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 动机设计模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47379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RCS 动机设计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RCS 动机设计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RCS 动机设计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ARCS 动机设计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ARCS 动机设计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RCS 动机设计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RCS 动机设计模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RCS 动机设计模式ARCS 动机设计模式是由美国南弗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J. M. Keller 提出的。 这一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四类:注意( attention )、关联性 ( relevance )、自信心( confidence )、满足感( satisfaction )。因此,教 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还应该进行适当的动机设计,即针对学生群体的动机状况和 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相应的动机策略,设法使教学过程能够引起并维持学生的注意、建 立起教学与学生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产生并维持对学习的自信心、并提供一种满意感, 那么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ARCS 模式

2、的理论基础ARCS 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Keller 的动机成绩教学影响理论( 1979 )。 这一理论的目的是辩明影响个体的努力和成绩的个体行为和教学设计方面的主要 变量。很明显,这一理论基本上处于 Lewin 的场理论的传统之中,即行为是人与环境 相互作用的结果,B= f ( P , E )。在这一理论中,Keller描述了 P与E这两 类因素对三类行为反应(即努力、成绩与后果)的影响。它综合了动机方面的许多研究, 如期望价值理论,好奇心和激起状态( Berlyne , 1965 ),信念或态度( Feather , 1975 ;Rokeach , 1973 ),控制点( Rotter ,

3、1966 , 1972 ),归因理论( Weiner , 1974 ), 自我效能( Bandura , 1977 ), 习得性无助( Seligman , 1975 )等。 它将动机理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研究( Skinner )以及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 过程( Ausubel )的研究结合起来,解释教学活动。因此,这个理论是一个宏观的理 论,而不是微观的理论。二、ARCS 模式的四要素及其亚类从上述动机成绩教学影响理论出发, Keller 提出了激发学习动机的四类要 素: 1. 注意,教学应引起并维持学生的好奇和注意; 2. 关联性,将教学与学生的重 要需要和动机相结合; 3. 自信,

4、教学应发展学生对成功的自信,使学生对学习效果产 生积极的期望; 4. 满足感,即教学应组织强化,将学习成绩置于学生的控制之下,使 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每一要素中还包含若干亚类,见表 1 。表 1 中还列出了针对 每一动机要素亚类教师所应考虑的相应的问题。下面分别对每一类要素进行介绍。表 1 ARCS 模式的动机分类类型亚类过程问题A:注意A1知觉激活如何使学生产生兴趣?A2探究激活如何激起学生探究的态度?A3多变性如何维持学生的注意?R:关联性R1目标指向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如何了解他们的需要?)R2动机匹配如何、何时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选择、责任和影响?R3熟悉性如何将教学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

5、?c:自信C1学习的必备条件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对成功的积极期望?C2成功的机会学习怎样支持或强化学生关于自己的能力的信念?C3个人控制学生如何使学生明白他们的成功源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s:满意感S1自然后果如何为学生提供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S2积极后果什么能为学生的成功提供强化?S3公正如何帮助学生对其成绩产生积极的体验?TI 、八一1注意为了激发动机,学生的注意必须被激起并维持。注意常会被新奇的、奇怪的、不一 致的或不确定的事物所吸引。为了吸引并维持注意,教师可以运用新奇的或意料之外的 事情,来激发学生的探究行为或更深层次的兴趣,即 Berlyne 所谓的“认知好奇心”。2关联性 学生的

6、注意被吸引后,他们很有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必须学习这些材料?”“这 些材料和我们的兴趣或目标有什么关系?”等问题,这些涉及的就是关联性的问题。对 这些问题的积极回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动机。关联性有两种:目的指向关联性和过程指向关联性。目的指向的关联性指的是功利 主义或实用主义的关联性,例如,如果学习内容能帮助学生达到未来生活中的重要目标, 学生的动机就会被激发,这就是产生了目的指向的关联性。这正是教师常常所使用的方 法,即告诉学生“这些知识现在可能用不上,但对你们的将来很重要”。过程对关联性的影响是与满足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紧密联系的。例如,高亲和需要 的学生会被非竞争性的小组合作的情境所吸引,高

7、成就需要的学生则更喜欢允许自己设 立目标和标准、允许个人对目标的达到与否负高度责任的情境。3 自信心 除了对教学感兴趣并产生关联性外,学生还必须相信他们具有一定的成功的可能 性,否则,即使引起了注意并产生了关联性,他们也有可能放弃学习任务。当然,并非 只有坚信成功才能激发动机,有时人们喜欢挑战,喜欢具有一定冒险水平的任务;但挑 战应该在可接受的限度之内。影响自信心的几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力知觉、控制知觉、对成功的期望。 能力知觉对自信心的影响体现在:当人们认为自己具有成功所必须的能力时,他们 的动机更有可能被激发。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人可能对自己的能力具有与客观情况不一 致的信念,但这种信念本身

8、可能会导致成功的结果。控制知觉也会影响自信心。当人们相信自己的选择或努力能对行为的后果产生影响 时,他们就对自己的行为更有自信。相反,失助感或外部归因会导致抑郁以及行为的不 持久。教学中能促进个人控制感的那些特征有利于发展自信和行为的坚持性。对成功的期望类似于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他就会投入更多 的努力,就会提高成功的概率。有时,人们对成功的预期与成功的客观可能性并不相符, 但这并不妨碍这种期望变成现实。4 满足感如果行为的后果与学生的期望一致,而这一后果又是积极的,那么学生的动机就会 被激发。 因此,满足感所导致的最主要的结果即是 Maehr 所提出的持续性动机。影 响满足

