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500777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4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对应学生用书 P20)标题知识关键要点方法技巧天然水的自净能力水的自净能力列表分析法水体污染现象水污染的成因举例分析法要点(7)天然水的自净能力课前演练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净化能力。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物理净化分类化学净化、生物净化(2 )水体自净能力比较:河流水湖泊水 地下水。(3)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 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3水污染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 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

2、降低甚至丧失 的现象。课堂探究1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所净化,这就是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不同水体其自净能力是不同的, 其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水体类型自净能力原因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河流水最强最快最短最多湖泊水居中居中居中居中地下水最弱最慢最长最少2.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河道中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如下表所示。位置净化物质过程上层藻类和其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补充水中消耗的氧,又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碳中层河水物理作用: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化学反应:使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下部河床底泥

3、和微生物河床底泥吸附部分污染物;微生物通过生化过程将污染物吸收转化对点演练1.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B)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 同的,一般来说,水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循环周期越短,水体中的溶 解氧越多,污染物越容易被氧化分解,自净能力越强,故就自净能力 来说,一般是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如果人类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 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便会产生水体污染,引

4、起水体自净能力的减弱。要支水体污染现象课前演练1水体富营养化。(1) 污染物:氮、磷等营养物质藻类过度繁殖湖中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2) 危害v鱼类大量死亡水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I湖泊演变成沼泽(3) 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 动性差,自净能力弱,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 生植物的繁殖,从而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 平衡,并造成严重的危害。(4) 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导致鱼类死亡原因分析: 藻类有毒,鱼可能中毒身亡; 表层水体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分压增高,会影响鱼体循 环系统中溶解气体从血液中逸出而形成气栓,阻碍血液流通而死亡

5、; 水体下层处于缺氧状态,鱼窒息死亡。2海洋水体污染。(1) 主要污染物:石油(2) 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运输 (3)危害:直接危害水生生物,表现为直接导致海鸟等的皮、毛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 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 底栖动物也会受到影响; 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间接对生物造成危害。 课堂探究1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以下几类,其主要成分和污染特征见下表。类型成分污染特征无机无毒物酸、碱及 般无机盐和氮、磷等营养物质无机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和氧化物、氟化物有生物有毒物等毒性有机无毒物易分解的有

6、机化合物,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耗氧有机苯酚、多环芳烃和各种人工合成的具累积性的耗氧、有有毒物稳定有机化合物,如多氯联苯和有机农药等生物毒性2.主要水体污染现象。因水体污染物多种多样,其污染现象也不相同,其主要污染现象见下表。类型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海洋石油污染含义含有氮、磷等营养元 素的污染物大量进 入水体引起的水质 恶化现象各类重金属(汞、镉、 铅、铬)等进入水体 经动植物生物链逐 渐积累,造成人畜伤 害近海石油的开采、加 工和运输过程中,大 量石油流失到海洋 中,造成范围极广的 污染现象(续上表)污染来源生产和生活污水中 所含的氮、磷等营养 物质工业牛产中含重金 属的污水排放和固

7、 体垃圾中重金属的 淋溶污水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表现陆地水体:称为“水 花(水华)”又称 “澡花”。海洋水 体:称为“赤潮”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对点演练2.日本水俣湾污染属于(B)A. 铅污染B.汞污染C氮肥污染D杀虫剂污染解析:日本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是因为在生产化学产品的过程中,排出含有汞的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贝类体内富集,最终造成人畜中毒。3.“水华”现象不会导致(B)A.鱼类窒息死亡B.湖泊由浅变深C.藻类大量繁殖D.湖泊由深变浅解析:“ 水华” 现象即水体富营养化,最终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藻类大量繁殖,生物残

