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总结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3552573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排水工程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我国水资源概况:缺水、时间分布不匀称、空间分布不匀称。2. 浇灌排水的发展方向:我国浇灌排水事业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放在对灌区专管机构和末级渠系的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灌排工程的更新改造和主动实行终端水价改革上。3. 浇灌排水工程学的探讨对象及基本内容:1.调整农田水分状况 2.变更和调整地区水情。4. 调整农田水分状况的措施:1.浇灌措施(补充农田水分的不足)2.排水措施(排出农田多余水分)5. 变更和调整地区水情的措施:1.蓄水保水措施。2.调水、排水措施。6. 浇灌排水工程学的根本任务: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整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

2、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7. 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水只有在土壤冻结时才存在。气态水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液态水是土壤水分存在的主要形态,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8. 农田水分消耗的五个方面: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9. 作物需水量=植株蒸发量+棵间蒸发量10. 作物需水量影响因素:作物因素、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农业技术。11. 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1. 干脆计算法:阅历公式、蒸发皿法、产量法、多因素法。 :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 需水系数 b阅历常数2.基于参照物蒸发蒸腾量的半阅历公式。12. 水分亏缺对作物生

3、长的影响:1.对作物生理过程2.对作物生长和产量3.正面效应。13. 土壤水分亏缺的评价指标:土壤水分指标、作物水分指标、气象指标。14. 灌水方法分为全面浇灌和局部浇灌。全面浇灌分为地面浇灌、喷灌。(地面浇灌分为:畦灌、沟灌、淹灌、膜上灌)局部浇灌分为微灌和渗灌。15. 畦灌适用于窄行距离的作物;沟灌适用于浇灌宽行距的中耕作物;淹灌适用于水田。盐碱地改良;喷灌运用于蔬菜、果园、苗圃。16. 小畦灌“三改”灌水技术: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17. 涌流浇灌法灌水方式:1定时段变流程法2定流程变时段法3增量法18.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灌水方法:膜畦法、膜沟法19. 喷灌系统按设备分为机组

4、式和管道式;按压力方式分为机压、自压喷灌系统;按管道可移动长度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按机组碰洒特征分为定喷机组式喷灌系统、行喷机组式喷灌系统。20. 喷灌强度:单位时间内喷洒在浇灌土地上的水深。21. 微灌的类型:滴灌、微喷灌、地表滴灌、涌泉灌。22. 微灌系统组成: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23. 微灌设备:灌水器、管道管件、过滤器、施肥装置。24. 浇灌取水方式: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抽水取水、水库取水。25. 浇灌渠道系统:从水源取水,通过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输、配水,经由田间进行农田灌水的工程系统。由输配水渠道系统、田间工程、渠系建筑物(干、支、斗、农四渠)、退泄水建筑物

5、组成。26. 沟、路、渠布置形式:沟渠路,沟路渠,路沟渠27. 浇灌对水源的要求:水质、水位、水量。28. 山区、丘陵区灌区的干、支渠布置原则:高水高用,低水低用,采纳长藤结瓜式灌水系统,排水系统尽可能利用自然河道。圩垸区灌区的干、支渠布置原则:内外水分开,凹凸水分排,以排为主,排蓄结合,灌排分开,各成系统分区浇灌或排涝。29. 管道系统工作制度有续灌、轮灌、随机灌水三种。30. 排涝设计标准方法:暴雨重现期、排涝保证率、典型年。31. 农田排水方式:水平排水(明沟、暗管)、垂直排水(竖井排水)明沟排水分为:除涝、防渍;防止土壤盐碱化。32. 布置排水系统的原则:高水高排、低水低排、自排为主、

