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3473233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中医药安康服务开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强调整体把握安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安康服务资源。中医药安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安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安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安康旅游等相关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开展中医药安康服务,是全面开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安康服务业开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安康素质、转变经济开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

2、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安康服务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国发201340号),促进中医药安康服务开展,制定本规划。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 根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根基上,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市场培育,充分释放中医药安康服务潜力和活力,充分激发并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中医药安康服务需求,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安康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奉献率。(

3、二) 根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提升全民安康素质作为中医药安康服务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区分 根本和非 根本中医药安康服务,实现两者协调开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安康权益。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政策引导及行业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加中医药安康服务供应,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中医为体,弘扬特色。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中医药安康服务能力,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开展。加快科技转化,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模式,建设可持续开展的中医药安康服务开展体制机制。(三)开展目标。到2020

4、年, 根本建设中医药安康服务体系,中医药安康服务加快开展,成为我国安康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达,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开展的重要力量。中医药安康服务提供能力大幅提升。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网络 根本健全,中医药安康服务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中医药安康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根本适应全社会中医药安康服务需求。中医药安康服务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及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创新中医药安康服务模式,丰富和开展服务技术。中医药安康服务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中医药安康服务相关产品研发、制造与流通规模不断壮大。中药材种植业绿色开展和相关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5、中医药企业和产品。中医药安康服务开展环境优化完善。中医药安康服务政策 根本健全,行业标准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机制更加有效,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中医药安康服务开展的良好气氛。二、重点任务(一)大力开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开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标准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培育一批技术成熟、信誉良好的知名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集团或连锁机构。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发挥自身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标准开展提供支持。标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类标准和标准,推进各类机构根据标准和标准提供服务,形成针对不同安康状态人群的中医安康干预方案或指南(服务包)。建

6、设中医安康状态评估方法,丰富中医安康体检服务。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导引等中医传统运动,开展药膳食疗。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发智能化中医安康服务产品。为居民提供融中医安康监测、咨询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高水平、个性化、便捷化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开展中医特色安康管理。将中医药优势与安康管理结合,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探索融安康文化、安康管理、安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安康保障模式。加强中医养生保健宣传引导,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更全面地认识安康,自觉培养安康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加快制定信息共享和交换的相关标准及标准。鼓励保险公

7、司开发中医药养生保健、治未病保险以及各类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安康保险产品,通过中医安康风险评估、风险干预等方式,提供与商业安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安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中医特色安康管理服务。指导安康体检机构标准开展中医特色安康管理业务。专栏1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建设工程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在中医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设立治未病中心,开展中医安康体检,提供标准的中医安康干预服务。中医特色安康管理合作试点建设安康管理组织与中医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机制,在社区开展试点,形成中医特色安康管理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家庭、个人多种形式的协调互动。中医养生

8、保健服务标准建设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人员、技术、服务、产品等标准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二)加快开展中医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建设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共同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标准和推进中医师多点执业等措施,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院、疗养院和中医诊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传统中医诊所。创新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模式。转变中医医院服务模式,推进多种方法综合干预,推动医疗服务从注重疾病治疗转向注重安康维护,开展治未

9、病、康复等服务。支持中医医院输出管理、技术、标准和服务产品,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鼓励县级中医医院探索开展县乡一体化服务,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和中医坐堂医诊所标准建设和连锁开展。专栏2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建设建设由国家、区域和基层中医专科专病诊疗中心三个层次构成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优化诊疗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开展科学研究,发挥技术辐射作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中医临床科室集中设置、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标准中医诊疗

10、设备配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中医类医生、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针对局部基层常见病种,推广实施中药验方,标准中药饮片的使用和管理。非营利性民营中医医院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肛肠、骨伤、妇科、儿科等非营利性中医医院;开展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心医院等医疗机构。民族医药特色安康服务开展支持开展民族医特色专科。支持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上藏、蒙、维、傣、朝、壮、哈萨克等民族自治地方设置本民族医医院。标准开展民族医药安康服务技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应用。(三)支持开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促进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开展。各地根据康复服务资源配置需求,设立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

11、疗养院,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机构。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促进中医技术与康复医学融合,完善康复服务标准及标准。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辅具服务。建设县级中医医院与社区康复机构双向转诊机制,在社区康复机构推广适宜中医康复技术,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让群众就近享有标准、便捷、有效的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专栏3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工程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加强中医特色康复医院和中医医院康复科服务能力建设。支持县级中医医院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残疾人康复中心、工伤康复中心、民政康

12、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机构,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康复服务。(四)积极开展中医药安康养老服务。开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安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安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安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设安康档案,建设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安康查体

13、、保健咨询等服务。专栏4中医药安康养老服务试点工程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开展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探索形成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主要模式和内容。包括:开展中医药安康养老新机构,以改建转型和社会资本投入新建为主,设立以中医药安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中医医院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延伸提供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安康养老服务;创新老年人中医特色安康管理,研究开发多元化多层次的中医药安康管理服务包,开展养老服务新业态;培育中医药安康养老型人才,依托院校、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建设中医药安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加强老年家政护理人员中医药相关技能培训。(五)培育开展中医药文化和安康旅游产业。开展中医药

14、文化产业。开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构造。创作科学准确、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开展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等新兴文化业态,培育知名品牌和企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依据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开展安康教育。将中医药知识纳入根基教育。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医孔子学院等平台,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开展中医药安康旅游。利用中医药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疗机构、中药企业、名胜古迹、博物馆、中华老字号名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药膳食疗馆等资源,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路线。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度假区、文化街、主题酒店,形成一批与中药科技农业、

15、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欣赏基地。开发中医药特色旅游商品,打造中医药安康旅游品牌。支持举办代表性强、开展潜力大、符合人民群众安康需求的中医药安康服务展览和会议。专栏5中医药文化和安康旅游产业开展工程中医药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全媒体传播与监管评估。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依托现有公园设施,引入中医药安康理念,推出一批融安康养生知识普及、养生保健体验、安康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园区。中医药文化群众传播工程推进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通过中医药科普宣传周、主题文化节、知识技能竞赛、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建设中医药文化科普队伍,深入研究、挖掘、创作中医药文化艺术作品,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中医药安康旅游示范区建设发挥中医药安康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医疗机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养生保健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以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安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安康旅游示范区。(六)积极促进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