类活动与气候热岛效应: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温室效应:排放CO2等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旱牢灾害频繁,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的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第四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主要气候特征主要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