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349527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总5页),丁 _工_. 1二*j 1_一 1 - -w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压力管理方法摘要:当今的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分别来自于学习、生活、考试、 经济对比、同学竞争等等。而现实中每个学生几乎都要同时承受多种不同的压 力,增加对于缓解压力方面的知识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本文概要地阐述了大 学生主要的压力源,并且介绍了如何进行压力管理来有效缓解压力。 关键词:大学生 压力源 压力管理大学生,听起来似乎是个值得羡慕的名字,头顶上笼

2、罩着各种各样的光 环。他们前20 年的生活一帆风顺,生活上似乎没有阴影。然而,他们却也因此 背负了很多的负担:父母的期望,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因此近年来大学生源 于压力而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也越来越普遍:苦闷、彷徨、焦虑、偏执、脆 弱,于是乎休学者有之,退学者有之,轻生自杀者有之这些非同寻常的问题 不但影响了大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背道而 驰。概要地归纳一下,当今大学生压力源主要有以下几个。首先是,由于对于 新环境的不适应而导致的精神低潮。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 的心理问题,这一时期被心理学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 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

3、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不一致,由此产生了 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 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这些障碍对于一个新生来说,对精神的影响是很大 的,各种负面情绪都有可能在此阶段产生。其次是学习与生活上带来的压力。大学中相当大一部分的学生为了选择的 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长此以往,会产生厌学情绪,对于学习的热情越来 越低,整天无所事事,眼看着自己与原来的预想越走越远,想通过转专业的途 径来改变这一状况,可是这谈何容易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于是大学生们又 得承受很大的压力。课程负担过重,要求上进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大学生涯多 学点知识,不要虚度荒芜地度过

4、,于是选了很多的学分,将自己的课表排得满满的,虽然很充实,可是与此同时,压力也随之产生了,当其他人只需要准备几门课程时,他却要准备一堆考试,其压力不言而喻。学习方法不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使得大学生精神长期处于高度 紧张的状态中,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 病。生活上的压力主要是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为人处世以及生活贫困所造成 的。部分学生可能从来没有过寄宿的经历,大学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而独 立生活,一下子不适应,出现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感到压力大一很大。 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经济状况也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出身富裕家庭,而 有些则相对贫寒。但

5、是有的学生生性好强,不服输,家庭情况不是很好也学富 家子弟,打肿脸充胖子,追求名牌,把自己逼得“苦不堪言”,经济上的压力 巨大。而且因为经济压力,可能会给大学生的身体、生活、情感、社会交往等 方面带来连锁反应。而且有些学生可能来自单亲家庭,因为家庭的不完整,从 小在心理上就比较自卑,到了大学这种感觉可能更加凸显出来。这些因素慢慢 堆积起来使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抑郁、情绪不稳定、焦虑、孤僻等心理问 题。然后是人际关系。大学就像个小社会,社交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大学生 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没有过惯集体生活的大学生即使到了大学 还是过于自我,没有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不知道如何长期与其他同

6、学和谐相 处,这不利于同学间的友好相处。而且由于家庭背景、文化素养、个性等方面 的差异,日子久了,同学都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久而久之,他会被孤立。 如果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可是却没有办法解决,很可能他会因此而抑郁,没 有朋友,心中所想也向人倾诉,会对身心都造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人际 关系不佳,是大学生的社交能力训练的失败,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方面相当不 利。另一方面,因无倾诉对象,那些被孤立的学生无法有效减轻压力,从而加 重心理压力,容易得心理疾病。然后是情感方面的压力。在大学里,恋爱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可与此同时分 手也是常见的现象。周围因为失恋而整体郁郁寡欢难以自拔的人比比皆是。对 这一问题

7、能否正确地认识与处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和情侣的吵架或闹矛盾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如果无法正确地释放,对心理会 造成巨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忧郁症等心理疾病。最后是就业压力。当今大学生毕业已经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供需 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和自谋出路,这无疑是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种强 烈的冲击,并带来严峻的就业压力盒挑战。08 年因为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 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很多行业不景气,这给就 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况且本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就比较庞大,很多岗位都已 经出现了饱和状态。经济危机无疑雪上加霜,使本来就很难就业的情况难上加 难,

8、给应届生和未毕业的大学生增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由就业衍生出来的压 力还有考研与出国的压力。因为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选择了到国外深 造再回国内发展的方法,顿时出国的人数猛增,由于报考人数的增加,增大了 申请外国高等学府的难度。也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的方式来躲开金融海 啸产生的影响,去年考研的人数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这显然增大了读研的难 度。学业和就业压力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出国深造、考研读研、直 接就业是目前大学生的三条路径,由于我国的大学生数量众多的基本国情与金 融海啸带来的负面效应,使大学生肩上的压力又增大了不少。想要通过压力管理来有效地缓解压力需要学校个人两方共同的努力。

9、具体 可以分为外部因素与个人因素两大方面。一、外部加强心理疏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家庭和学校 的教育是关键。家庭和学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应该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 兼顾、全面发展,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必须把德育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在 遇到压力时无法正确地处理,采用合理的解决方式,往往是因为他的人生观出 现了问题。而只有搞好德育,才能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世界观,才能懂得怎么样面对人生和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这样才能正 确地处理遇到的压力。接着,学校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困难和 挫折。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与教育,让学生知道如何应对压力,学会降压、减压 和

10、化压的方法,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保持心理、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可以积极开展类似关于如何缓解释放压力的专题讲座,给那些学生提供必要的 途径来解决自己内心中隐藏很久的疑难困惑。最后,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是一条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创业课,使大学生握有就 业、创业的资格证和通行证。自从1997 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全面并轨实行交费 上学、自主择业以来,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制度的 巨大变化,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使 他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难题。例如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毕业生 面临的就业形势如何怎样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

11、,寻找到合适的岗位以展现自 身的才华?怎样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处理压力的能力以便在竞争中取得 优势学校可以就这些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二、个人自我调试。个人自我调试除了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外语水平 外,还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调整:确立一个实际有 效的目标。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有了内在驱动力,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 心理问题和疾病带来的压力。正视学习生活的压力。遇到问题,应不断进行 心理调试,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一个人以一种自信、坚 强、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有助于及时调整心态,从心理困境中走出来。 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宣泄。如抑郁时,可积极进行户外活动

12、,如打打球、 散散步、找知心朋友谈谈心等。积极在现实中多结交朋友。多一个朋友,多 一份快乐。正确对待情感问题。大学生应鼓足勇气,向家长、老师以及专业 人员请教,另一方面应积极参加学校设立的各种生理与心理健康课程,以及时 消除因对一些生理与心理现象的困惑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对于大学生自身而 言,要学会自我调节,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自我合理化”。就是要多一点阿 Q 精神,善于用各种理由把环境进行合理化,尽量减少挫折感,缓解外部环境带 给自己的种种压力。参考文献1 吴瑞.大学生压力问题与辅导员的工作对策J.滁州师专学报,2004,(1):71-72.2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 工大学学报, 2003,(2):7-9.3 王伟,沈晓红,朱婉儿,陈炜,祝一虹,心理卫生 浙江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