9、感的因素有:强化和反馈、 内部奖励以及认知评价。运用强化能塑造并维持行为,因此也能维持完成某任务的动机。如果运用得当,能 保证学生得到自己所预期的奖励,就能帮助学生在行为和后果之间建立起一种一致的安 全感。只要这种奖励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就能将学生的动机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有时,外部奖励会降低动机,尤其是当这种奖励并不是学习的自然后果、且又处在 其他人的掌握之中的时候。如果人本来就对任务具有内部的兴趣,那么外部奖励会使他 的注意离开任务本身而转移到奖励上。 Deci& Ryan 、 Wlodkowski 等人对内部、 外 部激发的行为与满足感之间的这种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知评价是影响满足

10、感的第三个因素。它是指按照个人的预期来评价行为后果的内 部过程。如果一个人对成功的期望很高,那么在完成任务后他可能对结果产生不了满意 感;相反,如果预期水平较低,则可能会产生满意感。 Adams 、 Deci & Porac 曾做 过这方面的研究。三、ARCS 动机设计过程在 Keller 的 ARCS 理论中,动机设计是一个较为核心的内容。他认为,动机设计 的主要过程有四个,即分析动机问题、设计动机策略、执行策略以及评价策略执行的效 果。在这四个阶段中,每一阶段又分别包含若干主要活动,如表 2 所示。表 2 动机设计活动和过程问题阶段和活动过程问题确定分析1.听众动机分析听众对即将学习的课程

11、持有什么样的态度?2.动机目标我想对听众的动机作什么样的改变?3.动机效标测量如何确定是否达到了动机目标?设计4.产生可能策略可促成动机目标的到达的可能的策略一共有多少?5.选择策略哪些策略对听众、教师、情境来说最合适?6.整合策略如何将教学成分和动机成分结合在一个整合的设计之中?开发7准备动机材料如何定位或形成达到目标的动机材料?&增加现有的教学材料如何重新改进教学材料以提高其动机吸引力?9.发展性测验如何获得有关反馈以明确这些动机策略是否起作用?测查10.进行 T-pop如何准备并进行一个实验性的测验?11.评价效果如何检测我所期望的和不期望的动机效果?12.确证或修改如何决定对课程作出修

12、改还是继续进行?分析学生的动机状况有助于明确动机激发的重点。这个过程可以严格地以测量的形 式进行,如采用 Keller 所编制的 ARCS 努力与兴趣问卷;也可以采用非正式的方 式,基于对听众群体的了解或访谈而进行。然后,根据学生动机状况的特点,教师就可 以确定动机激发的重点,并决定采取哪些方面的动机策略。动机目标的确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动机目标可以为动机策略的设计、执行提 供指导,同时它也是衡量动机策略的效果的重要标准。在设计和检查动机策略时,最好 是先决定自己所期望的动机效果,并写下相应的动机目标。动机目标一般有:学习成绩、 情感反应、行为持续性的增加、以及持续性行为的一贯性、自信提高

13、的程度、关联性提 高的程度、兴奋水平的提高和参与任务的自主性等。有时,动机的提高,尤其是持续性 动机的提高并不一定伴随着学习成绩的明显提高,效标测验有可能没有测量动机的重要 方面和远期的学习成绩。因此,研究动机,尤其是在实验情境中研究动机时,动机目标 的确定最好在学习目标外再增加所期望的动机行为。对策略效果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既有助于了解已采用的策略的效果, 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一般而言,动机效果的测量可以采用两种指标,一种 是情感反应水平,即要求学生在一个简单的标尺上或简单地用语言来评价自己喜欢教学 的程度以及认为这种教学好不好;另一种是成就水平,也就是说,考察动机策略是

14、否导 致了学习成绩的提高。高水平的成绩与积极的情感是动机策略的重要目标。动机策略的确定是动机设计的核心工作。 Keller 曾在许多文章中论及多种动机策 略,如 Use of the ARCS model in courseware design,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等, 这些策略可以为教师在进行动机设计时提供重要的启发和指导。在 下一部分的内容中,我们选择其中比较全面的一种动机策略的分类系统进行介绍。四、动机策略表 3 、表 4 、表 5 和表 6 分别列出了可用于激发动机的注意策略、关联性策略、 自信策略和满意策略。表 3 注意策略A1不

15、协调,冲突All给学生提供一个似乎与他们的已有经验相冲突的事实A12提供一个看似不能作为某一概念的例证的例子A13提供两个似乎同样合理、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实例A14出鬼点子A2具体化A21将重要的对象、观念系统或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A22对每一个重要的概念或原则作举例说明A23使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轶事、个案研究、传记等A3变化A31变化声调,使用各种身体语言A32变化教育形式(信息呈现方式、练习、测验等),以保持学生的注意A33变化教育媒体(讲台讲授、投影、录象等)A34利用空白、图、表、字体的变化等手段使文字材料显得错落有致A35变化表达风格(幽默-严肃、快-慢、高声-轻声、积极-消极等)A36交替进行学生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A4幽默A41当呈现的信息过多时,可适当地使用幽默A42使用幽默的介绍A43在解释和总结时,使用幽默的比喻A5质疑A51使用创造性技术,让学生产生不寻常的比喻和联想A52定期提供问题解决的情境A53给学生提供选择那些能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索需要的题目及任务的机会A6参与A61使用要求学生参与的游戏、角色扮演及模拟活动表 4 关联性策略R1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