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八篇_2.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481427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案八篇_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教案八篇_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教案八篇_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教案八篇_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教案八篇_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案八篇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案八篇_2.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案八篇【精选】小学语文教案八篇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 知识与技能(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2 )通过课文的学习,深化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才能,认真听别人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 过程与方法(1)自主阅读,理解内容。(2)延伸拓展,由此及彼,联络生活实际进展理解与感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宽容与谅解。重难点、关键1.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2.联络生活实际,交流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教学准备预习提纲与文中人物对话名人

2、名言等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坐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时,这时突然上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你站队打饭时,一位同学不小心碰掉了你的饭盒;当你排好路队准备回家时,你前面的或后面的同学没注意踩了你一脚面对生活和学习中让你恼火的情形,你会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将心比心这篇课文,学完课文以后,也许你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师最完美的答案了。二.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各自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也可以同学互相帮助来解决。2.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3文中的“我”有什么感受?4.出示课文情境朗读,边看边听边

3、想想上面2、3两个问题。5.学生交流汇报2、3两个问题,老师相机板书:商店 阿姨 帮奶奶推门 医院 母亲 鼓励护士 (将这两个内容分别写进两颗穿插相套的心形内)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1.再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学生边读边画出被感动的句子。2.汇报交流所画的句子;学生读出句子并谈谈被感动的原因。(1)当学生读到阿姨帮奶奶推门这件事时,交流:文中的阿姨这样做是把奶奶当成了谁?阿姨这样做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奶奶这时心里会把阿姨当她什么人呢?奶奶心里会怎么想?假设你就是文中的“奶奶”,这时你会对阿姨怎么说?(分别请几位同学当“奶奶”说说看)师:阿姨这样做,这样想,这样说,就是课

4、题所说的将心比心。(2)当学生读到第二件事时,问:假如是你到医院去打针连扎两针都没成功的情况下,你会有什么反映?(生自由谈谈)可是文中的母亲有什么反响?母亲为什么那么平静?当母亲看到护士额上密密的汗珠时,她心里可能怎么想?(生自由说)于是母亲就轻轻的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这是母亲对新上岗的护士的鼓励和宽慰。(请几位同学来当当文中的“母亲”说说看)师:母亲这样说,这样做就是对护士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课题所说的将心比心。是啊!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鼓励、关爱对待一个个生疏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的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抚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详细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这

5、样想(课件出示阿姨对奶奶说的话,请几位同学分别读读),文中的母亲这样想(课件出示母亲对护士说的话,学生分别读后再齐读)。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1、过渡: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做,这样想,这样说,温暖着我,于是我冲动的想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2、再读激情:我们也应该这样想着:是啊,假如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3,正因为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将心比心,歌唱家唱出了一曲爱的奉献请大家也来唱一唱吧(学生深情的齐唱),许多名人也写出了将心比心的名言(出示罗兰和屠格涅夫的名言,让学生读读)连红楼梦中都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课文学到这儿,相

6、信我课前提到的学习生活中哪些个让你烦恼的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去处理了。(生自由谈谈处理方法)。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1、多好的孩子们啊,在生活中我们要想“幸福之花处处开放,就应该学会将心比心,对人多一份(课件出示许多心套着心形里写着的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让学生读一读。)这样我们才会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六、作业:1.孩子们,还犹豫什么呢!快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模拟作者的写法,写出你们生活中一个个“将心比心”事例来,写出你们最美最纯最真的童心吧!(课件播放“爱的奉献“音乐伴奏,老师巡视指导。)2.学生自由读一读自己的练笔(生生互评)。3.师总结:要想把记事的文章写得生动

7、形象,就要像文中的作者一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以及自己心里的感受小学语文教案 篇2 1、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步学生提问程度。2、 运用比拟法帮助学生理解父亲的两段话,体会落花生的品格。3、 以“我想做苹果或落花生那样的人”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争辩才能和创新意识。教前准备1、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理解落花生有趣的特点。2、 制作一幅落花生从落花到钻入土中结果的电脑软件。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重点学习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 落花生有什么有趣的特点呢?2、作者许地山对落花生有着特殊的感情,并且把自己的笔名也叫作“落华生”,他为

8、什么对落花生有这么浓重的感情呢?等学完课文就知道了。二、自读课文,质疑问难老师提示:1、 就词质疑。“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居然”不用“果然”呢?用“居然”一词说明了落花生是有什么特点?2、 就句质疑。“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父亲和我们一起吃饭应是经常的,为什么“很难得”呢?说明了什么?三、学习课文重点局部1、 幻灯或小黑板也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2、 指名学生读这段话,同时考虑: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板书或在出示的文字上用符号划出落花生:埋 矮矮 地里 一见就生苹果:挂 高高 枝头上 不能立即分辨3、 从刚刚的词句中你体会出落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9、?板书: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图虚名4、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教育学生学习落花生的品格,引导学生开展讲座和争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重点局部1、 父亲仅仅是介绍花生的特点吗?他的目的是什么呢?2、 “我”听了父亲的话领会到什么道理?3、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体面”是什么意思?“讲体面”是什么意思?人要不要讲体面?“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不讲工作的人呢?请举例说明。二、提供论题,发散讨论1、 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估苹果、石榴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实话实说,各

10、抒已见。2、 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讨论、辩论,老师充当主持人角色。三、完成练习以“我想做 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务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附板书设计 :主板书 副板书 学会提问意思?落花生 埋挂 1、“居然” 为什么?说明?朴实无华 矮矮高高 为什么?不图虚名 地里枝头 2、“实在很难得” 说明?默默奉献 一见就生不能立即分辨分辨落花生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 说教材:感悟用智慧与心灵写就的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哀欲绝,在

11、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挽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描写详细、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本单元训练主题父母之爱。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承当了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的任务。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本文是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应该力求通过情

12、境创设,去竭力衬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中文本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二、教学目的确实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开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根底,也是学生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的根底。根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的,以务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开展,和谐开展”的目的。1、知识目的: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生词。2、才能目的:(1)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化的句子。(2)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目的: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互相信任,受到爱的教育。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

13、导学生从详细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难点是: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含义。四、教法学法:理论自主互动平等对话的生命课堂课堂是生活的组成局部,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描写详细,情感真挚,易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才能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以自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辅以小组合作探究。而老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教学时,应遵循阅读课文特点,努力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用鼓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用阶梯式的环节推动课堂深化。在平等对话

14、中充分表达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五、学程预设:分享精彩人生,叩响学生灵魂深处的感动(一):激趣质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之情,也许,我们并不怎么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这种平凡、朴实、无私的父爱在我们的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你能想象到它会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力量?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吗?设计理念:小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较为强烈,这样设计抓住了学习兴趣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次默读课文,说一说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15、?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父亲可亲可敬,儿子得意的形象。接着,紧紧扣住中心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引导学生深化研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为父子之情而震撼。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结合第三学段“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根本的表达方法。”的训练要求设计的。语文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用人格砥砺人格的语文。只有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才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洁的底色。(三)品读精华感悟“父子的了不起”1、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感悟“父亲的了不起”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透过人物描写的句子:“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学生想像父亲困难挖掘的过程,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在词句品读中感悟到:父亲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