8、体在湖底积累,久而久之,水深逐渐变浅,湖 泊演变为沼泽。 教材活动提斥1教材 P16 图 2.2 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 图表分析:本图为河道剖面图,说明河流自净作用发生的位置以及净化的机理。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不同。如下表所示。位置净化物质过程和作用上层藻类及其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补充水中氧气,除去过多二氧化碳(续上表)位置净化物质过程和作用中层河水发生物理作用(混合、稀释、 挥发、扩散、沉淀等);发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底部河床底泥和微生物河床底泥吸附部分污染物;微生物通过生化过程将污染物吸收、转化2.教材P17图2.6富营养化过程对湖泊的

9、影响图表分析:本图描述了水体(湖泊)富营养化导致湖泊变为沼泽的 过程。在重度富营养化的湖泊中,富集的氮和磷等营养物质会使水藻 大量滋生,由于水藻不能被鱼类食用或鱼类已死亡,自灭后的藻类成 为新一代藻类的营养供体。因此,即使切断营养物质的来源,湖泊水 体生态也难以恢复,最终大量藻类沉积湖底,湖泊将演变为沼泽。沼 泽的形成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无疑加速了这一演变 的过程。3教材 P18 案例 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案例分析:因及防治措施位置长江三角洲南缘,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富营养化形成机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多富营养化的危害水生物种减少,群落组成变简单,水生高等植物面

10、积大减;水质变坏,水厂关闭富营养化的成因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化肥、农药使用量高,畜禽水产养殖业发达;工业生产中传统的化工、造纸、纺织、医药、食品、制革行业对水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城市化水平提咼,中小城市数量增力口,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未能跟上防治措施采取太湖“零点”行动,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积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科学合理施肥,控制湖区畜禽水产养殖规模;限制含磷洗涤剂的销售和使用;开展大范围的清淤,并通过引水 来改善太湖水质思考提示:思考 1.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氮、 磷等营养物质。思考 2.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太湖流 域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

11、水。思考 3.太湖富营养化会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 群落组成日益简单,并影响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4教材 P19 案例 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案例分析:本案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标明了石油泄漏事件发生 的地点、扩展的范围,分析了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清理污染工作的 难度。石油比水轻,入海后会浮在水面上,扩展成油膜,光亮的油膜 由厚变薄,逐渐扩展,每升石油的扩展面积可达10010 000平方米, 随后分裂为片状、带状油膜,随风迁移。石油氧化后的残渣形成的沥 青块,可以在海面上长期漂浮。思考提示:思考1.该事件是瓦尔迪兹号油轮触礁后,约4 万立方 米原油泄漏造成的污染。思考2.此次污

12、染导致300万只海鸟丧生,同时对海区的浮游生物、海洋鱼类、海兽类、底栖动物的生存均造成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 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读下 图,完成12题。吕水吏卑流蒸发用户污水处理厂地下水降严地下水川=供水厂f 水、废水 jF f=水文交换护潜在的冋用水源 二二圈内为水的礼会循环,圈外为自然循环1.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C)A. 降水、地下水、地表水B. 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C. 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D. 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解析:因从图中可看出用户回用水不可能是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和经污水

13、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而清洁的冷却水可以再利用。2. 污水再生回用(A)A. 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B. 只适用于城市C. 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D. 属于节流措施解析:由于城市水资源短缺,所以可用图示的系统解决,而这个 系统属于水源再用的开源方式。石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 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抑制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 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据此完成34题。3. 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C)A. 人类生活污染B. 陆地上工业生产排污C.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泄露D. 港口建设解

14、析:产生海洋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油的泄漏,生活生产排放 的是指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4. 有关海洋沙漠化效应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 海洋生物因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 使沿岸地区气候变得炎热干燥,干旱面积扩大C. 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 使热带水温降低解析:题目中的影响范围没有说明一定是在热带地区,而且从题 中可得出是影响热交换,便气温变化加大,不是降温。5. 海洋污染物的绝大部分来自(C)A. 海洋石油B.海底火山喷发C.陆上生产过程 D.海上生产过程解析: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其主要来源。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第6 题。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 而著称。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 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解析:泉水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