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胡胜盼).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3471151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胡胜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胡胜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胡胜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胡胜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胡胜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胡胜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胡胜盼).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摘要学科小学语文学段小学年级四年级单元第6单元教材版本人教版课程名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人间真情” ,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安排了两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其中的一首。本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楼,繁华都会这样的创作背景使盛唐诗人笔下的这次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颂的名篇。2.学情分析四年级是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桥梁,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

2、法,有了一定数量的语言积累,初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阅读习惯。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孩子能收集相关语文学习材料,但面不广,收集材料较散。平时能积极发言,但公开课上表达欲望和自信心不稳定。知识面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城镇孩子较弱,在语言感悟方面深度不够,语感一般。平时缺少不断总结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意识。3.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读懂诗句,理解诗意。2、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3、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培养主动积累诗歌的习惯。4、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

3、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歌星、演员、运动员,你喜欢哪些人?诗人、作家、科学家,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2、你们想知道老师崇拜的名人是谁吗?他是(课件李白图出现)3、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诗仙李白、酒仙李白,侠客李白,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课件出示课题)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1、读准题目 题目中有生字(出示卡片“广陵”),谁来读一读? (教师注意倾听并评价“陵”的后鼻音读法)大家一起读。 (出示卡片“孟浩然”)谁来读一读?( 教师注意倾听并评价“孟”的后鼻音

4、读法)全班一起来. 孟的第一笔是什么(横撇)。我们一起写写这个字(板演)2、个性读题 题目共有十个字,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字眼重要就着重读那个词,试着读一读吧,同学们。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 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想看看黄鹤楼吗?(课件)他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 对,是一首送别诗。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他强调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要送的人,也是李白的好朋友。 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城市。 “之”是什么意思? 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题目呢?同学们自已再读一遍题目吧! 同学们,你读懂了题目了吗?题目的

5、意思是什么?3、感性读题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多。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千古一别,或三名一别。名是著名的名。(手指课题)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 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年龄差距不是问题,一样的酷爱自由,一样的潇洒飘逸,使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诗才出众,使他们相间恨晚,无话不谈,不再寂寞。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 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遍题目吗?对,我们这才算真正“读懂诗题”。三、自主学习,读通诗句。1、自由

6、读读通诗句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同学们能做到吗?带着要求,读一读诗句。2、指名读3、读出诗的节奏感 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二二三节奏。谁能接着往下读? “故人西辞”四个字连起来读,变成四三节奏(范读),想读的接着读吧!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诗读得这么好,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注释。借助注释,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出示卡片:“理解诗意”。) 同学们,先自己学一学,再把你读懂的句子说给同桌听,等一下老师可要考考你们呀!2、抽查对重点词的理解,借助重点词说说诗句大意。五、展开想象,体验诗情1、进入诗境。 (师边板画边解说

7、:)滚滚长江水由西向东流,老朋友孟浩然辞别西边的黄鹤楼(板),要到东边去(板),这就叫“ ”。(拿出黄鹤楼图片和扬州图片)哪位同学帮老师找出它们的位置?(黄鹤楼简笔画)(扬州简笔画) 三月的扬州是什么样的?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烟花三月) 想不想跟着孟浩然到扬州去游玩?(课件:扬州春景,古筝乐曲) 啊,能到扬州去玩,多么令人 !(师范读前两句诗)大家一起读。(齐读) 指名读。 目送友人远去,李白在黄鹤楼上心驰神往,看呀,望呀,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板画孤帆,书写“帆尽”)长江,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难道只有孤零零的一只帆船?(板画众帆,突出孤帆。)“我的心里只有你孟浩然。 江帆点点,只见一帆

8、,船不见了,我看着帆,帆不见了,我只看见长江水流呀流呀送你到扬州。” (师范读后两句)真是帆尽,“情未尽”(板书)。2、多元感悟。多么真挚的情意,多么感人的画面!李白有多少心里话想对孟浩然说呀!你就是李白,你想说什么?3、感情升华。(欣赏课件“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范读,生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4、融会贯通。我们一起再读一遍题目。六、小结 (音乐:送别)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今天学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下节课要学的送元二使安西,表达的是不同的离别情。四十分钟很快过去了,陈老师也要和大家说声再见了。离别之际,老师整理了一部分离别诗送给同学们,同学们读一读,比一比,感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板书设计:帆尽情未尽(黄鹤楼简笔画)(扬州简笔画)读懂诗题读通诗句理解诗意体验诗情 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朗读评价六:他人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