6、抽排为辅。33. 灌排系统管理内容包括:组织管理、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营管理、环境管理。34. 土壤水势由重力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温度势等构成。 由于非饱和土壤中,压力势为零,而和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可忽视,故土壤水势等于基质势加重力势;而对于饱和土壤,必需考虑压力势;盐碱地必需考虑溶质势。35. 浇灌排水:利用人工干预,采纳浇灌或降水补充田间土壤水分和解除农田多余水分。36. 浇灌排水工程学:探讨利用浇灌排水工程措施来调整农田水分状况及变更和调整地区水情,以消退旱涝灾难,合理而科学的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37. 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其相应

7、的养分、通气、热状况。38. 土壤水分测定:土壤含水量可用质量含水率、体积含水率、饱和度表示,用干脆法、间接法测定。 质量含水率:土壤中实际所含的水重占干土重的百分数。体积含水率:土壤中水分容积占单位土壤容积的百分数。体积含水率=质量含水率土壤干容重饱和度:土壤水的体积占土壤孔隙体积的百分数。水层厚度(mm)=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体积比)=土层厚度土壤含水量(质量比)土壤干容重39. 土壤水分常数:吸湿系数:土壤的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分子持水量:薄膜水的水膜达到最大时的土壤持水量。田间持水量(率):土壤中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的土壤含水量。毛

8、管断裂含水量:当土壤中的毛管悬着水因作物汲取和地表蒸发而发生断裂时的土壤含水量。饱和含水量(全持水量):土壤所以孔隙全部充溢水分时的含水量。40. 作物需水量: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相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意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41. 参考作物需水量ETo:高度一样,生长旺盛,长宽均为200m以上地面完全覆盖而不缺水的绿色草地的蒸发蒸腾量。42. 浇灌制度:特定作物在肯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肯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43. 亏缺状态:作物生长与土壤、大

9、气环境中的诸多因素有关,当这些因素的量值小于作物生长允许下限值时,称该因素处于亏缺状态。水分亏缺分为土壤水分亏缺、作物水分亏缺。44.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一样的条件下。作物所消耗的水资源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45. 浇灌用水量:某一浇灌面积上须要从水源供应的水量,其大小及在多年和年内的变更状况,与各种作物的浇灌制度、浇灌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土壤、水文地质、气象条件、渠系输水和田间输水的水量损失等因素有关。46. 灌水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须要的浇灌净流量。47. 灌水方法:浇灌水进入田间或作物根区土壤内转化为土壤肥力水分要素的方法。48. 田间浇灌水有效利用率Ea:应用某种灌水

10、方法或某项灌水技术浇灌后,储存于安排潮湿作物根系土壤区内的水量与实际灌入田间的总水量的比值。49. 微灌设计土壤潮湿化:微灌安排潮湿的土壤体积占浇灌设计潮湿层总土壤体积的百分比。50. 浇灌设计保证率:灌区浇灌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意的概率。51. 抗旱天数:农作物生长期间遇到连续干旱时,浇灌设施能确保用水要求的天数。52. 浇灌渠道的设计流量:灌水时期渠道须要通过的最大流量。53. 浇灌排水事业的发展趋势:1.由丰水浇灌转为节水浇灌,进一步探讨生物节水理论。2.灌水方法仍将以地面浇灌为主,喷灌、微灌及膜下滴灌会有较大发展。3.为提高浇灌水利用系数,渠道衬砌、管道输水、覆膜等节水技术将

11、日益得到发展。4.浇灌管理,提高自动化程度。5.灌排工程对环境影响将作为重要探讨内容。54. 我国浇灌事业发展与存在的问题:发展:1.工程技术上取得了丰富阅历;2.北方地区发展机井,缓解水资源不足;3.探讨应用节水浇灌新技术;4.加强用水管理,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存在问题:1.大江大河防洪实力低;2.农田水利工程配套不全,管理不善;3.灌区工程老化问题严峻;4.水资源不足,用水惊慌;5.农业用水奢侈严峻;6.水污染;7.山区牧区条件差。55. 蒸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稳定蒸发阶段,主要取决于大气的蒸发力;2.蒸发强度递减阶段,主要取决于大气蒸发与土壤向上输水实力;3.扩散阶段,取决于土层厚度和

