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3470617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以插叙的方式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曹操、杨修之间的矛盾冲突。一起看看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欢迎查阅!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资料和叙述顺序。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潜力。 3、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4、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1、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2、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

2、括事件要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以前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以前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刘备。人们常说:三国看智,水浒看勇。三国有无数的智者,有被重用的幸运者,也有被埋没甚至残杀的不幸者,这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共同来关注杨修的命运,并能从杨修的身上得到一些启示。 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

3、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用心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庖(po)官主簿(b)谮(zn)绰(c)刀恃(sh)才放旷麾(hu) 四、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复述故事要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01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2、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破字忌;分酥恶;(杨修卖弄聪

4、明)破梦愈恶;(杨修揭穿曹的心思)吴质事件愈恶;教植出门怒;教植作答已有杀心。(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3、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思考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扰乱军心,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的斗争之中,曹操为身后人的安危思考必定会杀掉他的。 、你认为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 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忙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

5、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 5、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补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6、课文第三部分资料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十分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7、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表现了曹操什么性格 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能够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这一举动,

6、表现了杨修阴险虚伪的性格。 8、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杨修:恃才放旷。曹操:阴险虚伪、狡诈猾。 让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障碍有关。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期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教学小结 透过这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了透过典型

7、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明白了杨修的死因,也获得了一些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完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预习范进中举。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2 教学设想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

8、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 能正确找出文中顺叙与补叙部分,并能具体分析补叙的作用。 评析曹操和杨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让学生一起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拉近与曹操的距离。再找同学讲几个关于曹操的故事,初步感受曹操的性格。 2、学习生字词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问:通过阅读你发现课文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可分析。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分析,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果老师事先预想的目标学生没有提到,老师可适当补充。 4、学习目标确定后,进行分组讨

9、论。每四个同学组成一个课题攻关小组,每人都是研究员。每个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课题,课题攻关小组任意选择,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所选课题,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所选课题研究完了,还有剩余时间,再去研究其他课题。 二、一、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政治,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

10、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热烈颂扬仁政。 三、1、本文语言简洁凝练。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写的6个故事。(答案参见指导书。) 杨修卖弄聪明.破字忌 .分酥恶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破梦愈恶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4.吴质事件愈恶 5.教植出门怒 6.教植作答杀修之心 、这七个故事各表现出曹操和杨修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案

11、参见教师用书。) 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诈,又有深谋远虑。阴险虚伪、狡诈猾。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 3、画出表现曹操对杨修态度变化的词语。 明确: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 4、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插叙、补叙、并叙等)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顺叙、补叙)找出补叙部分并思考补叙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补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5、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明确:三部分至3段为第一部分,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12、至9段为第二部分,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1至2段为第三部分,写曹操兵败班师。 由这个分析,我们还可看出本文补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 、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思考课后第三题来解决这个问题。 、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写这个情节与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关系。写此情节,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从而揭露了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 、假如你是曹操,你会不会杀死杨修理由是什么如果不会,你要如何安置这个锋芒毕露的不大听话的人物 这个问题,不要求有统一答案,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9、假如你是杨修,你会如何与曹操相处 也不要求

13、答案统一。 0、大回一文中有句话:“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学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畅所欲言。 四、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用书P83曹操为什么杀杨修,了解曹操杀杨修的其他原因。若没有时间,老师可将材料印发,让学生课下阅读。或者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孔融、弥衡因不肯依附与曹操,先后被杀。杨修与其二人气味相投,算是一派,他虽身归曹操,心却不依附。这早被曹操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回家闲居。可见曹杨两家早有芥蒂,这也是杨修死因之一。 五、总结 老师概括这节课所学内容,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有

14、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三国演义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资料,分析了解曹操、杨修的性格特征; 2、学习本文透过典型事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获得人生启示和写作上的启发。 教学重点 能复述课文,分析了解人物性格;讨论杨修死因,记叙顺序。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激趣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创设适合本文教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仿佛回到三国那硝烟弥漫的战场,曲终,让学生说说这是那部电视剧的主题曲,然后导入:这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经典故事:杨修之死 2、走进作者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先由学生介绍,然后多媒体展示主要资料)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课文,要求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