12、土层内水汽扩散的实力。56. 农田水分不足的缘由:1.降雨量不足;2.降雨渗入量少,径流损失多;3.土壤保水实力差,渗漏及蒸发损失水量过大。调整措施:1.浇灌;2.改善土壤结构,农田水分过多的缘由:1.大气降水补给农田水分过多;2.低洼区积水;3.地下水位过高;4.排水不畅。调整措施:1.截流;2.排出地表水;3.降低地下水位;4.解除根系层过多水分;5.改善结构,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57. 浇灌制度的制定方法:1.依据群众丰产灌水阅历确定作物浇灌制度。2.依据浇灌试验资料制度。3.依据作物的生物、生态指标制定。4.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58. 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浇灌制度:1.农田水

13、量平衡方程。2.水量平衡法资料的确定。3.旱作物播前的灌水定额M1的确定。4.依据水量平衡图解法拟定旱作物的浇灌制度。59. 选择小典型年的方法:1.按年降水的频率选择典型年。2.按作物生长时期降水量的频率选择。3.按年降水的变更特征分阶段选择。60. 灌水率图修正遵循的原则:1修正后灌水率图应与水源供水条件相适应。2尽量保证作物需水临界期的灌水不变。3修正后的灌水率应当比较匀称,使得渠道水位和流量不发生猛烈变更。4宜避开常常停水特殊应避开小于5d的短期停水,保证渠道平安运行。61. 灌水方法基本要求:1.保证明现定额灌水;2.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高;3.田间灌水质量高;4.高效低耗,灌水成本低

14、;5.便利与农业技术措施协作;6.简洁、经济、便于推广;7.有效促进田间农业生产环境改善和土地可持续利用。62. 长畦分段短灌法技术要求:1正确确定入畦灌水流量2侧向分段开口的间距3分段改水时间或改水成数63. 喷灌优点:1.省水2.增产3.适应性强4.省工省地5.调整田间小气候6.有利于实现灌水机械自动化64. 微灌的特点:1.省水2.节能3.对地形、土壤适应力强4.增广幅度大5.可利用咸水浇灌。6.投资较高7.对调整田间小气候作用不大。65. 浇灌对水质的要求:1浇灌水的泥沙2浇灌水的盐类3浇灌水中有害物质含量4浇灌水的温度66. 渠系建筑物适用条件:1.分水闸:建在渠道向下级渠道分水的地

15、方,作用是限制和调整向下级渠道的配水流量。2.节制闸:垂直渠道中心线布置,作用是抬高上游渠道水位,满意下级渠道的引水要求;下级渠道实行轮灌时,需在轮灌组的分界处设置节制闸以拦截水流;爱护渠道的主要建筑物。67. 渠道防渗衬砌措施:1土料防渗:土料夯实、灰土护面2砌石防渗:块石、卵石3砖砌防渗:黏土砖、陶砖4混凝土衬砌防渗:等厚板防渗层5塑料薄膜防渗:6沥青材料防渗68. 渠道防渗的作用:1削减渠道渗漏损失,提高浇灌水利用率2减小渠床糙率,加大流速,缩短灌水时间3削减渠道占地4提高渠道的抗冲实力,防止渠坡坍塌,增加渠床稳定性69. .容泄区的整治内容:1.疏浚排洪通道,清除障碍,以提高蓄洪实力;2.加固容泄区排洪 道两岸堤防;3.整治容泄区的自然水系,打通出留通道。70. 作物需水量影响因素:1作物因素:作物种类、种植密度、生育阶段2气象因素:日照、降水、辐射、气温、风速3土壤因素:质地、颜色、含水量、养分状况4农业技术:农业栽培技术水平计算作物需水量的方法:1阅历公式法:水面蒸发、产量、气温为参数2彭曼综合法公式 71地表水取水方式和适用条件:1无坝取水:河流水位、流量均能满意灌区用水要求2有坝取水:河流水量虽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